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21日 北京消息:4月20日,以“开放共享、转型创新”为主题的中国信息通信大数据大会将在京召开,共同探讨通信业大数据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通信业大数据产业生态的逐步建立完善。作为通信业大数据的重要主体,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指出,电信运营商一方面不断加强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提升管理、运营、网络、研发的能力,改变传统运营支撑系统,实现精细化运营,提高客户洞察力和产业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为支撑,盘活数据资产,挖掘数据价值,联合各方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创新应用合作和商业模式,实现业务增长和转型。
中国通信信息化部副总经理、CTO范济安提到中国联通的大数据规划和建设的两方面,第一,围绕着已经建成的生产平台,继续扩大数据采集的范围,扩充我们生产平台的规模。第二,对外开放。
中国电信的灯塔大数据平台主要有三个定位:1、做多元数据的整合:电信的数据是非常丰富的,中国电信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全脱敏,保护用户隐私;2、打造能力平台:控制数据质量、增益,时间数据能力封装;3、创新行业应用:把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整体打造服务客户的能力。
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主任赵慧玲认为,灯塔大数据的能力是看到大数据的本质,经过对人的分析,人与物的连接,人与时间的关联,利用大数据还原事物的原貌,来探索规律的机理,最后预判数据的发展规划。
爱立信长期和运营商在一起,对于电信大数据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商业咨询部总经理袁道唯指出,运营商都在布局大数据战略,特别是中国联通三年前就围绕着大数据制定战略。大数据分析不仅仅是做精准营销,很大程度上我们今天做的是第一步,另外征信做的也是很普遍的,未来大数据对运营商还有更大的意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