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走进徐工:当我们谈智能制造时,我们谈些什么——ZDNet践行者

走进徐工:当我们谈智能制造时,我们谈些什么——ZDNet践行者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中国的传统行业正在被颠覆与重构,包括支柱产业的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规划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变革,其中智能制造将作为主攻方向。当我们谈智能制造时,我们不得不谈到徐工集团,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代表,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其发展变革的一面重要旗帜。

作者:王聪彬 来源:ZDNet CIO与应用频道【原创】 2015年6月11日

关键字: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 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11日 视频访谈(文/王聪彬):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中国的传统行业正在被颠覆与重构,包括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如何来实现转型升级?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来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变革,其中智能制造将作为主攻方向。

当我们谈智能制造时,我们不得不谈到徐工集团,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代表企业,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其发展变革的一面重要旗帜。

ZDNet至顶网践行者走进徐工专题:http://cio.zdnet.com.cn/special/Xugong_Practice_ZDNet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徐工集团,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就是徐工集团的研究院,我们知道徐工集团在工程制造领域是一佼佼者,在工业4.0和互联网化的进程上它也是一个领头羊的角色,我们本次ZDnet至顶网践行者系列采访活动走进徐工集团,让我们来感受IT赋予这个企业的魅力。我们知道徐工在工程制造领域是一个佼佼者,我们也想让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徐工现在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业务的一些情况。

嘉宾:徐工是成立70多年的一个企业,原来是从兵工厂诞生起来的一个企业,应该说多少年来一直是这个行业的排头兵,你们了解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目前是排在全球第五位。去年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在下滑,徐工同比,像中联,三一其他的企业下滑是比较少的,那两个企业有可能下滑得更多一点,这里面徐工在开始做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我们董事长提出来三大引擎,后工程企业的三大引擎,一个是品牌化,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信息化,用三大引擎来引领未来的工程机械后竞争时代。

我们现在国内普遍制造业基本上是以制造为主的企业,但是服务这一块做得都不好,就是到了国外包括到了德国他们以服务制造为主的企业,我们的企业相当于目前这一块的转型正在加快,加快转型到服务制造型转变的过程当中是离不开信息化的,因为你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必须有手段,要靠人是很难的,所以目前应该说徐工也做了一些战略的调整,包括把我们原来的分公司调整成事业部,以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这种组织架构,现在形成了几大事业部,一个是起重机事业部,所有的产品都放在里面了,产运事业部,道路事业部,挖机事业部和混凝土事业部,我们这一块的组织架构就是怎么来响应客户的需求,因为有的客户需求的时候不是单一的产品,有可能需要这一系列的产品,所以这一块我们开始以客户为主的组织架构的变化,也是未来整个徐工集团要走的一个方向。

所以,应该说整个公司的经营是挑战很大,但是机遇也很多,所以我们怎么在现在新常态下有新的办法,新的思维,新的作为,这是每个所有的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我相信应该说是通过这种信息技术来带动徐工的转型升级,通过两化融合的驱动来引领整个徐工的转型升级,这条路应该是非常宽广非常光明的一条道路。

主持人:刚才听了张总讲述了徐工整体的战略,也介绍了事业部的一些情况,您也提到了有三大引擎,其中一个是信息化,徐工现在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是什么样的阶段?

嘉宾:现在徐工的信息化在行业走得比较靠前的,应该说我们从2009年开始做整个的信息化整体提升,整体提升什么概念呢?我们把原来徐工所有的信息化是推翻重建的,这个应该说是非常有魄力的,特别是董事长,特别是我们的董事长,他当时把信息化定义为就是我们的数字神经,要打通我们的血脉,因为当时我跟董事长也在交流,徐工各个分公司都是美丽的珍珠,但是徐工集团不能成为一个美丽的项链,因为中间缺少一根线,怎么把这些分公司能够串起来,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经过从2009年到现在徐工的信息化走过了五年的历程,应该说徐工的信息化目前是前两年工信部领导也过来评估,应该说徐工的信息化现在处在创新突破阶段,就是通过了原来的单项集成,系统集成,包括综合集成这一块阶段都已经打通掉了,就是我们所有的全价值链,全业务的信息化都已经建设完了,这里面包括ERP、CRM、MES、DMS、OA、HR、全面预算,包括商业智能,包括我们的全球协同研发的平台,这一系列的平台都已经建设完了,但是未来怎么在创新阶段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

