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原来茹此》第二十六期:如何对症下药处理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原来茹此》第二十六期:如何对症下药处理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业务部门抱怨IT响应速度慢、很多的精力被琐碎的事情给牵绊、上传下达的沟通很困难……在和很多CIO的交流过程中,总是会听到诸如此类的抱怨。

来源:ZDNET CIO频道【原创】 2011年11月9日

关键字: 第二十六期 CIO 金道 IT外包 IT名人堂 CXO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业务部门抱怨IT响应速度慢、很多的精力被琐碎的事情给牵绊、上传下达的沟通很困难……在和很多CIO的交流过程中,总是会听到诸如此类的抱怨。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如何做好有效沟通、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方面的文章,而事实除了从IT部门解决问题之外,和业务部门的相处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对于CIO而言,又是否可以适当地借助外力提高响应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呢?本期《原来茹此》请来国内第一IT运营管理服务商金道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勇先生,其在IT外包领域拥有十多年经验,服务过百余家大型知名企业,今天我们将与其探讨不同领域的CIO如何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对症下药解决各种问题。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原来茹此》,其实和众多的CIO在交流当中,我一定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比如说业务部门经常说他们IT速度响应慢,或者是你们沟通不给力,之后你们给的解决方案也不够给力,这样的抱怨可能会经常听到,而且其实现在整个的可能,包括媒体也会在讨论很多关于说CIO怎么去做好沟通的问题,怎么去发挥自己最大作用,这样可能类似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原来茹此》请到的嘉宾,就是我们国内第一IT运营管理服务公司金道公司的高级副总裁王勇先生,那王总应该说是在整个IT外包里面很多的经验,而且跟很多的公司进行接触过。所以今天我们可能要讨论,就是说作为CIO来讲的话,作为IT部门来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借助说其他的方式,除了我们要提升自身的一些竞争力以外,或者说怎么来借助一些外力,来做好跟业务部门的一些沟通。那王总先跟我们各位网友打声招呼吧。

嘉宾:各位网友大家好,慧茹好。

主持人:那我们刚才就是我们节目开始提到很多抱怨,那您其实和众多的企业在沟通的时候,有没有听到这种类似的很多抱怨。

嘉宾:其实这种抱怨一直也都是存在的,而且从我们最开始做IT服务,十几年前到现在一成不变的我会发现,各个企业还都是这个样子,也许有些企业处理的好一点,有些企业到现在,甚至我们会,我想您也见过很多的CIO,IT部门跟很多业务部门的关系,甚至是很紧张,根本谈不上和谐。

主持人:可能确实有点剑拔弩张的了。

嘉宾:对。

主持人:所以其实你会听到,就从你感触来说,觉得说CIO确实挺冤枉的,还是说会觉得说,其实业务部门其实挺难搞的。

嘉宾:我听的最多的当然是说,有很多的IT人员,包括CIO,可能会躲着一些比较难搞的这些业务部门,但是如果冷静的来去想,因为我们也确实见到过比较好的这种CIO,他如果能够站在,说白了还是一个沟通或者说互相理解的一个过程,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客户,其实原来这个IT部门,在整个公司里的地位,我们所说的地位是从实际的这种表现出来的,其实是很差的,甚至有些部门它的IT预算都不会给IT部门,而是说自己到外面去找其它的这种IT公司来去做相对这种服务,或者集成。那这个新来的老板来了之后,他是主动的去放下身段,去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了解目前IT部门哪些做的不好,而且耐心的去解释说,这个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可以改进的地方,有些什么地方需要业务部门的理解。那这样慢慢的,虽然现在也没有到一个很好的程度,但是我觉得这两三年以来,在这个企业里IT部门的声望已经有很大的提高。

主持人:所以说主动改变。

嘉宾: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既然我们IT部门,我们CIO是要为整个企业做好这样的一个服务,而且用IT的方法来去支持业务,那么我们必须得知道,业务部门他们需要什么东西,那这样之后我们才能够说,做出我们相应的一些改变。

主持人:对,其实对于很多CIO来说会很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会经常被一些比如修电脑这样的琐碎事情,其实很恼火,实际上他觉得我的作用应该不仅限于此,那其实像金道应该说是内外资企业,服务的企业应该是比较多的,所以其实对于这样一种不同的性质的企业,他们的这种IT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关系,或者在处理方式上会有不同吗?

