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中国电信行业大事记

中国电信行业大事记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英国、俄罗斯、丹麦敷设的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水线,全长2237海里。由于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于1871年4月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江、黄浦江敷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1871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第一个电报局。

作者:王聪彬 来源:ZDNET CIO频道【原创】 2011年5月16日

关键字: 电信 信息化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19世纪70年代

1871

英国、俄罗斯、丹麦敷设的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水线,全长2237海里。由于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于18714月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江、黄浦江敷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187163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第一个电报局。

1873

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参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选了常用汉字6800多个,编成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名为《电报新书》。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中国电报新编》。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本。 华侨商人王承荣从法国回国后,与福州的王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报机,并呈请政府自办电报。清政府拒不采纳。

1875

福建巡抚丁日昌积极倡导创办电报,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这是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

1877

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事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拟定了修建电报线路的方案,并派电报学堂学生苏汝灼、陈平国等专司其事。先由旗后(即今高雄)造至府城(即今台南)。负责工程的是武官沈国光。于18778月开工,同年1011日完工,全线长95华里。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路。

1879  

李鸿章在其所辖范围内修建大沽(炮台)、北塘(炮台)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这是中国大陆上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

 

19世纪80年代

1880

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并在天津设立电报学堂,聘请丹麦人博尔森和克利钦生为教师,委托大北电报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为建设津沪电报线路作准备。

1881

从上海、天津两端同时开工,至1224日,全长3075华里的津沪电报线路全线竣工。1228日正式开放营业,收发公私电报。全线在紫竹林、大沽口、清江浦、济宁、镇江、苏州、上海七处设立了电报分局。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线路。

1882

221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开通了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当时有用户二十多家,每个话机年租金为银元150元。

1889

当时在安徽主管安庆电报业务的彭名保设计制造成我国第一部电话机,取名为“传声器”。通话距离最远可达300华里。

1899  

在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了无线电机。这是无线电通信在我国的最早应用。

 

20世纪初

1900

南京首先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苏州、武汉、广州、北京、天津、上海、太原、沈阳等城市,在1900年到1906年之间也先后开办了市内电话局。使用的都是磁石式电话交换机。

1901

丹麦人濮尔生趁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在天津私设电话所,称为"电铃公司"。该公司将电话线从天津伸展到北京,在北京城内私设电话,发展市内用户不到百户,都是使馆、衙署等。并开通了北京和天津之间的长途电话。

1905

7月,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聘请意大利人葛拉斯为教师。他还托葛拉斯代购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1906

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1907

41日,北京市内外城电话一律改为共电式。月租费墙机由4元改为5元,桌机由5元改为6元,通话质量改善,用户已发展到2000户以上。同年515日,英商上海华洋德律风公司的万门共电式交换设备投入使用。

1908

英商在上海英租界的汇中旅馆私设了一部无线电台,与海上船舶通报。后由清政府收买,移装到上海电报总局内。这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无线电台。

1911

德商西门子德律风公司向清政府申请,要求在北京、南京设立无线电报机,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试验。电台分设在北京东便门和南京狮子山,通报试验结果良好。辛亥革命时,南北有线电通信阻断,全靠这两地的试验电台沟通。

1912

即民国元年,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设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是年,上海电报局开始用打字机抄收电报。 京津长途电话线路通过加装加感线圈(即普平线圈或负载线圈),提高通话质量。国际无线电报公会规定我国无线电的呼号范围为XNA--XSZ

1913

8月,交通部传习所设有线电工程班和高等电气工程班,分习有线电、无线电各项工程。同年,北京设立邮电学校。设高等班(二年毕业)和中等班(一年毕业)。 19194月增设"电话专修班"(入学学生以国内外大专学校电机科毕业生为限),招收学员20名。 成立北京无线电报局,装设5千瓦无线电发报机,地址在东便门外。

1919

4月,北京无线电报局迁至天坛。在北京无线电报局东便门原址设立远程收报处,应用真空管式无线电接收机直接接收欧美各国的广播新闻。628日,将直接收到的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拒签对德和约的消息,传报给正在总统府前静坐示威的学生,鼓舞了"五四"后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打破了外商大北、大东、太平洋三家电报公司垄断传递国外新闻的局面。

1920

91,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21

17日,中国加入国际电报公约(万国电报公约)。

1923

5月,由英商承建的喀什噶尔电台建成,与印度北撒孚通报,效果清晰良好。这是我国最先与外国进行无线电通报的电台,但该电台与乌鲁木齐通报不佳,英商因此而悄然溜走。

1924

329日,上海华洋德律风公司在租界装设了爱立信生产的自动电话交换机投入使用。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自动电话交换机。

在沈阳故宫八角亭安装了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世界各国的新闻,并与德国、法国订立了单向通信(即单向接收欧洲发至中国的电报)协议。

北大营长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真空管发报机,实现了与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和云南之间的远程通信。

1927

6月,沈阳大型短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德制无线电发报机。年底,成立了沈阳国际无线电台,与德国建立了双向通报电路。这是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信的开始。1928年,又增设了美制10千瓦短波发报机。沈阳国际无线电台承接转发北京、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的国际电报,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国际电台。

1928

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27个短波无线电台。

1929

114日,上海建设了功率为500瓦的短波无线电台,开始与菲律宾通报,并由菲律宾中转发往欧美的电报。

 

20世纪30年代

1930

12月,与旧金山、柏林、巴黎建立了直达无线电报通信。这是当时唯一由国家经营的国际电信通信机构。

1931

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北、湖南等省先后开办了省内长途电话业务。

我国第一条长途电话地下电缆建成。广东建设了广州、香港之间的长途电话地下电缆,有三十余对线,全线长160公里。这是我国第一条地下长途电话电缆。

1931­­1934, 上海、南京、天津、青岛、广州、杭州、汉口等城市陆续开办市内自动电话局。

1933

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34

1月起,交通部提出建设"九省联络长途电话"的计划,计划建设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等九省联络长途电话线路,干线总长3173公里,于19358月竣工。