所以,我们目前正处在创新突破阶段,这个创新突破的手段在哪个地方,应该说去年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徐工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专业化的公司,叫徐工信息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我们为什么成立这个公司,这个公司就是要专业化的人做专业的事,给我们的信息化人员在搭建一个平台,为什么要搭建这个平台,原来信息化的人员在传统体制下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让我们的信息化人员在这个平台上有一个可用武之地,所以我们目前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做创新突破这个阶段。

主持人:2009年徐工的信息化做了重建,因为什么情况而选择重新建设?

嘉宾:徐工集团也是战略的部署,原来徐工集团是各自为政的,分子公司,有的有Oracle,有的有用友的,还有的是斯班的软件,各自为政,集团原来的管控模式是财务控制模式,每年各分工资给我交租子,你完成指标我就奖励你,完不成就惩罚你,但是整个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发现我们一盘棋的问题,所以集团要做战略经营性的管控模式,战略经营管控模式说起来简单,那怎么经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化,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我们的业务板块和业务流程,和一些其他的包括人员,包括这些组织架构,都必须打通掉,所以当时也是集团的一个战略转型。

主持人:我们需要一个新平台把信息这个部门独立出来做,分离在体制之外,这样做可能会更利于徐工的整体发展,从这样看现在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对于现在的徐工业务来说是否可以很好配合?目前业务对象信息化还有哪些挑战?

嘉宾:因为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建设之后培养了一批人,如果没有一个新的平台有可能这类人会流失掉,有可能就被IBM或者是德勤这些咨询公司给挖走了,徐工这几年投入信息化投入了五个亿培养这批人才可能就走掉了,这是人员的流失。

第二,刚才你问到业务的挑战,因为做信息化的人员必须有项目,如果你纯粹做运维它的价值体现不了。第二个方面是徐工整个的信息化基本建设完了,建设完了之后它应该向更高的平台发展,这个发展是什么呢?我们要做创新的优化的业务,包括我们的智能制造,包括我们的物联网,包括我们的电子商务,包括私有云的建设,特别是包括大数据,企业很多的数据,各个信息系统里面怎么来利用,现在我们通过物联网挖掘每个省的经济状况,现在这个数据报到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所有的经济情况和我们的物联网平台的经济状况是对接,匹配的,我们为什么看到每个省的经济状况,我们卖到各个省有很多的设备,这个设备的开工率我们通过我们的信息手段能看到,就是我们根据每个省的开工率来计算出这个省的经济开工量,这个数据是非常准的,我们现在是每月报给国家统计局一份,应该说这个数据也是指导我们徐工集团工程机械销售的预测。

比方说我们一看到新疆它的开工量很大,这里面我们有可能就突然上升了它的开工量,肯定是有大工程,我们的销售人员马上进去看一下是什么样的工程,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销售机会,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产品进入这个工程,所以这里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挖掘和利用非常好的平台。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通过数据来了解客户的一些需求和现状,通过挖掘来指导业务,其实现在还有一个非常比较流行的说法,企业互联网化,互联网思维,从徐工来看是否会要渗透到互联网化的进程?

嘉宾: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索,一直在探索,刚才提到的互联网思维我估计目前在中国的大地上所有的人都在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徐工也不例外,我们的理念就是不能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必须有互联网的思维来考虑企业的发展,应该说互联网这个大的环境每个企业都是不可逾越的一个大的环境,我们都必须去改变,围绕着互联网的这种环境我们去改变我们企业的业务和企业的一些产品,这里面我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包括我们现在所有的产品一下线的时候,我们专门装一个GPS的芯片叫黑匣子,这个芯片就是从产品一诞生,一直到产品的退市,这个芯片都跟着这个产品,这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就像跟人一样生下来之后就有一个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号码一直到死。

所以,我们通过这项技术把我们的产品管起来,包括我们现在国民经济健康的状况,包括服务,包括后期的备件,这一系列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业务模式,我们现在徐工集团正在通过互联网来创新我们的营销,我们走的是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不是纯粹的电商平台,我们走的是叫线上交流,线下交易的方式,有点像O2O,但是还不是纯粹的O2O,它是线上交流,线下交易的方式,这块业务去年大约在20多亿,将近30亿的规模,应该说非常适应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大家购买的习惯。

我们去年也专门上了国际的电商平台,这一块我们国外的客户也是直接可以在他的区域和国家直接在网上下单,把钱打过来之后我们把车发过去,应该说整个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主持人:刚才您谈了互联网化,物联化和业务的结合,您认为这些部分和现在的信息化建设未来会有哪些融合?

