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云云众声》第80期:VMware更名云服务 X86到手,联想直面安全问题

《云云众声》第80期:VMware更名云服务 X86到手,联想直面安全问题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四大话题:VMware近来多有大动作;2、RISC终也开源了;3、联想收X86入囊 直面安全问题;4、微软Azure出现小纰漏。

来源:ZDNet CIO与应用频道【原创】 2014年8月25日

关键字: VMware x86 联想 Azure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8月25日 云云众声: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四大话题:VMware近来多有大动作;2、RISC终也开源了;3、联想收X86入囊 直面安全问题;4、微软Azure出现小纰漏。

云云众声栏目链接:http://voice.zdnet.com.cn/2014/0822/3031171.shtml

嘉宾观点提炼:

【00:00】VMware(vCloud Air,CloudVolumes,HP合作)

VMware这次收购CloudVolumes是在它的EUC群组中,会融入到Horizon桌面虚拟化集成套件里,此次收购会益于其此方面短板的改善,解决了应用透明的无缝的这种交付的功能。VCHS混合云的服务更名vCloud Air,将原来略会限制用户想象空间的名字更换后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让人觉得轻盈的VMware云架构可以展开更多的想象。所强调的是,vCloud Air这个名字已看不出其业务能力的属性,混合云虽然说未来公有云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公有云服务的全部,此次更名也带出了VMware会在云服务方面有新的战略变化的信息。VMware和惠普合作,把vSphere Operations Management与惠普的服务器做捆绑集成。面对市场竞争,惠普走了一个捷径,惠普也强调了未来在VMware Marvin的聚合平台解决方案中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他们的合作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此外,ZDNet将会在下周的2014VMware的虚拟化云计算盛会上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现场报道。

【15:25】RISC开源

这次提出的RISC开源的设想其实并不是哪些公司,而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RISC这种非常好的指令级的架构其实应该是更好能造福于人的,但做成此事并不容易。但此愿景被看好,望早日有相适应的商业化公司能将RISC处理器发扬光大,当然前提兼容性是必须的,为了整体的生态环境,如何做好这种开源的不同硬件之间的兼容性,我觉得是摆在相应开发者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过来者的经验告诉我们成立一个相应的组织机构还是必要的。

【24:35】联想x86

联想通过长时间审批终于收到X86,而一重要问题安全摆在联想面前。抛开政治因素近日的安全问题也叫人倍感打击,如果再加政治色彩包装则变得更加敏感了。X86之前的客户涉及美国重要部门,这些敏感用户使x86归入联想后也引发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受到极大挑战的联想立志于在全球市场拓展业务,用真诚的服务态度迈过眼前这道挑战,用无瑕的产品质量赢得用户的心是最明智的。同时,x86也会助联想开拓国内大型央企和政府的市场,对于联想整体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它这次收购也买到了IBM在全球的渠道,未来这种市场拓展的便利性和它的这种立竿见影效果。从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性IBM肯定也受到一些阵痛,但还是相信IBM自身的能力,在企业级的这种系统市场上IBM的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47:00】微软Azure。

这种非计划的宕机事故它是最影响体验的,对口碑无疑是一次损害,此外其影响的范围是非常大的,包括横向的广域地域的影响和竖向业务层次服务项的影响,这对Azure的品牌肯定是一个打击。微软的渠道主管在XChange大会上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公有云目前是一个初始的阶段,用户需要时间来习惯和进行思维变革。Azure有一个很好的开始,但需要时刻谨慎细微处的不足,以防宕机事故的发生。此外,微软自身的IT服务部门来做的一个长期的规划,他们规划可能给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是2018年未来它的一些工作负载的一些调配的分配的可能。这表明了微软以正视听和对用户负责的好态度。

以下为访谈实录:

杨昀煦:各位网友大家好,又到了我们每周一期《云云众声》了,而且这期数特别好,是整第80期了,非常感谢各位网友陪我们走过了这么长时间,这一周也是事情非常多,首先我们上周说了好多收购案的事,这周VMware也是特别忙碌,它也做了一个收购去大力发展它虚拟化的这么一个业务方面,它收购的一个公司叫CloudVolumes,您觉得它也是一个弥补自己短部分,还是它想大规模进军自己未知领域的行为呢?

赵效民:其实这个CloudVolumes是专门做虚拟应用交付的公司,大家也知道VMware本身有三大业务板块,或者说它的业务方向一个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还有一个是混合云,Hybrid Cloud另外一个就是最终用户计算End User Computing,就是EUC。

这次收购的CloudVolumes其实是它的EUC这个群组里面,会融入到Horizon桌面虚拟化集成套件里面,所以说这个它是做整体的虚拟桌面交付中的应用交付,一个组件,这个组件或者说这个功能模块一直是VMware在虚拟桌面领域相对来说一个短板,从基础设施来讲它的vSphere 加它的View已经表现得很不错了,现在叫Horizon这套整体的套件。

