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人物“中国百位明星CIO在线”6月精彩内容回顾

“中国百位明星CIO在线”6月精彩内容回顾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中国百位明星CIO在线”6月精彩内容回顾

来源:e行网 2011年7月26日

关键字: 信息化 CIO 云计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宋成玉:一个好汉三个帮 信息化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一个成功的CIO应该在企业中带出五个未来的CIO,这是CIO群体裂变。说此话的是山东力诺集团CIO宋成玉。与其说他是在管理团队,不如说他是在塑造人才,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对于团队选、用、育、留等问题他是如何巧妙处理的呢?

      一个好的信息化从业者,除了对公司业务的流程了解之外,还需要具备哪些其他的能力? 宋成玉认为,用业务的语言对一线的人员进行交流对IT从业者是个很大的挑战。再一个就是专业能力,你需要对一些业务的定位,或者对一些解决问题从IT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除了这种专业能力,还需要学习能力。

      信息化怎么获得业务部门的支持?宋成玉认为,在我们这个项目当中,一定是从项目的立项就开始以业务部门的需求,另外在整个调研过程中,他们的难点,困惑,对信息化的期望值是要重点关注的。再一个就是项目验收的业务部门参与进来,业务部门参与进来进行审计。同时你的培训要跟上。

      跨行业的CIO最主要应该作些什么尽快融入企业?宋成玉认为,首先是对企业文化的熟悉,也就是做事风格的熟悉。再就是一个横向的了解沟通,了解横向相关部门对IT的期望。第三个方面要说的就是深入到一线去,对这个产业的熟悉,对业务的熟悉。

      唐军:微利时代,中储盈利模式的变革

      作为中国仓储面积最大、网络布局最广的物流巨头,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与市场份额远远超过同行。在物流市场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信息技术部经理唐军带领团队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开辟新盈利模式。

      唐军是2008年度“中国优秀CIO”的获奖者之一;他率领团队研发支撑仓单质押新业务的IT系统,由于仓单质押新业务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中储仓单质押业务的所有流程都是基于IT系统之上,并且有着严密的防范机制,进而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其毛利率高达60%~70%。

      信息化时代赋予传统行业不一样的意义与使命,在这点上,唐军深表赞同。唐军认为,传统的物流行业是以物为本,只要保管好货物,将货物及时送到就万事大吉。但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物流行业核心则是以人为本。不仅要保障货物的安全保管,及时送到,还要实时关注物流成本,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基础上精益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公司的未来发展上,唐军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储的未来要实现集仓储、物流、经销等多行业综合发展的运营模式,并且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客户足不出户即可签订合同,完成交易。真正做到为客户节约,为公司谋利,使IT价值得以体现。

      耿峰:当IT成为人生追求的CIO

      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信息中心主任耿峰从毕业就打算将IT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信息化工作,加入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后,见证了信息化在基地业务蓬勃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2010年历经十载拼搏,开始向打造“信息化企业”迈进。他主持过企业的ERP、PLM、CRM、HR、SRM、一卡通、数据防泄露、服务器虚拟化等信息化项目,2010年开始在服务器虚拟化的基础上部署客户端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在企业基私有云的规划和搭建上做得有声有色。

      对于领导应该怎么样去放权,如何对下属建立信任,放权的尺度是怎么掌握的问题,耿峰说,他的做法是,不管谁进来都会给一个比较大的业务范围,让他去摸索他到底对哪些有兴趣。其实也不能说是放权,耿峰还是会在后面跟踪管理,提出问题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熟悉和接触的过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领导把握大体就行,下属具体用什么技术实现某个方案他不会太在意。

      作为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耿峰在中集尝试搭建私有云时,他是如何打动老板支持他的呢?他说,云已经很成熟,无需再讨论。大家之所以讨论,反映出老板首先对这个东西可能不认可。不认可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可能是IT没做好,不能给老板量化投入产出比。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去量化产能,就像虚拟化应用后,效果是实实在在摆在那的,比如我的能耗,我的成本都是实实在在摆在那的,任何老板一看就能理解。 还有就是经常带老板参加这方面的高端会议也是一个很好的洗脑过程。

      朱东:从KPI转变到KSI,BI才能触碰成功

      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朱东在企业服务10余年中,为集团15家企业建立了包括ERP、CRM、计划预算、平衡计分卡、商业智能(BI)在内的企业信息系统,覆盖了实施企业所有业务、财务以及主要的人力资源工作。2011年,又主持建立了支撑ERP系统的企业私有云,并设计、实施了包含企业经营管理所有重要分析主题的新一代企业综合商务智能系统。他同时也是“2009年度中国优秀CIO”,并获得唯一的“最佳IT战略奖”。

      朱东说,他也经历过BI失败的惨痛代价。他花了一年时间把企业所有的事情统统研究清楚,并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企业有哪些管理活动,业务活动,这些活动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用IT去实现,最后出了一些成果。

      总结BI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过程,朱东认为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层次越高,BI的生命力就越强。第一个层次是建立关键KPI,梳理KPI指标体系;第二层次是增强KPI,把覆盖面增大,反应更多的数据,更多的问题,反映业务流程的变化;BI和管理的逻辑结合,和IT管理结合,BI反映管理的变化;最后一个层次是BI支持企业绩效改进,适应企业发展的变化;他认为企业管理者不是靠着KPI去管理企业的,而是管理者需要了解KPI中各种数据的状态和它所反映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一个词叫KSI,这才是管理者真正关心的东西,它包含KPI,但是比KPI更广。只有企业由KPI转变到KSI这样的基础上之后,BI才有可能越来越靠近管理者的需求。

      马良:即时转变思路,莫“误入歧途”

      卓望控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总经理马良也来到e行网。作为一位26年的IT老兵,从甲方到乙方,他主导了多家公司的ERP实施工作。他认为年轻CIO敢想敢干,有闯劲,但是功底太浅;他认为年轻CIO对业务不够了解,仅限于皮毛;他认为年轻的、CIO应转变思路,别“误入歧途”。

      在谈到类似于云计算与信息化的关系时,马良认为,信息化成功的基础在于对业务的理解程度。他发现身边的人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这些新技术充满了兴奋之情。大家都有一种冲动,想把这些新技术尽快应用到企业的业务系统中去。这些想法都很不错,但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基础还是对企业自身业务的理解,以及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如果脱离开这些基础的东西,急于去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这些新技术,企业的CIO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信息化的风险无形中也被加大了。因此面对新技术,他认为在关注新技术发展动向的同时,还要保持以企业业务为中心这个基本点。

      具体来说,马良以云计以云计算为例,从企业的应用来看,当前的云计算主要应用于两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向云计算的迁移,二是应用平台向云计算迁移。当前,基础设施向云计算的迁移,已经可以通过存储、服务器的虚拟化,达到让企业的计算资源更充分利用的目的。与之相比,应用平台向云计算迁移还相对滞后一些。明白了这些问题,应用云计算的重心也就确定了。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