嘉宾:不管是你的互联网还是你的物理的对接,包括产品的对接,都和你企业的业务分不开,它中间是有一个互补,有一个对接,有一个补充,也有相互拉动的过程。为什么要相互拉动呢,有可能是我们做了这个产品的互联网,或者做了这个业务的互联网,但是我们的管理没有跟上,那就是我们的管理要进行优化,要进行提升,有可能我们的组织架构也要根据互联网思维进行调整,所以这个应该说是围绕着我们互联网的这种模式来调整我们公司的模式,应该说是未来一个新兴的业态,也是一个新常态。

主持人:现在德国有一个非常新的概念叫工业4.0,您怎么来解读工业4.0,您觉得中国的工业4.0应该是什么样的形态?

嘉宾:这个问题是国家包括工信部,我和其他几位专家也是一直在研究,德国应该说是制造业的老牌帝国主义,应该说制造业非常发达,它为什么提出工业4.0,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在快速发展,基本上有可能要有超越之势,所以它又提出来一个新概念叫工业4.0,它这个工业4.0的核心理念,基本上是以物理信息系统叫GPS,以物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概念,整体解释来说我们现在是人与人的对话,未来德国工业4.0提出的概念是人和机器能对话,机器和机器也能对话,就是人机是融为一体的一种概念。

美国又提出了先进制造,它其实也是这样,制造业再拉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的国情,中国不能完全套搬德国工业4.0,包括美国的先进制造,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的工业和信息化的环境是和德国和美国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德国应该是工业进程基本上结束,我们中国的国情是工业进程还没有结束,信息化技术又扑面而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抢到战略制高点这是非常关键的,应该说前几个阶段包括机器时代,包括信息时代,中国应该说是错失了这个机会,你再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农业时代中国是最强大的,但是后边这几个时代中国应该说是错失了一个发展的机会。

但是,在这一轮新的技术变革中中国怎么来抓住这个机遇,所以目前国家战略我也可以给你们讲一下,估计你们记者也能了解到,国家在推几件事情,第一个是两化融合,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国家去年制订了标准,在全国进行推进,应该说到春节之前两化融合的标准推广在150家企业左右,认定过的,我们徐工信息公司也是工信部两化融合首批的冠标服务机构,我们也接了很多订单,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还是想为中国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做出自己的贡献,应该说包括国家在制定了智能制造2025战略,我也是参与起草,也研究了,应该说国家都在布局,因为习主席专门对这件事情批了两次,习主席批示,中国一定要抢到这轮战略的制高点,这是第一个批示大体的意思。

第二个批示的意思,两化融合要找准方向,要找准切入点,所以目前国内的工信部包括我们专家在研究,中国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和方向在哪个地方,第一步就是智能制造,第二步是物联网,如果是我们智能制造和物联网这两个阶段走好的话,我们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上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这也应该是国家一个核心的战略。

现在两化融合李克强前一段时间去工信部调研,两化融合是工信部的立部之本,你叫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是你的立部之本,工信部的苗部长亲自抓这件事情,他亲自管的事情不大多,他现在是亲自当组长来抓这件事情,我感觉是通过国家的推动,通过企业自身的需求,应该说中国的两化融合或者是叫智能制造,或者叫中国版的工业4.0也好,应该会有一个全新的发展,也会上到一个全新的台阶上。

主持人:刚刚谈到了德国工业4.0的一些概念,也提到了中国工业4.0的一些想法,在德国、美国、中国在工业4.0在三者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区别,它们的差别在哪里?