但是,在应用交付来讲,和它主要一些竞争对手相比,交付的这种模式,渠道,还有技术并不算特别领先,但是这次CloudVolumes来加入我觉得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个公司的体量其实很小,它的融资规模一般都是几百万美金,所以说VMware说这次收购应该不影响它的财报表现,可以看出,我估计可能也就是一两亿美金左右撑死了,甚至可能都不到一亿美金的价格来收购的,但是它解决了应用透明的无缝的这种交付的功能,它把应用,它把这个虚拟机本身,Windows这种桌面的实力,实力大家都知道它其实就是一个基于虚拟机的整体应用模板,或者说一个应用的环境,这个实力它做了一些分层的处理,通过分层处理把相关的应用可以嵌入到不同的层面里,可以嵌入到基础的系统层还有访问层,还有这种显示层,不同的层面里面其实它打通了,其实在透明化处理了对虚拟接口和物理接口的一种对接,从而让应用交付可以是一种很平滑的方式,很无缝的体验来交付给用户。

用户甚至可以在使用虚拟机的时候,使用自己的虚拟桌面的时候,这个应用就已经被更新了,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目前的虚拟桌面的解决方案来讲,如果你做后台整体的虚拟桌面操作系统径向,包括你应用模板的这种更新,往往需要一些计划内的停机时间,在这短时间也可能很短,也可能几分钟十几分,也可能很长,用户是没法用自己的虚拟桌面的,这对公司生产力间接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一些损失。

这个CloudVolumes技术就帮助VMware可以更透明的,可以更平滑的,可以把相关的应用交付出去,也可以做一些无需停机的更新。当然是骡子是马还需要拉开出来遛遛,我们也期待看看最新的未来下一代Horizon版本里面如果包含了CloudVolumes这个技术,我们看看它最终实现的效果。

杨昀煦:我们看到它不断完善自己虚拟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它的云计算也没有放松,它把自己原先云计算的名字更名了,原先是叫混合云,就是有一个Hybrid的词,但是它简称叫VCHS,就是一个奶酪,大家都说它这个名字江湖听起来这个名字可能有点低端,所以它改名,您认为它改名终究的原因是什么?

赵效民:其实我们刚才也谈到了VMware三大战略方向其中有一个混合云服务,他们也真实在,在去年正式宣布了他们的VCHS,所以这个VCHS你要把它三个字母如果吞音念出来就是V-Cheese,VCHS其实就是这种Cloud Hybrid server的缩写,我们叫混合云的服务,这个名字好比说你跟微软的Micsoft Azure相比,跟IBM的SoflLayer相比,好像这个名字太直白了,就是说它像特别学术性的表达,你这事我就是告诉你我就是做混合云的,但是这个东西也会限定了一些用户的想象空间,我倒并不觉得VCHS这个名字让人觉得很低品质或者怎么着,我倒真的没这个感觉,我只是觉得如果让人觉得VCHS就是一个混合云的话,它可能不利于说VMware覆盖更多的云计算的这种需求市场。

所以说它这次改名了,这个名字还挺好听的,vCloud Air,我听这个名字第一个想到的是MacBook Air,我不知道你什么感觉,大家都知道MacBook Air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已经现在基本上算是在白领阶层,尤其是高端白领阶层是很主流的一种选择,它轻薄,高效,而且是待机时间很长,样子也很棒。所以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含义在里面,vCloud Air也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让人感觉是不是VMware的云的架构应该是很轻盈的,可能能让使用它的企业们本身也变得更轻盈,所以说这个名字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能够让人展开一些自己这种根据你自己的经历展开一些比较好的想象,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有特别坏的想象,除非哪天你从空中掉下去摔个半残一看见air就有点头疼,否则的话我觉得一般来说,而且从你读出来这个感觉,也比VCHS感觉要好一些,vCloud Air,琅琅上口,我对这个改名还是很赞的。

另外,我想强调一点,这个名字已经看不出它的一些业务的能力的属性,比如说这个VCHS它的属性大家知道明显就是混合云,混合云虽然说未来公有云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公有云服务的全部,以前VMware还为此特别强调了一点说我们不叫公有云,我们就是混合云,从这个改名是不是说VMware未来就把自己也完全开放了,放开了,我就是要做真真正正的公有云,我就要用VMware自己的技术堆建来做大家都公认的只有开源平台或者这种互联网企业才能做的公有云服务,我觉得这个名字它首先是带出了一个信息,它就是一个云,vCloud Air,我觉得这个举措或者说这个决定我还是非常赞同的,由此我可能更关注VMware在此之后在它的这种云服务方面的一些战略新的变化,拭目以待吧。

而且在此我还要说一下,下礼拜我就要去美国参加它2014VMware每年,可以算是全球最重要的虚拟化云计算的盛会,基本上都是两万多人的参会规模,我们ZDNet下礼拜也会有相应的专题做实时的报道,知道我风格的人会相信那天我们又会可能要更新几十条微信来做现场的图片直播,在此也做个广告,希望大家关注我们下边的报道。

我相信刚才我们说那几个,CloudVolumes的收购,还有vCloudAir的改名,在VMware大会上肯定都会有相应的进一步体现,我们也会有相应的跟踪报道。

杨昀煦:您觉得它跟惠普合作想要挑战思科市场这件事会有报道吗?

