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与联想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2014新年的科技圈热闹非常,在短短7天时间内,联想先后收购了IBM x86 服务器业务以及谷歌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两笔交易的总额也达到了52亿美金。并且在两次收购之间,联想又宣布将现有两大业务集团拆分,而几次市场动作中业界普遍唱好联想唱衰IBM。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2月11日 人物访谈(文/王聪彬):2014新年的科技圈热闹非常,在短短7天时间内,联想先后收购了IBM x86 服务器业务以及谷歌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两笔交易的总额也达到了52亿美金。并且在两次收购之间,联想又宣布将现有两大业务集团拆分。
从几次市场动作中,可以看到业界普遍唱好联想唱衰IBM。而资本市场对联想两次收购的态度也是前后不一,所以IBM与联想是否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在读完原因、影响、预测、未来策略多角度的分析后,可能你也会有自己的理解。
你情我愿的“买卖”
我们来回顾一下x86业务的收购细节,1月23日,联想在年会上宣布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交易,总额约为23亿美元,当中约20亿美元将以现金支付,余额则以联想股票支付。
其中包括System x、BladeCenter、Flex System刀片服务器与交换机、基于x86架构的Flex集成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刀片网络(blade networking)和运维。
其实IBM之前一直有意出售x86服务器业务,但到最后也没有落实。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在宣布收购当天也向媒体表示,此次收购谈判用了一年的时间。而同之前传言价格和出售内容相比,联想可能用更少的钱买了更多的业务,对于此点IDC助理副总裁要钢也回应23亿的价钱是否值的很难评价,但肯定的是这样的收购时间对两个公司都是双赢,他们会基于这次收购发展各自的未来战略。
IDC助理副总裁要钢
“这次收购并没有什么特别神秘的东西。”要钢对于这一发声并不吃惊,任何一个上市公司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一些压力。Power的利润肯定相对于x86要高,而x86服务器也仅占其整体IBM服务器业务的45%,并没有达到一半,加上业绩的连续下滑和intel在其中的牵制都可能是抛售的原因。
对于收购要钢强调,在看硬件市场时,需要放大到看整体IT市场。所以在美国的角度,IBM决定剥离硬件服务器,用更多的精力关注解决方案、软件服务、云计算、智慧地球等方面,从战略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联想目前业务比较单一,同时销售地域也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其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但这一业务空间很容易达到饱和。而企业及战略一直是联想所谋划的,但产品线却并不完善。这也是为何之前与EMC的合作强化其存储及方案的产品覆盖。
有人认为联想此举只是捡了IBM一个不要的包袱而已。要钢则认为,“不可否认低端服务器的利润率并不高,但未来五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的增速还要比全球要快一倍多,联想也想抓住这个增长的契机点,另外在中国以外的市场打开销路。”在宣布收购时杨元庆也提及未来x86业务每年将带来5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增量。另外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的信号,24号复盘后,联想股价涨幅一度接近9%,更多的人为联想大踏步进军企业级市场高喊助威。
剥离与收购背后的影响
再来看看收购后的市场份额变化,要钢并没有单单给出第三季度全球和中国的x86服务器市场份额,其认为从前三季度整体观察则更加公平。按出货量统计2013年惠普占32.05%,戴尔占27.28%,联想收后从原来的第十一位跃升至第三达到13.42%,但和前两位比还有一定距离。中国前三季度x86服务器市场收购后的联想成为第一达到25.81%。
此次收购对中国服务器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此次并购并不意味着IBM会退出服务器市场。要钢指出,IBM将依托Power System产品线继续保持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的重要地位,但其销售重点将继续专注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有些人也认为IBM不应该卖掉x86业务,虽然利润率低但其增长情况还是较快的。要钢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中国目前还是一个靠硬件拉动的市场,但在美国近80%的IT生意都已经转变成软件和服务,IBM一方面要看到软件和服务的部分,一方面因为其核心技术并没有出售,所以在中国市场可以靠Power站住脚。
另外IBM在之前刚刚宣布用12美元在全球新建15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将采用x86架构建设,很多人也对此表现出疑虑。要钢则认为基于x86建设相对成本利润率会更高,因为很多云厂商的设备都不一定是自己生产的所以需要更注重运设备之后的运营模式,特别是其上的应用程序开发。所以对于x86的抛售和对Power的保留与其整个大数据、云计算的战略并不驳斥。
可以看到此次收购的协定和之前ThinkPad颇为类似,联想可以使用IBM品牌5年以及相应的知识产权但没有芯片设计方面产权。“联想收购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市场,9年前收购PC业务就是着力看到整个全球市场,并且之前的成功经验有有助于联想平滑整合其收购的服务器业务。”要钢说道。
3-4年是杨元庆给出的整合期,而惠普、戴尔也必定会在这一整合过渡期夺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对国际客户。并且此次收购也将带动整个中国企业级市场的提升,不仅是中国客户,对于国外客户的认知度也会明显提高。要钢虽然认为此举确实扩展了海外市场,但未来更大潜力还会在软件和服务市场。
对于收购美国国内虽然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由于了之前PC的经验,要钢认为对于监管机构的审核会比上次顺利,另外就是最后的同意时间也是其比较关注的。
服务器路上谁将走的更好?