嘉宾:因为德国和美国应该说它整个的工业基本上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以它提出来之后应该是基本上能适用于它所有企业的层面,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但是,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对大企业小企业,中型的企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应该都处在一个不同的阶段,有的企业比较先进,有的企业还是这种原始的时代,有的企业正处在原始时代到先进时代的一个过渡环节,所以这里面中国的情况确实很复杂,我们不能说拿出一个概念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所以中国提出来工业化和信息化,所以中国好提化,到国外他是不提这方面的,化这个发音在英文单词里面很难翻译,没法翻译,什么叫化,英文里面就提技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中国其实基本上也是这两个意思,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我们称为是两个IT,因为工业技术的英文单词翻译过来也是IT,信息技术的英文翻译过来也是IT,所以是两个IT,前面的2如果再挪一下有可能就是IT平方的概念,所以中国提出两化融合的深度融合,我感觉应该说从十六大到十七大,到十八大,十八大提出来四化,特别提出来两化深度融合,应该说国家站的方向还是非常对的,所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企业也是根据国家的战略,企业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要做部署。

这里面很先进的企业可能融合得会更好一点,融合得更深一点,有可能在其他领域会创新,但是有可能不好的企业就是跨越这个企业,从原始时代到现在这个企业在跨越的时代,你融合是融合其他的,你原始的时代融合最基础的,所以我感觉中国提出这个两化融合应该说也是适用于各个企业,各个行业的,应该说这个战略我估计是国家还会高度重视,也会加快来在中国大地上推进和实施。

主持人:德国服务型和中国的区别是什么?

嘉宾:它服务也不太一样,因为德国技术基本是在西门子的基础上提出的工业4.0,中国目前我们还没有这种体量级的公司,它也很难提供这种服务,所以它的服务模式有可能也是不一样,德国的工业4.0基本上现在是以研究所和他们西门子为主体,包括SAP公司他们在推进这些东西,但是中国目前我们的这种服务公司包括我们的服务模式现在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现在国家也正在积极推进这件事情,因为中国政府的作用还是不可忽略的,有可能你在其他的国家政府推进这件事情企业不大感兴趣,但是在中国政府的力量,政府的政策引导应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很大的力量。

所以我们未来服务的模式肯定是以政府引导为主,企业自身的这种,但是主体还是企业,肯定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是引导的模式,会形成一个相互交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服务模式。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德国它可能在制造领域比较领先,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比较领先,工业4.0领域他们都有不同的领先层级,刚才您也提到了中国对于工业4.0的总体战略,像两化融合,还有2025这种,对于企业来说因为下层的这种企业他们具体的一些挑战又是哪些呢?来应对工业4.0和所谓中国的工业4.0。

嘉宾:应该说企业现在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先给你说一下徐工的情况,因为徐工现在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就是中国的人口红利的优势那是逐渐消失的。

前几年我们徐工有焊接工基本都得找人才能进入这个工位,因为这个工位工资比较高,一个月大约在一万块钱左右,因为他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这几年要价更高了,所以逼着企业必须来考虑机器替代人工的这种路径,所以这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整个中国的市场和客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徐工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库存为主的,我生产一批产品你要不要就这些,未来的客户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们感觉未来的客户肯定会走向大批量的定制模式,这个词我估计你们也开始在学习了,大批量的,现在有很多的新词,C2M,客户对制造,原来咱们说的B2B,B2C,C2C,O2O,很多,现在马上出来一个新的词是C2M,就是客户直接对生产。

对企业来说,你现在生产的产品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如果原来的客户有可能想要个蓝色的,我们原来的工程机械都是黄色的,他有可能要在我们的产品上打上他自己的名字,写上他自己的电话,这都是个性化的东西,所以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针对徐工来说我们怎么来应对这些挑战是最关键的,挑战出来之后我们这两年开始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我们特别是生产这一块,今天上午你们也会有机会看到我们的生产现场,如果是让拍照你们可以拍一些照片,如果需要我们有视频可以给你们。