赵效民:我觉得应该也会是一个,它肯定也会是一个信息的呈现,但是在什么level上去呈现我们现在不好说,这个新闻其实就是惠普和VMware合作,把它的vSphere Operations Management的这么一个套件来与惠普的服务器做一个捆绑,一个集成。

就是说如果选择这样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用户会拿到一个很完整的已经是部署了虚拟,可以部署虚拟化,并且有很好的管理特性的这么一个底层的融合系统。这个合作的初衷其实是因为惠普发现,当然惠普肯定不会这么说,是有媒体分析说惠普发现自己在针对VMwarev Sphere这个虚拟化平台的管理和调控自身的开发这些软件,与竞争对手思科的UCS所配套的管理软件要差一些,用户体验要更低一些。

所以说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惠普可能走了一个捷径,与其说我自己费劲去开发一个这种虚拟化平台的管理,这种调度的解决方案,还不如直接用VMware的,因为VMware这个vSphere就是它自己的,它自己开发出一个这种运营管理器vSphere Operations Management,对于vSphere整体的环境我觉得它应该是最合适的一个基础运营的管理,用户可以针对它来做这些虚拟机的生成,调度,监控,相应的一些底层的运维这些操作,都能很好完成。

除此之外,惠普也强调了未来在VMware Marvin的聚合平台解决方案中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合作,未来只要惠普的ProLiant这种X86的服务器来部署了Marvin集成的解决方案,它本身就变成了一个集软件定义的存储,软件定义网络,以及服务器虚拟化整体的超聚合的系统,这个来源于目前来说Nutanix,另外一个公司是叫SimpliVity,这么一个公司,我忘了是不是这么读,反正这个名字还挺拗口的,这两个公司都是做的这种超聚合的系统架构,我们也知道Nutanix是跟戴尔达成了合作协议,SimpliVity是跟思科达成了合作,现在还是处于这种竞争的需求,惠普跟VMware达成了合作,我觉得都是一个,所以说大家可能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趋势,我觉得也是很自然的一个选择。

所以说超聚合系统真的是大家目前兵家必争之地了。

【15:25

杨昀煦:所以他们俩合作也是大势所趋,我们就进行下一个话题,我不明白这个RISC开源也是大势所趋吗,因为它是在学校里面发展,往出推有一个什么目的?

赵效民:其实这个背景,RISC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是简单指令机的这种计算系统,计算架构,它只是一个这种架构,这个架构你可以衍生不同的相关指令级,相关的指令级然后你把这个指令级硬件化,这种执行的管道给它配齐了以后其实就是CPU,我们知道CPU有很多种都是RISC CPU,我们现在比如说手机上基本上都是ARM处理器,手机所用的基本上这ARM处理器都是RISC的架构,IBM现在把X86卖了以后保留了Power处理器,也是RISC的架构,这次提出所谓的RISC开源的设想其实并不是这些公司,而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们有一个AMPLab负责人,这个教授是非常牛的,他对RISC的这种架构也是非常熟悉,精通的,他觉得RISC这种非常好的指令级的架构其实应该是更好能造福于人的,但是现在一个情况是有能力厂商在这种RISC架构上来去开发自己整体一套指令级的体系之后它就慢慢变成封闭了,就是你一直得授权才能用或者怎么样。

虽然说你很开放了,ARM现在也说我授权很开放,但是授权它是有费用的,它也不是说白给你的。对于这种开源RISC开源他们希望说未来只要你愿意就能造出自己的CPU,这种CPU处理场景并不见得一定要融入到特别大的环境里去,你可以为自己一些特定的应用就定制自己想要的处理器,这都是可以的。

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说,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他们可以通过开源的方式,开放的方式进一步激发业界开发者对这种CPU进化的激情,等于说因为你现在很多X86基本上英特尔把控着,Power架构就是IBM把控,ARM就是ARM公司,他们自己有一帮工程师在去做一些研发,但是RISC如果开源之后,如果你愿意你都可以进入到这种具体的指令级,甚至CPU的设计当中,现在代工厂很多,半导体的代工厂很多,你只要有一些成型设计,找一个代工厂其实是可以生产出CPU的。

这一点来说我们今天选这个新闻并不是说它就会成气候,而是说给我们一个启发在于软件开源了,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硬件开源我们看到这种开放体系,那就是机柜级的这种服务器,Facebook,OCP还有中国的天蝎,硬件级开放那就是这个Open Power为主导的把基于Power8或者说为以后的Power核心开放出来了,ARM也说自己是开源的开放的这种平台,但是你会发现它后边总有一个商业团体,也可能是个公司,也可能是一个组织机构,在去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跟真正的软件还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现在很多开源软件你其实是随便可以自己拿来用的,拿来用完以后你可以自己有实力自己在这上面改,改完了以后你就可以出自己一个发行版,自己出一个什么东西。未来我觉得在这个层面,这次所谓的RISC-V推出这个项目,开源的这个项目RISC-V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硬件这种类似于外来Linux发展的机会。

Linux大家都知道它原来是起源于Linux的社区,被一些公司商业化运作,这里边比较著名的就是Redhat还有Suse,这两大版本,现在基本上企业级市场一个很大的主流了,其他的还有一些版本我不在此多说了,如果从硬件我开发出一种通用的RISC底层的指令,保证大家在一个很基础的水准上是共通的,是能相互访问的。在此基础实施上有能力的硬件设计公司你随便拿走,因为这个公司这帮人真是一帮爱好者,实验室的这些教授们他们就有这种热情去做这种底层的一些工作,因为他们本身就有职业,就是教授,他们做好底层的开发,愿意在上面添砖加瓦的你拿走,你自己形成新的什么指令或者处理架构,你自己去开发自己的处理器,可能都是可以的。

