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地震来了,“信息化”在哪儿?

地震来了,“信息化”在哪儿?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4月20日的雅安地震把国人关于地震的所有记忆和痛楚再次剥开来,一面我们在关心着灾情,另一方面我们更加关心的是灾后的救援。之前我一直在感慨着信息技术改变生活,那么在地震面前,所谓的IT又能改什么呢?

来源:ZDNet CIO与应用频道【原创】 2013年4月22日

关键字: 数据分析 雅安地震 信息化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22日 北京消息(文/丁慧茹): 4月20日的雅安地震把国人关于地震的所有记忆和痛楚再次剥开来,一面我们在关心着灾情,另一方面我们更加关心的是灾后的救援。之前我一直在感慨着信息技术改变生活,那么在地震面前,所谓的IT又能改什么呢?

 地震来了,“信息化”在哪儿?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我们也在看着IT能做什么。2009年时,我采访了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的人,他当时的一个观点是地震局很大的作用是灾后救援。据了解,当时汶川地震之后,第一个开进再去的通信车是来自地震行业的。在十五期间,建立融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台网探测等为一体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是最大的重点。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据当时的说法是涉及了全国31省(市)自治区,是当时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防震减灾工程。主要围绕防震减灾工作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其实其主要涉及的还是灾后的响应。

而经历了汶川和雅安两次地震,我们是看到了我们的救援响应速度相较于70年代的唐山大地震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依然有着很多的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孤岛该如何解决。

据我了解到的是早在2009年的时候,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就在和发改委合作,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实验系统。主要是利用可以部署在建筑物上的传感器获得地震以后的内部信息,以了解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并以此来分析地震可能带来的伤亡情况。据当时的介绍,这个仪器能够组成一个传感网、依托地震局的公共网络平台进行大面积的铺设,地震后的灾情数据可以精准地反馈回来,并不需要人工的上报和调查。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地震的研究项目还包括了动力地震预测模型研究、城市地震成灾机理与灾害控制、地震监测预报及减灾新技术研究、“中国台阵”(China Array)研究计划、中国大陆及海域活动构造和深部构造调查与评价、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安全基础信息调查与评价、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卫星地震观测系统建设与应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应用、高分辨深部地震观测与灾害快速判定技术。

地震来了,“信息化”在哪儿?

而在十一五结束后的2013年的雅安地震,我们看到的是依然有“宝兴”这样的孤岛,不了解灾情、无法联络。

当然我们不能指责“IT”的不作为,无论是先进的数据分析、还是物理监测设备的遍布全国,这些都不能让我们完全避免自然灾害带给我们伤痛。

只是一直在信息化里,我们强调的是技术只是工具。

我国的地震信息化从60年代开始,其总的方向包括物理参数、数据传输的效果和数据的分析,都是围绕着数据进行。我们有很多的检测设备,根据我早几年了解到的数据是,遍布全国有1000多个监测台、小的监测站有3000多个。这些数据得来之后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呢?好像我们回到了大数据的话题了。

在过去的多年里,地震信息化也一直在试图利用新的技术来突破地震监测、预报的难题,而我们从地震局发布的十二五规划来看,重点放在了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三个层面。而在地震安全上依然涉及了诸如建设地震卫星观测与应用系统、科学探索地震预测新技术和新手段等技术投入。

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从来也都不是立即凸显的,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只是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摸索,从生硬地引进技术应该逐渐地转变为以技术辅助业务。经过又一轮的建设,我们要看待的是预报工作可以因为数据分析而变得准确、灾后的孤岛不断减少、灾后的应急系统真的“应急”。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