由于有了之前IBM不会退出服务器市场的论断,要钢也预测未来在剥离x86业务后IBM在Power以及解决方案上会继续投资,此外在大数据、云计算也会更加重视。而根据Power市场的行情在利润率上会比以前要好,但是能否达到预期的计划还要看未来的决策和一些生意的潜力。
“从剥离x86可以看出IBM并不是特别追求市场占有率,而是更看重利润,保留Power可能也是从技术和利润两方面考虑。”要钢认为,未来大型企业还会采购Power来部署一些核心应用,这个趋势在5-6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一些技术的投资以及联盟的建立,会更加使其在这方面的地位更加稳固。
要钢强调,虽然出售后在中国联想成为x86服务器出货量的第一名,但IBM其实仍然是整个服务器市场营收的第二名,因为服务器市场并不仅仅看x86的部分,如果IBM持续在中国发展大机小机以及核心应用,其仍然在领先的位置。
而对于联想很多人都非常看好,但是还是要破点冷水。虽然收购后其进入第一集团,但主要还是占领低端服务器市场。“收购后未来Think和System x两条产品线是整合还各自保留目前还不能确定,这可能也是联想接下来考虑的问题。”要钢说道,之前联想和IBM在R&D(研发)上都有一定的投入,未来System x的市场还不能定论。
联想不可不免的会丢失一部分客户,像国外的政府、军队、国防等领域。其可能还需要提供一些更好的服务、供货条件来稳固客户,尤其对忠诚度高的客户从市场上会有一系列动作不管是服务还是价格。
杨元庆在宣布收购时也提到x86的利润率可以达到20%以上,相比PC会更大。而联想在成本控制上一直比较突出,通过联想的管理成本降低或者利润提高也不无可能。
另外记者在同第二集团厂商探讨此次收购时,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关注程度要更高。要钢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建议,未来第二第三集团的厂商可能还要从技术、客户、市场投入上都要抓住自己创新的东西才能更稳固,因为市场从长远来说还会有一个整合的过程。
未来战略已经启动
而在此后不管是IBM还是联想都没有消停,联想率先在事隔5天后的28日宣布将拆分为四个集团。从2014年4月1日起,联想两大业务集团(Think业务集团 + Lenovo业务集团),分成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
•PC业务集团(包括Lenovo品牌和Think品牌), 由现任领导联想欧洲中东和非洲区(EMEA)的兰奇(Gianfranco Lanci)来负责。
•移动业务集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 由目前领导Lenovo业务集团(消费和移动产品)的刘军来负责。
•企业级业务集团(包括服务器和存储器),由现任领导美洲区的Gerry Smith来负责。
•云服务业务集团(包括Android和Windows软件契机)由现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贺志强来负责。
这也表明联想在进行收购的同时,已经对业务进行了非常清晰的定位,PC的持续增长,还将是EMEA(欧洲、中东、非洲)市场做主导,并且移动业务还是以中国为核心。
紧接着30日其又宣布,将以29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包括在收购完成支付14.1亿美元,其中包括6.6亿美元的现金,以及7.5亿美元的联想普通股股份支付,余下15亿美元将以三年期本票支付。此举不仅填补了联想在全球市场的空白并且提升了产品研发能力,补充专利技术。
但资本市场并没有给出好脸色,收购消息发出当天,股价大跌8.21%,紧接着在农历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又继续暴跌16.4%,公司市值在两个交易日内蒸发逾265亿港元。但如果交易完成谷歌在联想的持股量将在前三位,成为“第二大股东”,未来在移动业务转型中谷歌将会从中助阵。
再来看看近期有消息称IBM将拟出售SDN以及半导体业务,其中芯片业务是IBM技术密集型业务之一,所以业界也称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IBM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调整。虽然这一做法让很多业内分析师感到诧异,但这也呼应了之前要钢提出的想法,逐渐剥离硬件业务向软件和服务业务转型。
不管是抛弃低利润率的x86以及更多硬件业务走向软件服务的蓝色巨人,还是看重中国市场目前仍以硬件带动而收购低端服务器,并扩展移动业务的联想,两家公司的未来战略图景都已经展开,但之后的路上挑战还有很多,不管是在服务器层面还是各自擅长的领域都还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最新文章
为“代理式AI”装上“护栏” NVIDIA打造“三重防线”
产业丨谷歌成立新团队模拟物理世界AI模型
书生·浦语大模型升级,突破思维密度,4T数据训出高性能模型
突发!Sam Altman收到美国参议院信,OpenAI将面临调查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要研究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虚拟货币、数据权属等新问题,通过立法规范平台行为、加强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保护
“生成式AI之父”尤尔根·施密德胡贝尔:AI的进化将使宇宙变得更复杂和智能,人类只是该过程中的一步
NVIDIA GPUs H100 vs A100,该如何选?
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
企业需要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以减少生成式 AI 碳排放
UnifabriX 如何通过技术突破 AI 内存瓶颈
AWS 为云桌面增加 32 核虚拟 CPU 选项并简化部署流程
第一本商用 DNA 编码图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