这个我觉得首先对于RISC这种计算架构的拓展,我觉得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不会很快见效,因为你从一个指令级的设计到一个硬件的实现,这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理论上有些东西想得很容易很好,到硬件实现上其实是走另外一种道路,完全不一样的两回事。

但是我觉得这个愿景我还是挺看好的,从一个开源的角度来讲我真心也是希望说未来是不是有这种能做商业化的处理器公司,半导体公司,能把RISC处理器做一个更好的发扬光大,当然前提我认为是必要的兼容性是必须的,你不能说全都是搞自己开发,搞自己开发除非是你特别财大气粗的这种用户或者怎么样,你觉得这个应用,这种应用场景只有我有别人没有,我就为这场景去开发一套东西,里边的处理器我自己来做,不是说没有可能,但我觉得这种独一无二的大规模需要你自己单独去开发处理器的这种场景其实并不多见。

其实为了整体的生态环境,如何做好这种开源的不同硬件之间的兼容性,我觉得是摆在相应开发者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来讲,很多过来者的这种经验告诉我们,其实你成立一个相应的组织机构还是必要的,比如说如果这个RISC-V真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它有一个社区,社区发展壮大了以后可能会哪怕是一个联盟,协会也好,是个什么标准化组织也好,必须要把这件事,如果它想进一步做大肯定要走这条路,走这条路可能又涉及到商业化,是不是说合伙受权这类的东西。

分析这么多可能性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这个愿景是好的,但是道路是非常曲折的,很有可能走到半途就会夭折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新闻根本的价值其实是打开我们一个想象空间。

杨昀煦:所以RISC-V好像就是在实验室一个好的幼苗,让各位教授去培育它,看到它给好发展以后才会有常说去把它提过来。

赵效民:对。

【24:35】

杨昀煦:那是还挺好的一件事。刚刚您也提到了IBM把X86卖给联想了,联想也是在近期通过一系列批准挺长时间了这件事,现在终于到了联想手了,但是它现在面临一个挺大的问题是安全方面的问题,您对这问题是怎么看的?

赵效民:对,从国外的报道来讲,其实对联想收购IBM X86业务最终很多美国相关调查委员会的批准,都是持以相对来说乐观的态度,毕竟这件事对于联想来说是件好事,极大补充和完善了它自身的服务器和相关解决方案的产品线。

但是,如果说你把联想放在一个国际化的厂商来看,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的确要摆在联想面前了,那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安全性的问题咱们抛开政治层面,我们也看到了其实目前最近几年出现这种信息泄密这些方面的不好的消息,我认为说是不好消息在于说它可能会对用户,对整个产业的信心会造成一些打击,包括前一段时间我们也听说了,看到了苹果都自己承认它的信息会有回传的这种操作。

小米在台湾也受到了一些挑战,受到一些质疑,也是因为小米的手机有一些服务是不经用户许可把这个数据回传到小米在大陆的数据中心。就算之后更新了,好像说还有类似这种问题出现,所以说我们不说我对你就有敌意或者说我对你就看不上这样一些政治色彩,现实中我们耳熟能详,或者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设备可能都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这样问题如果你再加上种政治色彩包装的话可能就变得相当敏感了。

联想它收购的是IBM,对IBM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在美国乃至全球是非常著名和老资格的企业级IT服务商,他的很多客户在美国就是很敏感的部分,包括以前我们都说了中情局,中情局后来6亿美元采购了亚马逊的AWS服务,那笔单子非常著名在于说中情局是IBM的老客户,这次能被AWS抢单了肯定一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种案例来去证明IBM已经江河日下了,这么一个当时很轰动的新闻。

还有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据说可能美国白宫里面都会有IBM的服务器,而且IBM以后,比如说IBM自身的SoftLayer的服务器原来也都是可以用IBM的X86服务器,如果卖给联想以他们的紧密合作来讲,未来它如果采购这种X86服务器可能也率先是在联想来采购,或者说跟联想一块做定制化都说不准。

所以说这些用户都是非常敏感的,用我们刚才讲的现实一些例子来讲,你哪怕不带政治眼光去看,这些设备可能都会让人不放心,但是作为一个美国公司为一个美国安全部门服务,这种担心程度会小很多。好比说最后能害你的人可能才是你的亲属,才是你的家人,一般来说家人很少会给自家人使坏的,当然也有这种案例,咱也不多说了,我只是举一个例子。

现在卖给联想了,联想虽然它说我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但是你出身你的根是在中国大陆,你中国跟美国之间的关系我相信联想未来在服务器业务,在美国的企业级市场,尤其是在这种敏感部门的业务,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它不像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现在很多像美国安全部门或者说它这种敏感的政府部门,他们其实已经采用了云加端这种方式,你的这种客户端,甚至包括你的笔记本电脑只是一个IO的界面,它的数据,应用都是在它自身的服务器上,甚至在远端的这种云上,如果这个终端变成了联想,其实联想并不大,我们刚才说了终端的设备可能就是远程的一个IO界面。

