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CIO加油站CIO进行IT战略管理的要素

CIO进行IT战略管理的要素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自上而下的规划、统筹治理只能够保证公司“做正确的事”,而为了让项目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公司还必须学会“正确地做事”。

来源:硅谷动力 2011年4月13日

关键字: IT管理 IT治理 CIO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被分派到项目小组中的员工往往缺乏必要的经验。在当今快节奏、流水线化的工作环境中,高级管理人员常常过高估计员工的能力。因此,他们随意地让员工承担起新的责任,而不考虑其是否胜任。此外,很少有公司能够确保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所有的项目成员都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造成项目失败的另外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公司未能明确界定项目成员承担的具体角色和职责,成员也没有就这一点达成共识。

  项目失败的肇因常常出现在项目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在项目周期的初始阶段,对业务目标和需求的定义不精确会延误项目的进展。最常见的不足之处是项目的发起人无法清晰地描述业务需求。因此就项目方向的选择出现多次反复;在有些公司内,直到项目临近结束还会出现这种反复。这类失误的代价非常高:它可以使一个项目的成本高出预算达一倍。这种情况就出现在一个大型的现金周转(cash-to-cash)管理系统项目中。虽然项目预算只有1,000万美元,但最终公司在这个项目上的投资超过了2,000万美元。

  在项目周期的收尾阶段,无法使员工改变日常工作中的行为模式是导致项目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出现在很多销售自动化项目中。销售人员不愿意使用公司领导强加给他们的技术。高层主管可能完全支持此项目,但是中层经理和各个相关业务人员却没有给予全面支持。如果各级别的主管人员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在必要的人员和流程转变过程中给予支持,项目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这种项目失败的情况完全可以被避免。有几条专门原则可以使管理人员降低犯错的概率。实践证明,“组织准备度”(组织为变革准备就绪的程度)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它囊括了项目成功所需的所有关键步骤。例如,"倾听顾客声音(VOC)"保证企业已经彻底评估了项目在人员、流程和系统方面的业务需求,它使各方在“项目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不能带来什么”这个问题上形成一致看法。

  其他能降低项目失败概率的方法还包括:为测试新流程进行试点,用分析手段保证有关人员对角色和职责有清晰的了解,以实施预演的方法保证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在项目周期的早期就被考虑到。运用这些可重复运用的、标准化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成功概率。

  平衡供求

  很多企业都说它们的项目有轻重缓急之分,但是很少有企业真正把优先次序落到实处。顾名思义,优先级别高的项目可以“借用”优先级别低的项目的资源。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则意味着企业中某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很多经理常常过于谨慎地回避利益冲突,而不能在优先次序和利益关系之间进行正确的权衡取舍。

  当企业同时进行多个项目时,就会出现瓶颈,每个项目得不到足够的资源,人员在项目之间赶场,浪费了时间。不幸的是,管理人员很少意识到资源过分摊薄的严重性。如果现有项目所需资源超过企业的能力,如果员工排不出时间休假或接受培训,如果某个部门发现它缺乏应付意外事件的灵活机动性,那么经理人员应该断定公司同时进行的项目太多了。

  要真正使信息化项目和服务的供求取得平衡,企业需要提高以下信息的透明度:人们在干什么(核查其所需的时间和技能),成本有多大(项目和成本核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水平(绩效考核)。未能搜集、整理这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策,可能是很多IT部门最大的失误。他们掌握的这些信息常常不够完整和精确,散布在不同的数据库中。但是只要处置得当,这个困扰IT部门的难题是可以被克服的。

  让我们考虑一下数据问题。目前,有效管理IT项目和服务所需要的数据散布在不同数据库中。如,项目的财务信息在财务系统中,资源信息在人力资源系统中,项目的进展情况则需要到阶段评价报告和项目计划中去寻找。而项目成本核算信息通常就不存在。

  通常,只有IT经理才会定期接触到这些数据,所以项目决策的重担落在了他们身上。但在很多公司,业务部门经理和IT经理没能跨越职能部门携手合作,平衡供给和需求。如果IT部门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太过超前以至于业务部门无法采用,那么对企业来说一点儿好处也没有。每个项目的资源模型不仅要考虑IT资源,而且还要包括完成项目所需的业务资源。项目核算应当兼顾项目的成本和利润。

  平台管理

  业务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对于每个投入使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来说,每年的运营、维护和安全保障费用是其实施预算的20%到40%。因此,在大多数公司里,固定的IT营运费用占到IT预算的70%之多。也就是说,大部分IT开支仅仅被用于维持系统现有的性能。

  为了使信息化项目和服务更加有效,企业必须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提高对应用和技术平台的管理水平。重要的是企业在对平台进行计划时应更加主动。具体说来,就是:

  ●在引进新的平台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明确新的系统如何才能在整个公司范围内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系统升级前周密计划,使公司能更好地利用整个平台的新功能,以降低成本、改进工作流(workflow)或提高信息的可获得性,提高决策能力;

  ●明确平台之间的依赖关系,整合各业务部门所使用的平台,以此加快业务运转,使业绩信息具有透明度。

  聪明的IT经理可以凭一己之力提高系统的效率,但是大幅降低固定运营成本最好的办法是从源头抓起。能对平台进行有效管理的企业知道,技术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行为管理,就像组织行为管理离不开技术管理一样。

  在平台管理中,最重要的决策不是选择哪家供应商的应用程序,而是公司如何才能最有效地运用系统来提高盈利能力。在投资购买一项高达几百万美元的资产之后,公司应当知道如何才能从这项投资中获得最大回报。

  信息系统战略管理的五个要素是相互促进的。例如,跨部门的管理结构对平台管理有帮助,使项目的运作视角更加具有全局性。自上而下的规划使公司专注于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让中层经理们各自为战。如果在商业可行性的分析中采用公认的最佳模式,可以保证企业在投资时已经考虑过项目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考虑到投资回报,落实五项核心要素的成本并不是太高。例如,一家公司如果每年把销售收入的3%投入到IT上,通常在今后的五年中,它每年因此可以节省的成本占到销售收入的1%。而我们并没有把IT投资所带来的增量收益计算在内。落实五项要素、进一步完善IT投资所耗费的资金每年不到IT预算的1%。

  但是节约成本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首先,企业必须愿意为了降低成本而投入资金。不过,这些措施的投资回收期大多为一年,所以企业可以迅速地收回投资。

  其次,高级管理人员还必须积极地参与对IT产品和服务"内部市场"的管理。前文所提到的企业行为模式的转变威胁到现行的授权方式,因为它改变了大多数企业多年以来形成的预算和责任体系。仅仅让首席信息官负责管理内部IT市场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他可以改变企业在IT预算上各自为战的局面,但是还得有人去推动跨部门的全局性的改造。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