嘉宾:我觉得不同的,其实不能体现在这一点,因为IT部门在大多数企业,无论内资还是外资,基本上大家是大同小异的,可能我们谈到内资外资的时候,可能只是说一些管理的方式会有一些不同,国内的企业可能更多的是说行政的命令式的,让你这么做你就这么去做,你IT部门做不好,IT部门认为说跟我也没有关系,是老板们的决定,然后业务部门也会认为说,IT部门它也只能那个样子了,但是到了外企可能相互之间这种协商,甚至相互之间这种制衡、利益关系会更强烈一些,我觉得这可能是差别。但是像刚才您说的那一点,确实是很多CIO会觉得,日常琐碎的东西太多了,我CIO我应该是规划整个信息系统、信息沟通的,我不能每天说搬着个电脑,跟个工程师一样,去CEO那边,这个怎么怎么样,这个就会涉及到,比如说这个CIO如何来去看待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然后哪些烦琐的事情,应该怎么来去办的问题了。

主持人:对,其实之前就是,我们也是策划这期前提,和金道公司策划这期选题的时候,我们也去上海也采访了很多咱们的用户,当时给我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可能说是从外资企业来说,就像你刚才说的,它可能这种沟通模式可能更灵活一点,不像我们简单的一个直接的沟通,然后可能他们的CIO的思维方式,也会更加的灵活,不像我们的CIO,可能也会不太愿意去积极,因为确实面对的苦恼太多,然后你想去积极改变,困难会是比较大的。所以其实像现在,因为随着IT来说,它在企业当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那业务部门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多,而且企业业务发展是很迅速的,所以对您来说的话,您给我们总结一下,作为CIO而言的话,应该怎么去根据业务部门的不断的变化,真的可以与时俱进的去针对业务部门的一些需求。

嘉宾:在几年前的时候IT可能在一个企业里还有点神秘感,可能觉得好像挺高深的。

主持人:然后什么都得求着他。

嘉宾:对对对,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可能是一个,我们基本上家家都会有电脑,然后这些应用基本上也都会用,但是IT是不是就失去这样的意义,其实也不是,你比如说我还是给您举一些例子,我们的有些客户,他的CIO,他可能会把精力专注在一些IT的新的技术,和业务的新的应用,这方面的结合上,大家知道其实从现在来看,计算可以越来越集中,我们刚才讲的云的这种概念,但是无论是销售也好,还是说渠道也好,却需要它越来越下放,原来只是到一线、二线,甚至三线城市现在可能要四、五、六线城市,都需要有你的销售力量,这时候你怎么能够保证说,分布越来越广,你的信息还能够非常通畅的来去传达,或者收集,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些新的这种想法,这个就不是我们普通的,比如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电脑,都会接触IT系统,我们就没法想到说,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方法,或者说有些什么样新的途径,移动计算是不是可以,我们每个人可能用Ipad的比较多,用这种智能手机也比较多,但是它能不能跟我们的业务,或者说商务来结合起来,这个其实是CIO需要解决的。但是这一点,其实并不一定哪个业务部门他们能够解决,他们可能会有实际的管理需求,对于CIO来讲,他可以通过这种,把这种管理需求跟实际的一些技术结合起来,这个就是他的一个很好的概念。但是我们其实经常会碰到另外一个,就是我们CIO对于业务的这种理解会比较浅,也可以通过一些组织上的方式来去解决,比如说我们有些那个同事或者说朋友,他们会在自己的IT部门设一些叫业务合作伙伴,这样的角色,就相当于他会专门跟这样一个业务单元去了解他们的业务的需求,然后去跟IT的技术结合,那这样的话,其实你就能够真正的去站在业务的角度上去看这个事情。

主持人:所以其实对于CIO的要求来说,已经不简简单单的说你要懂得新的技术的概念,可能更要懂得自己本企业的业务发展的一些情况。所以之前也听到一个CIO说,说他现在参加很多会,更多很喜欢去参加本行业这种行业性的会,而不是说讨论新技术的会,因为他真的很想知道说,自己的企业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发展的前景会是什么样,然后再跟着去推一些技术,所以这可能是最重要。

嘉宾:对。

主持人:那其实已经提到了,咱们金道经常做IT的外包服务这样的概念,之前在上海的时候,我们接触3家企业的CIO,然后他们也会,就是我发现这3家企业,其实有点出乎我的预料,因为就是之前我们跟很多用户聊到IT外包的时候,其实发现可能大企业确实会稍微多一点,因为包括说他们的尤其比如说像桌面外包这块,他们的人员是比较多的,但是好像我们接触到的也不全是这样的,发现其实是各种各样类型都有,真的其实你们来看的话,哪些企业是比较适合做IT外包的呢?