但是,如果你后来的服务器换了,这可能就是要命的了,因为你的数据都放在一些服务器,放在一些存储上,你现在要换成联想,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你换成美国安全政府部门的一个人员,你自己可能都会有点打鼓,是不是说你跟中国政府会有什么一些合作,像这种猜疑不是没有前科,华为查了多少年了,甚至它的NSA这种美国国家安全局都通过一些后门能监控华为服务器,监控好像三年就已经入侵华为服务器,入侵三年也没看到实质性的一些证据。

所以说已经到这种程度,就算这样已经没有政治证明说华为跟中国政府有一些什么私秘的交易,但是人家还就是不准你在市场上来立足,未来在于联想我觉得也是这样的挑战,虽然说相关的安全委员会已经批准了,可能有双方的一些承诺在里面,但是对于具体一个敏感部门的用户是不是还真有这个信息,我现在是真打折扣。

所以说,这对于立志于在全球市场拓展业务的联想,我觉得这个的确是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我也希望联想能直面这种困难,因为这种槛肯定非常需要迈,怎么迈就必须是一种真诚的服务态度,这种无瑕的产品品质最终赢得用户的一些心。

另外一方面可能也需要自己大力去完善其他渠道的这种销售的水平,否则可能等待联想的是一些比较明显的这种业务下滑,因为我们前段时间也报道了像惠普,戴尔来去争夺IBM既有那种X86的客户,他们所主打的牌其实就是这样,你认为它安全吗?你认为它是不是有能力继续支持你的业务,其实这些质疑对于联想恰恰也是需要去证明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不是什么坏事,而且我觉得这种阵痛是很自然的,它不发生这种阵痛倒不自然了。

好比说正常人我给你一刀你不觉得疼,那不可能的,肯定你有问题了,所以说这个业界这种趋势或者这种大的环境某个厂商其实是没有左右空间的,都是要顺势而为,所以我在此也祝愿联想能迈过这道槛,说实话这个槛可能不好,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在于说联想的大本营在大陆,我觉得在大陆市场应该肯定没这个问题,反过来因为它自身产品线的充足,补全,可能会更容易进入很多原来联想可能进不了的一些大型央企,大型的政府它的一些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名单中。

所以说这感觉就是河东河西的感觉,国际市场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在国内市场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景象,所以说但是对于立志于在全球市场的联想,中国大陆永远是你的根,你在中国倒不了你就不会倒,但是在国际市场的这种拓展也需要一个更周全的发展规划和一个更稳妥,更能受到客户信赖未来的发展,我觉得这个阶段应该不会太短,可能几年一两年之内在这些行业里边的这种国际,尤其是美国市场销售都会受到一些冲击,反过来在中国市场也许未来更大的机遇,会不会说两两相抵,或者说中国的营收会弥补可能会在海外市场受到冲击,或者说海外的冲击真的是非常大,这种概括可能在中国市场的收益,这些都是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希望说毕竟是中国出来的企业,我们还是希望说联想以自身过硬的品质来去迈过这个槛。

杨昀煦:您刚刚也说它国内的市场会涉及到它以后进入央企这方面打开大门,那你说央企会不会担忧因为你毕竟是从IBM那买过来的,美国担心你出问题,我们也担心你出问题,会有这种问题吗?

赵效民:应该不会了,因为所有业务部门都已经划入联想了,联想它未来的一些服务器肯定都在联想的供应链里来生产了,联想它负责几个品控和管理,在这方面我相信哪怕我觉得说没有联想,我觉得IBM应该也不会干这事,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国际性大的老牌厂商来说,这种厂商的信誉我觉得真的是比你生命更重要,或者说厂商的信誉就是你的生命。

联想肯定也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说我相信它卖给美国的这些产品是干净的,反过来说在中国销售产品肯定也是干净的,这个应该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且IBM这些产品线,包括比如它的思路,刀片,这些服务器的进入,反而会扩大说国内用户对于联想解决方案的选择面,这对联想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

杨昀煦:但是您不觉得它收购这个X86明显就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吗?它如果现在前景发展还比较好,干嘛一定要迈出这一步呢,又费时,又有挑战又费力?

赵效民:因为我觉得这次收购其实它不仅仅收购是产品线,包括了高端的服务器研发人才,未来以后联想服务器的研发水平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因为我们知道联想原来的服务器里面4路以上其实是没有的,没有8路这些服务器。未来可能以后是不是会开发出16路或者32路的X86服务器,都是值得想象的。以前联想也在刀片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方面差得比较远,从技术水平来说IBM对它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补充,比如说IBM的FlexSystem对于现在的刀片它整体的素质我觉得应该是top级别的,整体解决方案也会带入进来,我们也知道IBM的相关基于X86配套的软件解决方案也一块会并入到联想。

对于联想整体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它这次收购也买到了IBM在全球的渠道,未来这种市场拓展的便利性和它的这种立竿见影效果,我觉得是能看到的。所以说在当时花这些钱买到这么多资产我觉得还是划算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想在国际企业级市场大展拳脚的一个厂商来讲,把IBM这一套所有的东西来收购下来,X86所有相关的这种硬件软件解决方案还有渠道给它收编过来,我觉得还是一个挺划算的。