1936

浙江省电话局首先在杭州、温州间装设德制的单路载波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载波电话。

中国上海与日本东京之间开通无线电话电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无线电话电路。

1937

中国在长途干线上开始装用单路或三路载波机。

 

20世纪40年代

1942

中美试办无线电相片传真。

1943

中国利用载波电话电路试通双工音频电报。

1946

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1947

上海国际电台开放电传电路。

1948

上海、旧金山间开放单向无线电相片传真。

1949

111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邮电部,下设电信总局。

 

20世纪50年代

1950

6月,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开始建设,于1951年相继竣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重点通信建设工程。

12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经由苏联转接通往东欧各国的国际电话电路也陆续开通。

1952

910日,北京至上海的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924日,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我国首次开通明线十二路载波电话电路。

930日,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机(J2)装机,开通北京至石家庄的载波电路。

1954

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56

上海试制成功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

228日,北京长途电话局开放会议电话业务。首次电话会议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十省市电话会议。

1958

上海试制成功第一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第一套国产明线12路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1959

第一套60路长途电缆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开通国际用户电报业务。北京市内电话开始由五位号码向六位号码过渡。

 

20世纪60年代

1963

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4

北京至石家庄7×4高频电缆60路载波试验段建成,开始试通电报、电话业务。

开始研制晶体管载波电话机。

1966

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在北京安装使用。

1967

电子式中文译码机样机试制成功,并在上海安装试用。

1969

邮电部被撤消,分别成立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

 

20世纪70年代

1970

960路微波通信系统Ⅰ型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2

北京开始建设人造卫星地球站一号站,1973年建成投产。

1973

邮电部恢复。

1974

北京人造卫星地球站二号站建成投产,通信容量为132条话路和一路双向彩色电视。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我国与亚非各国和地区开通了卫星通信直达电路。研制成功石英光纤。

1978

120路脉码调制系统通过鉴定。

研制成功多模光纤光缆。

 

20世纪80年代

1980

64路自动转报系统(DJ5-131型)研制成功。

1982

首次在市内电话局间使用短波长局间中继光纤通信系统。

256线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产使用。

我国自行设计的8频道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上海投入运营。

1983

916日,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438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4

48日,我国的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高度为35786公里,416日定点于东经125°E赤道上空。通过该星进行了电视传输、声音广播、电话传送等试验。

我国开始在长途通信线路上使用单模光纤。

5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

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

具备国际直拨功能的编码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HJ09型)研制成功。

1985

上海贝尔公司组装了第一批S-1240程控电话交换机。

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

深圳发行了我国第一套电话卡,共3枚,面值87元。

我国正式经国际卫星组织的C频段全球波束转发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

北京至南极无线电话通话成功,这是我国电信史上最远距离的短波通信。

1987

第一个长距离架空光缆通信系统(34Mbs)在武汉至荆州、沙市间试通。

9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此为中国人使用因特网之始。

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

我国第一个160人工信息台在上海投入使用。

1988

第一个实用单模光纤通信系统(34Mbs)在扬州、高邮之间开通,全长为75公里。

北京高能物理所成为我国最早使用因特网的单位。它利用因特网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37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59日,北京、波恩国际卫星数字式电视会议系统试通。

1989

第一条1920路(140Mbs)单模光纤长途干线在合肥、芜湖间建成开通。

5月,我国的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通过鉴定,并于11月正式投产使用。

6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了移动电话自动漫游。

 

20世纪90年代

1990

7月,上海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800MHz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40Mb/s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1991

一万门程控数字市内电话交换机通过鉴定。1920路(6GHz)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设备通过鉴定。

3,第一个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模型网在北京完成联网试验。622Mbs光纤通信数字复用设备(五次群复用设备)研制成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

1115日,上海首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

1992

7,我国第一个168自动声讯台在广东省南海开通。

1993

919,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开通。

1994

邮电部成立移动通信局和数据通信局。

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

1997

93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地为香港。

1022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在美国纽约和香港上市。

1998

3月,在原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

515日,北京电信长城CDMA网商用试验网--133网,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投入试运营。

1999

114日,我国第一条开通在国家一级干线上的,传输速率为8×2.5Gbs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鉴定,使光纤通信的容量比原来扩大了8倍。

7,中国电信基本完成了移动通信业务的剥离,筹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1世纪

2000

517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挂牌。

628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

2001

1211日,中国电信被南北分拆,西南、西北以及长江以南21个省份组建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2

18日,中国联通CDMA网络正式开通。

516日,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宣布成立。

2003

6月,依据国务院36号令,吉通并入网通集团;

11月,网通国际公司挂牌,

2004

19日,网通北方公司成立;

115日,网通南方挂牌,网通重组加速;

110日,中国卫通与国信寻呼签订协议,联通开始退出寻呼业;

129日,铁通公司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作为国有独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运作。

2005

914日,TD-SCDM顺利通过测试,结果显示,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具备大规模组网能力。

信息产业部、发改委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从2005101日起对部分电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由企业自主定价。

IPTV商用试点在上海启动,对现有的电信业务网络和媒体传播机制带来了很大冲击,将加快三网融合的进程。

截至2005年底,全国96%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话,邮电十五规划的“95%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提前实现。

2006

战略转型效果显著,语音业务和非语音业务融合发展,经营业绩持续增长;非话音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不含初装费)的比重达到29%

20076

公司以人民币14亿元的对价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收购香港、美洲和系统集成等公司,为公司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00810

开展CDMA业务收购的交割及移动业务运营。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