嘉宾:我觉得任何企业都会有外包这种可能,而且实际上都会有这种需求,比如说这种硬件的故障,基本上不会由自己来解决,一定是外包出去的。但是谈到具体什么样的企业会适合外包,我觉得会有这么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说它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了,就是达到了一定的这种阶段,比如说我们有些企业,现在还在基础建设的阶段,才在应用开发或者应用大规模上的这个阶段,这时候可能并不一定适合做这种外包,这时候做外包可能是说,我的项目集成要外包出去,我的软件开发我要外包出去,但是从运营或者维护这个角度来讲,不一定适合外包。第二个是它已经开始到达一些精细化的管理阶段,比如说在运营、运维这个阶段需要制定相应的这种SRA,然后日常这种故障非常的烦琐,这种烦琐的事情很多,但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又相对比较少,这个其实也是比较适合外包的。第三个其实我觉得是跟这个企业的管理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就是企业的管理风格,如果还是怎么讲,比较粗放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去等一等,才能够开始进行这种外包。

主持人:对,其实一般采取外包,对于IT部门,我更希望说真的可以很快速,一个是降低我的工作量,那一些烦琐的工作,还有就是说可以很快的响应业务部门的这些需求,但是我们也会听到很多关于说,IT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一些不太愉快的一些地方,所以那其实,从你们来讲的话,会不会给一些,就是我们的用户一些建议说,怎么样去他们尽可能降低他们外包的一些风险。

嘉宾: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是一定知道说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哪,然后一定,我记得原来有另外一个企业,它曾经说过,也是一家很大的企业,他最开始先把它的这种基础架构,就是服务器、网络这方面外包出去,为什么,因为它觉得这部分已经很成熟了,他自己都知道怎么来去管,然后它把这部分外包出去,那桌面这块,是他最后才外包的,因为他觉得说我自己还不知道怎么来去做的时候,我为什么要外包出去,所以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挺好的一个原则,就是你一定要清楚说,这个事情怎么去做,然后你再把这个事情给外包出去,因为你能够很清楚的知道,无论是说你让你的服务商只做手脚,还是说你让你的服务商,它把所有这些东西全去管起来,但是你知道它是怎么管的,然后无论是服务商以后出现什么样的变故,还是说你想公司政策想把这部分收回来,对你来讲也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其实是规避风险的最主要的一方面。

第二个可能是在日常的一些过程中,你的一些KPI的设定,或者合同中的一些条款的设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我觉得,站在甲方的角度上,如何来保护自己,确实也是很重要。当然第三个就是如何跟服务商建立真正的这种伙伴关系,如果大家是伙伴关系,当然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一个真正的伙伴关系,因为很多企业,它会很客观的讲,服务商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希望尽量多的去压低成本,但是这两个都是有度,任何一方过分其实都会使这种伙伴关系带来一个问号,所以第三点,其实是在实践过程中,或者说这种战火中磨炼出来这种精神,才能够使服务商跟客户能够达成一个很好的互赢的关系。

主持人:那其实我听到两个很好的一个经验,也就两句话,一个说怎么成功做IT外包,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一个是管理是可以外包的,但是责任是不可以的,对,不管是怎么样,最后出事一定会找你,CEO一定会找CIO,不会找外包服务商的。第二个就是说跟IT外包服务供应商之间需要做好,就是说也许所有事情在条款明细化,最好是在前期合同当中,我们全部一一说明白,全部交代清楚。

嘉宾:所谓先小人后君子。

主持人:对,然后当时其实,我们之前就是说,我们去李尔的时候,他们就是说,我们会有奖罚制度,就是不管你们做的不好,就是你们提供服务不够好,或者说我没有达到什么KPI,我是需要扣钱的,但是如果做的好,会有一定的奖励的。

嘉宾:对。

主持人:所以这样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的话,但是确实来说,就是我不知道,就是你们在跟所有企业合作的时候,我想金道可能在外资的企业是比较多的,但是内外资不同的企业来说,你们在提供一些服务的时候,你们之间的合同条款,或者说在管理方面,是不是会有不同的地方,由于企业特定的问题。