当然我刚才说的这种渠道被收购不是真正被收购,其实是说原来一直在卖IBM服务器的这些经销商们肯定会有部分的流失,但是我相信有大多数还是会保留下来的,这些以前卖IBM服务器的人其实也将是未来联想品牌渗入到国际市场不同行业领域的一个桥头堡。我觉得从直接和间接的收益来讲,这个收购我是赞成的,但是说我必须要回到前边那个话题,挑战也是蛮重大的,而且这个挑战真的是跟终端市场不太一样了,终端市场可能现在已经离数据越来越远了,大家已经相安无事,我买谁家都行,但是对于数据的后端,数据已经无处可逃的地方安全性已经是必然要考虑的问题了,不光是用户要考虑,厂商也在考虑,所以说这个槛要迈,但是必须要迈,还是要祝联想能早日迈过这个槛。

杨昀煦:联想可能比较直,开拓了国际企业级的市场,对于IBM来说会不会有点亏,从IBM角度来看它是赚了还是亏了?

赵效民:这个赚还是亏我觉得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从IBM来讲保证了它这种可能股票价值也好,收益的平稳性也好,可能对于目前来说这种买卖,目前来看可能还是有收获的。

但是从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性IBM肯定也受到一些阵痛,以前有System X可能有很多用户还是会选购IBM的X86解决方案。现在IBM遇到一个问题,Power已经被挤到一个很边缘化的位置,我现在其实在反攻,我不管是Power8,Open Power的一些举措也好,其实它都是在反攻的阶段,其实并没有占到一个很主流的位置,这个时候把X86卖了那么很显然你会丧失很多的业务,IBM的一个说法倒是挺有意思,他说X86其实就是未来的SoftLayer,它把X86看成了一个廉价的低端的服务产品线,这类的服务,这类的产品线未来会被这种仍然是基于X86可能为主堆建起来的云平台所代替,所以说他们说你需要X86的解决方案我可以拿SoftLayer给你做,但是有一个问题SoftLayer毕竟是一个云平台,它并不是说像我们以前买一个BOX回家或者买一个物理设备回家那样一种感觉,这种云模式本来普及现在还不是那么广泛,很多人对它的这种相关的特性还都在考察中。

所以说你说现在SoftLayer就能顶上原来System X的业务,我觉得不可能,肯定就按IBM乐观的一种想象,我觉得还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应用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买一个设备回来,跟我去买一个云服务,两种模式还是不一样的,应用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System X这种gap肯定是短时间内要弥合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长久来说是不是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呢,这个也说不准。把X86卖了以后背水一战,在这种自身的硬件平台来说大力发展,集中发展Power,System Z大型主机还有他们的SmartStorage存储系统,三个大的业务,硬件部门是不是能获得更大的资金的投入,研发的投入,创新的投入,是不是反过来说也是置于死地而后生都说不准,可能柳暗花明,也因此让它爆发出IBM自有硬件的一个真正使命,Power,System Z都是IBM自有硬件,虽然说现在Power是开放的Open Power,但是Open Power本身的目前就在于增强Power的生态环境,扩大它的生态范围,这个范围和环境如果成长了,IBM自身Power的解决方案或者相关的业务理应,我说理应来成长,当然也有极少数是最终到最后开放了IBM自身的系统干不过其他的这种第三方的系统,这也说不准,因为也保留这种可能性,但是我还是相信IBM自身的能力,在企业级的这种系统市场上IBM的实力我觉得还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正反两面我们都会有相应的可能性,但是最重要还是要看市场的一个最终发展,其实你说我们中国就有一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可能很多事情都是很辩证的。我们很难去说立马就这件事一发生我们就知道它后边到底是一个好的发展还是一个坏的发展,除非是特别明显的那种,当然这种事可能你要放在一个特别长的时间段都很难发生这样,看出这件事。

所以说我觉得今天对于这件事我们只能分析到这了,我们只能说举出很多的可能性,我们只能说按照一些世俗的认识,或者说我们总结出能适用更多历史经验的这种常规的套路来去看一些可能更为有可能发生的一些场景,我们只能是做到这一点。

【47:00】

杨昀煦:也是这个话题聊了好多,也希望咱们自己联想能够走出国门,不叫走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一展拳脚,用它这个X86。下一个问题是关于微软Azure的,它是在这周,前两天出新了一个宕机的情况。

赵效民:18日。

杨昀煦: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有虚拟机和云服务的宕机,这个影响可能特别大,您觉得对微软来说是不是影响也挺严重的?

赵效民:肯定的,我觉得宕机这件事只要是计划外宕机,当然计划内宕机也不是特别好的事,计划内宕机就是你有准备了,我今天要宕一下机,停一下机,做一下维护,做一下升级,行了,因为我们知道其实我们经常有时候会收到一些短信,甚至说银联或者中国银行,我们的系统要做升级,在某个时间段内,某个金融服务是不可用的,大家就都能理解,行,我这段时间不用了。