我们的车间能够看到所有的焊接都是机器人了,焊接机器人,我们的机床都换成数控的了,我们的工艺图纸下发到车间直接可以生产,你能看到我们的AGV小车送货的,是自动送货的,原来都是人工大家开着叉车送货,基本上现在都是AGV小车。还有我们的机房链,还有我们整个的物流自动化,包括我们自动检测,原来检测是靠人工的,我们现在检测是靠自动检测线直接产品过去之后自动检测的,包括我们喷涂,整车的油漆原来都是靠人工刷的,一个是不美观,一个是不均匀,再一个是老出现问题,因为不是在同一时间,有可能这块掉了,那一块客户用了漆会掉,现在我们都是有喷涂车间自动化的,有可能我们的车开进去之后出来之后就喷完了,都是自动化的,给人工的工作环境也提升很大,原来我们油漆工大部分都是女同志,她们一般干这种岗位都不愿意要孩子,后期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们目前正在加紧把我们用机器代替人工的方式在进行改造,目前应该改造了四大车间,今天你们上午可能看到两个,也是徐工集团比较先进的,其中有一个公司的生产车间是在工程机械行业里面亚洲比较先进的一个车间,基本上看不到人的,原来我们包括调试这些都是自动化的,应该说效果是非常好的,原来我们装载机,智能装载机车间是三千人,大约是一万台的产量,但是改造完之后现在是1800人,它的产量将近3万台,这个效果提升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后期还会加快这块的改造。

主持人:两个挑战,一个是人力一个是市场和客户,从徐工的解决方案大部分是在工厂的智慧化,智能化上面的一些提升,从另一个层面咱们来看,在ICT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这种整体的智能制造的提升上有什么样的角色体现?它对于智能制造有什么帮助?

嘉宾:应该说智能制造它和信息化ICT技术,包括IT技术都是不容分割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的生产计划它的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包括它的质量检测的标准都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拉动的,我们其中有一个车间它整个的生产作业的状况都是通过我们的MES系统来拉动的,它的生产,计划,包括它的派工,包括人员,包括整个的物流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通过信息化来拉动的,因为整个的机器人,包括智能制造,因为它自己是不能动的,我们必须给它一个指令,这个指令肯定是来源于我们原来的IT或者是ICT的数据,它才能真正发挥出效果来,真正能协同起来。

主持人:对于离散制造企业他们会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模块化,通过这种手段来利用原有的产线生产一些可控的零件,然后进行组装后再拼成适合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您是否有做这种模块化的改造?

嘉宾:我们这一块也有,但是我们整个工程机械这一块不大太多,因为我们生产基本上是以这种流程式的,就是从最底层一直到整车是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这里面也有一部分,我们的通用件会做模块化的设计,但是未来我们慢慢也会走向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因为首先要解决的,我感觉模块化首先要解决的是研发端,就是产品研发这一端必须要解决模块化的设计,我们现在正在推全球协同研发平台,也是在推进我们的这种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的这种方式,来加快我们产品上市的时间,推向市场的时间,缩短这个时间,应该说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我们谈了工厂后端的一些改造,也谈到前端这种信息化ICT技术的改造,从传统企业来讲我们想要面对工业4.0整体有多个环节,像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一直到消费者,哪些环节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应该最先被改造的重点?

嘉宾:如果是我们来做这个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制造的方式,首先是你整个的全车间生产都是数字化的,其中如果有一个环节是人工的,这个环节就是不可控的,是没法对接的,就缺少一个环节,我感觉这里面我们徐工目前遇到最重要的阶段。

第一是产品的数字化,首先是产品的数字化,如果你的产品连数字化都提不上,那你说你在做智能制造,或者是做其他的物联网,那都是没法做的,这是最前端的一个东西,所以这一块应该说是第一步,就是你的产品一定是可感知,可提取数据,可传感数据,可测量的一个产品,可对接的一个产品。

第二步就是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我有了数字化的产品,你应该有整个的制造,也应该是数字化的,就是把整个的装配过程用信息化的手段或者用智能制造的手段来记录下来。

第三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后市场的数字化,数字化的研发,数字化的制造,数字化的营销,这应该是未来企业里面做智慧企业或者是智能制造,或者是叫工业4.0,这三步是必须走的一条路,中间缺少了哪一个环节整个的全价值链是没有竞争力的,少一个环节这个竞争力,因为IT,现在我和工信部领导也在对接,IT未来是平方的概念,IT的效益有可能你看它没有,但是上完这个东西突然它的效益就上来了,比方我们刚才说的这个东西,你的研发,生产都是数字化了,但是你的营销没有数字化,还是靠人工的,那你达不到一个效果。

如果是营销这一块上来了之后,有可能整个企业的效益是IT平方的概念,所以这应该说是要想做数字化,必须是全价值链,全过程,全员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一定是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全过程的数字化和全员的数字化。

主持人:徐工对这三步有没有一个阶段性的规划或者一个思路?

