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1月22日 人物访谈(文/王聪彬):就在记者参加2017年GE工业互联网科技峰会的前一天,美国传来消息,GE将专注医疗、电力、航空三大业务的消息。
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也在第二天的峰会上提到,GE正在将行业专业知识、机器设备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嫁接来推动未来人工智能的研究。
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
GE通过打造Predix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垂直工业领域应用,平台将聚焦航空、能源、医疗领域,围绕资产绩效管理、现场服务、智慧工厂为客户开发有价值的应用,加速工业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
IT与OT结合的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是面向工业智能化的需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认为,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在打造网络的同时可以产生新的业态和模式,这对于制造业转型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这么简单,工业互联网是关注资产从设计、制造、销售、停用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增加洞察,提高机器运营效率。
GE 数字集团工业应用副总裁Eddie Amos表示,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是将IT和OT结合。去年GE正式在中国启动数字化转型传略,通过工业互联网为航空、能源、医疗领域带来变化。
GE 数字集团工业应用副总裁Eddie Amos
航空领域:中国东方航空围绕飞行安全、燃油管理、飞行操作优化同GE开发航空应用,一个数字是中国东方航空每年在燃油管理上可以节省2500万美元。
能源领域:GE同大唐集团依托北京电厂打造智慧电力服务基地,实现集团下所有燃机、煤机远程检测、诊断、热效能分析、智慧信号等有关电力设备监管的应用。目前为止6个电厂11台机组全部上线运行,实现了239个设备实时诊断和监测,一千多个模型的开发和优化。
医疗领域:徐州医科大学使用资产云管家,加强设备管理的同时利用数据分析优化资产管理模式,对医疗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帮助医院提高资产使用效率10%、流程管理效率30%。目前云资产管家已经覆盖了60多个城市,100多家医院。
在数字工业的转型过程中,GE的目标非常明确,持续打造Predix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开发垂直工业领域应用。
工业互联网已经敞开大门
提到Predix工业领域可能并不陌生,作为一个开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实现了端到云的全方位数字采集以及分析。Predix聚焦垂直工业领域、航空、能源、医疗,围绕资产绩效管理(APM)、现场服务、智慧工厂等为客户开发应用。
Predix以资产为中心,从边缘到云再回到边缘,这就要求边缘就可以执行数据收集、分析、机器学习等,之后再推到云端以及返回边缘。
GE数字集团Predix平台副总裁Patrick Franklin说,我们就是以边缘应用程序驱动平台,客户能够接入应用程序并扩展出个性化的应用程序。
GE数字集团Predix平台副总裁Patrick Franklin
而且自称工程师的Patrick非常兴奋来到中国,因为这里是能够看到最多创新的地方。
但现实的情况是中国制造企业在信息化、自动化上参差不齐,他们能否快速接入到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问题。Eddie强调,接入工业互联网并不是看企业规模,每一个企业得成熟度都不同,我们将客户分为一到四级,根据不同得成熟等级有不同的做法。
GE数字集团中国区总裁、首席商务官王春文也谈到制造业是从设计、生产、运维、服务的闭环,所以仅仅在是设计生产环节,在设备效能效率的提高上制造业也有着很大的需求。
GE数字集团中国区总裁、首席商务官王春文
“Predix星火计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本地化的建设上,全球第二个美国以外的数字创新坊落户上海,其已经成为中国在GE数字化转型中客户、合作伙伴、开发商的双创中心。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投入到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中,进一步拓展工业互联网生态圈,GE又启动了“Predix星火计划”。
“Predix星火计划”面向工业互联网创业公司以及GE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合作伙伴,鼓励基于Predix 云平台开发适合工业领域的资产绩效管理延伸应用程序。
切实解决中国工业界面临的数字工业转型挑战,并帮助工业界全面提高生产率。
2017年GE工业互联网科技峰会也宣布了首届“Predix星火计划”获奖企业。提名邀请的16家合作伙伴及创业公司中,北京华瑞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思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合作伙伴奖”,广采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实视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获得了“创业公司”奖。
四家获奖企业将获得包括进驻位于上海的GE数字创新坊孵化一个月、GE技术团队全面支持、GE创投部门潜在投资机会等资源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2025年KubeCon/CloudNativeCon北美大会上,云原生开发社区正努力超越AI炒作,理性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机遇。随着开发者和运营人员广泛使用AI工具构建AI驱动的应用功能,平台工程迎来复兴。CNCF推出Kubernetes AI认证合规程序,为AI工作负载在Kubernetes上的部署设定开放标准。会议展示了网络基础设施层优化、AI辅助开发安全性提升以及AI SRE改善可观测性工作流等创新成果。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DeepL作为欧洲AI领域的代表企业,正将业务拓展至翻译之外,推出面向企业的AI代理DeepL Agent。CEO库蒂洛夫斯基认为,虽然在日常翻译场景面临更多竞争,但在关键业务级别的企业翻译需求中,DeepL凭借高精度、质量控制和合规性仍具优势。他对欧盟AI法案表示担忧,认为过度监管可能阻碍创新,使欧洲在全球AI竞争中落后。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