这种非计划停机,这种宕机,突发的宕机事故它是最影响感觉的,最影响体验的,好比说你打着打着电脑,管理员过来跟你说5分钟之后我来帮你把什么东西升级了,我告诉你了,5分钟之后我来,这叫计划停机,你可以把这个游戏存档以后慢慢很从容退出游戏等待管理员,意外就是打着打着死机了,马上最后一刀能把BOSS砍死,费尽了千辛万苦才到了最后一关,结果没存盘,你就这种很苦逼的心情你是能理解的。这次其实就是计划外的宕机,影响的范围还是非常大的,因为是北美的几个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而且它这个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它影响的不管是横向的广域地域的影响范围大,它那种业务层次服务项的影响也非常大,包括服务总线,虚拟机,包括线上的这种甚至影响它某些SaaS的服务这种等级。

这个体验肯定我觉得影响是很大的,对于口碑我觉得无疑是一次损害,虽然说大家都觉得说公有云宕机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说你玩个PC,可能还定期会有个蓝屏呢,但是你作为一个用户我当然希望说宕机的次数越少越好,宕机的规模越小越好,宕机这种深度越浅越好,但是每一次宕机可能都会让自己对这个品牌的这种评价降低一点。

我知道每个人的评价他有一定宽容度,所谓的宽容度就是在这个宽容度你评价的体系下降,其实并不影响最终的那种决定。可能我还会接受,好比说男女朋友交往,他的一些小的瑕疵你还能忍受,你能在那种宽容度忍受,突然出现哪些原则性的问题,那不行,明天就分手。

用户对于解决方案服务商他也是这样的,你平时犯点小毛病没事,行,就这么着凑合过吧,但是他们内肯定慢慢在积累这些东西,到一定程度已经超过他的忍耐幅度了。我觉得谈过恋爱的人都有这种体验,一开始觉得很火热,你好我好大家好,你特别好,哪都好,结果发现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看不顺眼,时间长了咱俩过不下去了,就这么着吧。所以IT服务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这样的,当然可能更功利或者说更现实一些,这可能条件更苛刻了。

所以说对于微软的Windows Azure,像Micsoft Azure的品牌肯定是一个打击。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说,我们也从全局的角度来讲,其实也让大家进一步看到了公有云可能的一些隐患,它的可靠性和它的安全性一直是大家对公有云的质疑两个重点,这次很不幸微软的Azure做出了不好的示范,某种程度来说又打击了一些人的信心,或者说唱衰公有云的人又拿出了一个,又为这帮人提供了很好的弹药。

杨昀煦:所以它这次就是让大家看到了公有云的隐患,微软的渠道主管在XChange大会上又谈到了云计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可能我个人不太明白先后顺序是怎样的,或者是他谈到这是一个什么意思?

赵效民:其实我觉得你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make sense说得通的,看你怎么去看这个问题,我们前一段时间,我看问题的角度其实跟它这个事情发生的前后,谁先谁后是没关系的,我们只看这个人说这话我觉得是有道理,任何一个新的IT系统的研发到它上线,开始正常销售,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问题,你难免说我第一辆汽车就特别好,大家以前都马车,马车得做得特别好,轴承,悬梁已经做得极致了,大家对马车都已经非常熟悉了。给你来一个汽车大家觉得特别新鲜,那时候汽车也可能三天两头趴窝或者怎么样的。

所以说我认为的公有云目前来说的确它是一个初始的阶段,你想想看把你一台原来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PC里面的一些组件分解了,到一个你远程的虚拟化环境里边,这个变化还是非常巨大的,相当于以前把马变成发动机了,这个比喻我相信大家能体验出来,原来还是一个活生生的马变成一个发动机,可能初始的阶段它很多这种流程,因为你虚拟化了,已经不一样了,虚拟机可以随便跑,你的这种网络你的存储要针对不同的租户去不同分割,有些管理,说不准某些很微小的错误在底层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到某一个节点就爆发了,这可能大家都在去摸索这件事。

像Windows当时出来的时候,蓝屏不断,我估计你可能没赶上那个时间,像Windows95,Windows98蓝屏可能到WindowsXP好一些了,Windows7进一步改善,所以它是一步步来。

所以,这个云部分我认同这个模式,我觉得这个模式肯定是好的,毋庸置疑。只是说,是不是能让大家更快去接受它,这个接受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对于整体这个云的模式一种接纳,不管你采用哪个云,什么云,只要是云的这种模式你能接纳,这就是对于这种用户的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促进或者一种变革,你只有这个用户的习惯和思维变革了,他才会去采购这个云。

第二个层面是对于具体的云服务商,如果别的云服务商老出毛病,就你一个人不出毛病,你在市场上这种进步的速度,向用户深透的能力肯定就会强,更快去部署,扩展你这种业务。

所以说对于微软来讲它这个层面来讲云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我赞同,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对于Windows Azure来讲你出的这些毛病相对来说肯定会对它的这种发展速度,被用户接纳的速度带来一些影响,你将心比心地说我要选购哪个车的时候,刚看中这个品牌第二天就报道说这个车撞了,20公里的时速撞得粉身碎骨,零件都找不着,这车还能用吗,可能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说你不断改进,你终究还会慢慢普及下去,只是说速度受到一些影响,可能你这车大家都有感觉,你在高速上开120公里,前边一个减速带你停不停,肯定得停一下,颠一下,速度变成80了,或者60,80可能还是太颠了,一下能颠散了。最后过了以后,你再换档加油门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说这人说话没错,在XChange大会上说的话也没错。

杨昀煦:所以这个人他说了半天感觉哪怕它有一次宕机,但是经历过这次宕机以后我们能更踏下心来好好完善一下。

赵效民:对,如果说你摔过这么一次跟头以后,你能更少地摔跟头,那肯定是一件好事,别到时候摔了这个跟头你摔上瘾了,原来五步摔一个,以后你一步都能一踉跄这个肯定谁也不敢要这个人。

杨昀煦:我们接下来再说一下微软的数据中心调整战略这件事,这是一个什么战略调整?