嘉宾:我们这边肯定是有一个规划也有思路的,我们目前在促进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容器,这个工业技术就是我们产品的研发,信息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些IT的技术,这块融合完之后我们现在,因为我们原来的产品相当于数字化的这种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融入产品,或者是植入产品的程度还不够高,我们现在的产品还不具备这种数字化的产品,或者是有互联网思维的这种产品还不够多,有一部分,但是很少,所以这一块我们正在加快这种产品的数字化,或者是叫产品的互联网化。

但是,我们的营销和服务包括制造也在开始同步动,因为整个中国的市场时间是不等人的,如果我们分步骤来做有可能会错过一个很好的大好的机会,所以我们基本上这三个都在同步进行,三个同步在进行难度是非常大的,就是要考验我们的意志,也考验我们的思维,也考验我们的勇气,所以公司徐工集团的战略部署也专门成立了这方面的专业化公司来进行专业化的运作,有可能会把一些高端的人才,包括人员会有一个大量的补充,更好服务于徐工的工业4.0或者叫智能制造,或者叫产品,或者叫营销这一块的一些转型升级。

如果是原来靠传统IT,在原来传统的架构下很难,因为你做了创新大家是很难认可,一个是认可,第二个就是你的阻力会很大,因为人家其他的研发部门,你比我还懂产品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成立专业化的公司就不一样了,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虽然我们是在一个徐工集团下面的一个子公司,其他公司也是子公司,但是它毕竟不在同一个体系下,这一块有可能会促进他们的产品制造和营销服务整个的过程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这也是一个非常创新的一个事业。

主持人:信息公司所有的组成也不光是只有这种信息IT的人员,可能还会有更懂业务,更懂流程,各方面人的聚集。

嘉宾:对,我们现在徐工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不但是有技术IT人员,包括我们学工艺的,学产品工程设计的,包括学财务,学HR的,这里面的人才都有,通过我们这个公司把他们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融合完之后再把它的解决方案推广到我们各个分公司,推广到我们徐工以外其他的企业,应该说这条路径会加快我们的转型。

主持人:对于整体同步进行的这三部分来讲,徐工会不会有一个时间表?

嘉宾:我们这个时间表大体是在2018年左右,应该说今年是2015年,我们希望通过三年的时间,用三年的时间把徐工,包括徐工的产品,包括我们的生产过程,包括我们的销售和服务,通过我们的信息技术通过我们两化深度融合,包括我们一些私有云,包括大数据的技术,包括一些传感的技术,可感知的技术,运用到我们企业的各个方面,把我们的信息技术植入到我们整个企业的经营神经末梢。

主持人:其实也可以是讲徐工对于工业4.0未来自己的愿景。

嘉宾:对,我们在公司下面叫徐工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面专门有一个智能制造发展部,这里边都是博士,我们现在正在和德国工业4.0提出的研究所进行对接,他们的想法也有可能想在中国落地,因为中国毕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他直接找到我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在北京跟他见过面,应该说是智能制造这一块我们今年也接了两个项目,一个项目就是我们定位是客户的需求就是这个工厂是无人的,没有一个人,整个加工的过程生产的过程,检测的过程是无人的,这一块需求目前国内都非常旺盛,不管是做制造业的还是做其他产业的,大家都在考虑智能制造,所以这个应该说是这一块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今天上午一些券商公司的也过来,因为他对这一块业务非常感兴趣,现在想把我们公司做成上市公司。

主持人:智能制造发展部在徐工信息技术服务公司里面是什么样的角色?

嘉宾: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部门,非常核心的部门,我们策划未来整个公司吃饭的东西也可能都在这个部门上,应该说我们目前正在举全集团之力推进这一块的发展。

主持人:通过今天的参观和采访,我们深入了解了徐工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制造工业4.0的进程,并且我们也通过采访了解到徐工已经成立了独立的徐工信息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来支撑徐工集团,并且也服务于中国更多的制造企业,未来我们也将走进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来了解他们的智能制造以及工业4.0的进程以及实践。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