嘉宾:实事求是讲,我觉得大多数是一致的,而且我们在服务于内资客户的时候,还会把我们在外资所学到的一些好的东西,去向内资的这些客户来去推广,因为我觉得到最后才能够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主持人:然后我同样想到就是成本问题,因为其实所听到您刚才说外包,不一定会便宜,比他们自己来做,所以你们去跟用户接触,怎么说服他们,去衡量这种成本的问题。

嘉宾:这个成本因为现在,说实话从直接成本来讲,外包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如果看到说,我们也可以算总体拥有成本,因为总体拥有成本就会涉及到人员招聘的时候、人员培养的时候,日后的人员的这种管理,包括你整个的服务的管理,这个过程中,其实这个成本,我觉得如果真正做外包,你如果想做到这个程度,你才能够去节省钱,如果仅仅是人员外包,你不一定能够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主持人:所以其实刚才我们讲了很多IT外包的一些理念,那其实对于CIO来说,还是回到我们节目的主题来说,确实对于这样一些烦琐的工作进行外包,一定是可以在一些程度上,去满足业务部门的一些很烦琐的一些需求,那自己工作量也可以降低,CIO肯定也更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一些工作上来,除了这个IT外包是一个外力,那从,您再总结,从CIO来说,除了这个外力和所谓的沟通之外,在和业务部门之间,是不是也可以进行一些管理的模式,然后去和业务部门之间比较和谐的相处。

嘉宾:其实我觉得也是一样,就是刚才您谈到了,就是很多烦琐的工作,可以外包,但是我们还可以往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烦琐的工作降低、减少,这个会涉及到架构层面的,我们架构上是不是可以简化,它的故障发生率,涉及到这种应用层面的。其实把这个概念放到业务应用这块,也是一样的,那我们对于业务部门来讲,它只是提出这样一个需求,那对于IT部门,或者对于后台的这种交付部门,我们应该根据这个需求,设计一个很好的架构,无论是说现在所谓热的烫人的云概念,还是说我们传统的这种方法,那这个就相当于IT部门从业务部门那边外包这样一个任务,其实是一样的,然后它可以把这个任务再具体的分解,看如何来去做,这个其实我觉得,从系统上解决问题是CIO的一个主要的一个工作。

主持人:也从源头上解决一些问题。

嘉宾:对,没错。

主持人:因为实际上这也是因为之前,我们也在这里跟我们的网友,更多的分享一些,我从用户那听到的一些比较好的建议,也是我们金道的一些客户,他们其中有一家提到这样的经验,就是说可以和业务部门制定一些,就是我们可以预期降业务部门的一些预期值,因为业务部门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然后我肯定希望是100%很完美的解决的,那其实做IT来说,就是你在之前说,其实可以设定一些预期值的,或者说什么一些,我们回应你的一些时间这样的,然后在最后的时候,只要我的响应时间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就OK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小技巧。

嘉宾:对,这是一个理想,其实在这个时候,因为我们一般在做这种沟通的时候,哪怕是企业CIO跟客户的业务部门的老大在沟通的时候,这个范围其实还是很窄的,但是最终产生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最终的用户,业务部门里头的最终用户会说,哪怕你老大之间最开始说咱们两个小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碰到一个急茬子的时候,他一定会觉得10分钟都太长,所以说这里头还会涉及到企业内部,如何落去共享这些信息,然后另外一点,也分享一下,如果来去制定这样的一个,我们叫做服务水平,其实你可以从业务影响分析来去看到,来去做这个事,甚至你可以通过业务影响分析,比如说建立内部的这种收费的制度,这样一个故障发生了,影响一个小时,对于业务带来损失是多少,那你觉得花多少钱来去把这个损失给降到半个小时的影响,如果说你想从半个小时给降到15分钟,你要花多少钱,或者IT部门说我要把这个从30分钟降到15分钟,我要投入多少成本,这样的话其实双方是一个这种平衡,最终可能会更容易去理解一些。

主持人:其实这样IT部门很占主动。

嘉宾:也不一定占主动,我说只不过是可能给一些CIO来去出一些这样的主意,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比较理想,具体的过程可能还需要大家来去。

主持人:要是不太可能。

嘉宾:对对对。

主持人:对对对,因为其实像IT部门和业务部门,这种的真的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再理想的企业,在管理再好的一个企业,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一些偏差。