赵效民:这个其实也跟Azure是有关的,但是这个新闻有意思一点跟Azure宕机它是前后脚出来的,这个新闻,其实这个不是很相关,因为这是微软自身的IT服务部门来做的一个长期的规划,他们规划可能给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是2018年未来它的一些工作负载的一些调配的分配的可能。

我们也知道微软它肯定是有自己数据中心,而且规模非常大,但是我们也知道Windows Azure,微软的Azure也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业务,它也占据了很大的数据中心,未来从微软的IT自身服务部门流出来的预测报告来讲,这种规划,报告,未来可能它把自身当做微软Azure的一个客户,可能有些业务负载就放到Azure上了,其实希望我们后来看到这个新闻点,其实在说它未来到2018年很多这种关键业务其实还没有放到Azure上,引起了业界的一些质疑,说2018年你是不是说应用负载还不敢放在Azure上,你是不是已经证明说Azure是不能做的一个,2018年它可能就是把关键应用负载准备开始,他们觉得可以放在Azure了,现在还没有这个打算。

可能就有一些竞争对手就说,就证明你Azure不行,但是你微软目前来说这个体量来讲,它的一个策略,商业的一些应用慢慢往SaaS这种服务转移,这种软件应用开发的应用,这种业务,这种操作往PaaS平台转移,基础设施的或者说基础一些应用,这种设备可能往IaaS级别转移。

所以说这些方面我们觉得看都有不同的微软Azure的承载,我们可以认为未来微软把自己完全自有的数据中心一些负载拿出来去放到Azure上,从这点来说微软的IT部门其实是Azure的一个客户了。但是它的一些核心的业务,包括它的ERP还有它的财务,客户关系管理,可能他们认为还不能放在Azure,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谨慎或者说很正确的一个考虑,只是微软如实表达了被其他人来去利用了,觉得微软Azure不行,但我要反问一句有几个云敢保证我自己的云能承载一个年营业额达800亿美金这么一个公司的这些财务应用,你能想象吗,微软的营业额是800亿美金,这业务遍及全球,它的财务系统是相当复杂的,而且我们也知道财务系统是一个公司的核心,就跟小两口的金库一样,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核心点。

有人说对于企业来说数据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你数据是要花钱去保护的,所以说你没钱都没法保护你的数据,这个钱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800亿美金的金额,不是说你是开小店的,你一个月流水一万块钱用个云服务觉得还凑合,800亿美金谁敢用啊,800亿美金合人民币大概四千,五千亿美金,五千亿人民币这么一个规模的公司,我觉得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一个公有云上。

我觉得这次微软的表态恰恰是一个很正常的,它是一个很理性的,告诉我们一个很理性的选择,公有云并不是万能的,我一直也强调的一点,就是我认同的一个比例划分是在未来可能最多有80%的应用负载可以放在公有云,但是有20%还是必须放在自有的数据中心,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模式,二八比例。

所以说这个微软的表态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觉得是一种以正视听,就是告诉你,我虽然说是自己运营一个很牛的云的平台,但是我也认为说现在并不合适把这种关键业务放在云的负载上。Azure本身的技术已经很强了,比它更强的这些公有云也不见得有几个,是不是真每个人拍板说我就能保证你的业务不宕机,数据不丢失,安全性没问题,关键业务7×24小时×365天,我觉得谁敢站出来这么说,也可能中国厂商敢这么说吧。

我认为对某种角度来说我认为不是一个负面新闻,虽然说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来利用,但是从微软角度来说它给云计算市场设置一个冷静思考的范本,尤其是对于那么大的企业也让我们看清了公有云在未来发展中所要面对的一些极端的挑战和可能它的一些更合理的应用模式,你真的可能对于很大企业你有足够的财力了,你有很大的营收规模的,你完全真的是可以把一些非常核心的关键业务你通过自己特别完善的数据中心来承载起来,你的数据中心做一些灾备,甚至两地三中心都是可以的。把一些外围的应用,动态的变化,弹性的应用,尽量放在这些公有云上,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模式,这种强烈鼓吹关键业务也能放在公有云上,单说是不是技术上能不能实现我不说,但是从一些应用理念我个人说实话并不是很赞同,所以在这方面我认为微软这次数据中心未来的规划报告是一个很理性的表达。

杨昀煦:所以微软出了新闻以后也是能看到它对业界挺负责的这么一个心态。

赵效民:实事求是。

杨昀煦:我就好好说做这个,希望微软赶紧把公有云发展起来,让我们不用老买物理机搬回家。

赵效民:而且我觉得最重要的真的是对于中国本土的云服务商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实事求是,我觉得最终能打动用户,吸引用户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杨昀煦:企业发展就靠实事求是。谢谢大家,也希望大家过一个丰富的周末。

赵效民:对,下周看我们VMware的报道吧。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