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1月03日 北京消息:2009年,阿里巴巴第一次创造出“双11”电商节,赋予了这个本来只是中国单身族自我调侃的“光棍节”全新的商业意义。6年间,阿里“双11”的销售额从最初的5200万元猛增到了2014年的571亿元,增长了1000多倍。而“双11”的战场也蔓延到了几乎所有电商平台,成为了品牌营销的重要时机。2015,迎来第七个年头的“双11”会有何趋势?广告主又该如何布局营销?
2015“双11”三大势头
1、 移动端正式成为主舞台
2015年“双11”的一大关注点是移动端订单的占比。从今年另一大电商节——以京东为首的“618”数据来看,京东超过60%的订单都是通过移动端完成,国美、苏宁等的移动端占总订单量也都达到了六成左右。而去年天猫“双11”当天的移动端成交额也已占总成交额的近一半——移动端将毫无悬念的成为2015年“双11”的主舞台。对广告主而言,购物阵地的转移,要求他们更加重视移动端的排兵布阵。
2、 “全球购“加剧品牌竞争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海淘”热情和消费能力让国际品牌惊叹,而从今年“双11”的势头来看,“海淘”正逐渐演化为“全球购”,也就是从“走出去”买,到把品牌“引进来“卖。围绕2015“双11”,天猫通过与日本花王、美国梅西百货、德国麦德龙等上百家顶级零售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首次带来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个海外大牌,覆盖母婴、美妆、食品、生鲜、服饰等全进口品类,以及百货、超市、快消平台、免税店等零售全业态。
这折射出了许多没有在中国进行实体经营的国际品牌的思路——从电商开始抢占市场。除了像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品牌官网也是另一重要销售渠道。随着越来越多品牌的涌入,不论对本地还是外来的品牌,竞争都将更加激烈。针对品牌和官网的营销需求也将达到新高。
3、 O2O发力双11不再只是卖货
传统的“双11”主要是电商平台的角逐,但伴随着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服务类消费需求增大,餐饮、电影、旅游、等更丰富业务类型的O2O也对“双11”跃跃欲试。2014年,美团推出第一个“O2O双11”,消费者们以五折低价买到的不再只有实物商品,更有大量的生活服务。O2O服务的许多先天特性,如无须快递物流、可以即时消费,更适于在移动端随时下单等,都十分符合消费者们从“在家消费等快递”到“随时消费享服务”的习惯与特点。2015年的“双11”,可能将不再只是电商的狂欢。
双11三大势头对广告主营销的启发
亚洲领先的数字营销领导者爱点击iClick针对2015“双11”三大势头,为广告主进行精准高效的营销提出三大建议:
一是加大移动营销投入的同时更要符合移动端特点。随着移动端交易额上升,移动营销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然而消费者在移动端的行为独具特点,为获得更佳效果,爱点击建议广告主在移动营销的形式上多考虑创新技术的运用、内容上多生产更加原生的图片和视频内容、媒体上选择能够准确抓住目标消费者的APP等优质渠道,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广告效果。移动原生视频广告、移动社交广告是广告主可重点考虑的形式。
二是持续提升品牌形象达成“品牌+效果”的双赢。“双11”的焦点通常是销售量、交易额,但在关注数字的同时,品牌形象也是企业必须持续关注和提升的重点。本土或国际品牌,尤其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可以依靠对中国消费者和媒体有深刻洞察的数字营销公司,利用他们对媒体的深刻了解、消费者数据优势、前沿的程序化营销技术及专业的服务共同打造“品牌+效果”双赢的营销项目。
三是以大数据+程序化实现精准营销。企业在经过粗放式的初期发展后,必将进入基于消费者大数据的精耕细作式发展,今年大范围加入“双11”大战、依托O2O模式的创业企业尤其如此。毕竟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基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依靠投资人“烧钱”。其营销也是同样道理,凭借大数据掌握消费者的全路径行为,并以智能的程序化方式锁定目标消费者,而后通过多种渠道自动向其展示产品相关内容——从广撒网的“土豪”式营销转向精准高效的程序化营销,这是数字营销的必经之路。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