嘉宾:但是我觉得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契机,也许你在某一点打通了之后,你以后不用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SOA,都要跟人家再去对一遍。

主持人:对,其实我们在节目一开始,我跟王总也讨论了云的概念,那我也想插进这样一个话题,也是关于我们CIO的,因为最近关于云确实太火热了,然后继而有些厂商在推,一定会说云可以说让你的IT部门更简单,然后很多人就会怀疑说,那我CIO的职责,以后会重点在哪些方面,那是不是IT部门就会被取消,这样类似的话题,所以我想听听您的建议,就是说随着云越来越热,然后您觉得云落地还需要多长时间,它对于CIO而言会意味着什么。

嘉宾:我觉得比较乐观的,其实从现在来看,已经有一些应用,就是在云端已经开始应用了,但是比较快,也许5年左右,如果真的大规模的话,也许要10年、15年的时间,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对于CIO来讲是另外一方面的转变。第一他在跟业务部门打交道这一块,是一如既往更需要去加强了,第二个,他需要去跟踪说,在云这一块,虽然有好处,但是一定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比如说安全性,比如说数据的这种转移等等,第三个各种不同的云之间,如何来去通讯,这些都是CIO所会面临的这种新的课题,然后所以我觉得,不用担心说那个会自己的地位会有什么影响,需要解决的其实是一些新的这种课题,而且云确实会带来,比如说客户端的维护的工作量会大量减少,但是在应用端,以及服务器端、云端,这块工作量会更多。

主持人:那我突然想,对于你们的IT外包服务商来说的话,你们怎么应对这个云,因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那我云化的话,是不是外包的工作会小一点。

嘉宾:我觉得就像刚才作说的,比如说应用的云化,你要有很多这种工作要去做,乃至于日后的维护,其实还是要很多的事情去做,然后还有云端,数据中心或者网络中心,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第三,我们现在的能下雨的地方,也不会那么的均匀,比如说我们的网络质量,我们接入的方式,这些其实我觉得还是会需要有这种日常的这种服务。第四个就是,我们现在说这种移动终端,对于企业来讲,不可能每个人都像拿一个手机一样,我想装什么装什么,想删什么删什么,如果是企业的一个移动终端的话,它也需要有这样的管理,那这个也会是相应的这种工作

主持人:所以其实随着比如我们真的,当然我会希望云都下雨,就是说可能说随着云这样多落雨的时候,那其实对于金道来说也会提出一些新的服务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嘉宾:其实对于金道来讲,也会有,随需而变,就是一方面金道的服务过程中,或者说我们的服务内容也会随着这种IT的发展而变化,另外一方面其实我们的方式也会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去做。

主持人:所以其实我们今天刚才跟王总也理了很多遍,包括CIO说我怎么去跟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还有以及说借助外力IT外包这样一种方式,金道就是服务很多的企业客户,我们也采访了一些相应的客户,口碑还不错。

嘉宾:谢谢。

主持人:其实您也帮我们总结了一下,说刚才也说可能随需而变,您会提供新的服务,从目前来说金道按这一块来说,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提供哪些服务呢。

嘉宾:刚才说到几个比较热门,比如说帮助客户去开发移动的这种应用,移动的应用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这种云化的一个过程。第二个,其实帮助客户来去管理他们的数据中心和网络监控中心,这两块可以说是应对于现在,我们做的一个转变。第三个其实我刚才也谈到过,说我们的服务方式的一些变化,因为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我们的现场的工程师,我们的这种管理的方式,也可以使用云的这样的方式来去管理,我们每一个工单,以及我们对于客户的这种服务的水平。

主持人:所以你们也很fashion。

嘉宾:也谈不上,必须得变化。

主持人:确实是,前两天听过一个非常好的一句话,也是现在一个热门电视剧里一个非常好的,就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确实是,现在云,尤其我觉得像我们的IT外包商也会随需而变,也会根据提供,对于企业来提供新的需求,所以在这我也觉得说,作为媒体来说,我们也会希望一种声音,就是说厂商是可以根据企业的用户一些真正的需求,来真正的随需给他一些新的服务的,然后不再是说单一的、单纯的,一个单方向的向用户推荐一些产品,或者解决方案之类的,那我们今天非常感谢王总作客我们《原来茹此》。

嘉宾:好,也谢谢,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谢谢各位网友。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