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CIO加油站长城保险邓遵红:人文主义的IT战略家

长城保险邓遵红:人文主义的IT战略家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信息是为人服务的,人是信息技术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如果不关注信息的主体,IT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在第二期,长城保险将应用扩展到销售分析、运营关键指标、品质监控指标等,从而实现大规模的业务部门管理、决策动态报表分析,同时开始引进数据挖掘。

来源:中国信息化 2010年11月19日

关键字: BI IT系统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信息是为人服务的,人是信息技术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如果不关注信息的主体,IT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人文是IT的润滑剂,它可以促进人与技术的融合,营造良好的IT生态环境。”很多时候,长城保险副总经理邓遵红更像是一位人文主义的IT战略家。

  以应用定规划

  “一张保单管一辈子”,保险行业的某些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对IT系统的要求不一般。寿险保单不仅时间跨度长,有些甚至还具有继承性,可能会跨越几代人,而且保单涉及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各类不同的业务和数据,所有这些都会导致业务复杂、数据量巨大,这对企业IT系统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长城保险成立于2005年9月,目前注册资本14亿元,是2004年批筹的22家公司中惟一一家具有国资股东背景的寿险公司。公司在筹备伊始高度重视信息技术,邓遵红就是整个IT规划和实施工作的负责人。

  在进入长城保险之前,有12年同业工作经验的邓遵红便深知保险业的应用相对比较复杂,“一个人从出生,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一张保单100年,这100年的数据都要通过信息系统来管理起来”。因此,他一直坚持一点:基础的技术架构一定要非常牢固。

  除了基础牢固之外,在长城保险最早的IT规划中还有两大原则,即应用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信息的安全性。没有一个IT系统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任何系统都必然经历一步一步的演化过程。邓遵红洞若观火。在他的规划中,不管这个演化过程怎样,系统发展的连续性和持续性都必须保证。同时,在规划时需保持商业的前瞻性和预测性,预留未来可扩展的空间。

  作为一家历史还不满10年的年轻保险公司,长城保险的信息系统并没有经历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而是直接实现了信息的“大集中”。邓遵红坦言,集中的信息系统带来管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集中,因此,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正是在这种以应用定规划的原则之上,长城保险内部的IT系统经历了有步骤有计划的快速发展。目前,企业内部共有20余个系统,其中形成了三大核心应用支柱:核心业务系统,行政管理系统(OA)以及BI(商业智能)系统。

  从企业的整体IT架构上来讲,长城保险已经构建起了一个信息集中、服务分散的IT服务模式。所有的设备、系统及数据均由公司总部统一建设、开发和维护。同时,公司近150家分支机构在互联的基础上,分散服务,既保证了所有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公司程序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又能有效刺激提升各个分支的服务水平。

  BI的必然与偶然

  近几年,国内保险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正在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而基于数据之上的科学决策力则是各大企业的一个主要建设方向。

  长城保险在成立之后不到两年,便开始着手BI系统的规划和实施,并将其列入公司三大应用支柱之一,这在同行业中是比较少见的。

  而BI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更兼之保险行业险种众多,流程复杂,系统繁多,因此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持续时间很长。早在2007年实施之前,邓遵红已制订了BI建设三期规划和实施计划,统筹分步实施。

  统一指标体系、数据清洗和建立业务模型是长城保险在建设BI系统第一期工程的主要内容。统一指标体系是“统一度量衡”,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说话。数据清洗是为了从业务数据中整理出一套统一、正确且全面的数据集合。业务模型的建立是技术实现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架构设计,搭建一个核心技术框架,然后具体实现一些基础固定报表、多维分析、KPI等相关指标,形成一个可用的BI系统。

  在第二期,长城保险将应用扩展到销售分析、运营关键指标、品质监控指标等,从而实现大规模的业务部门管理、决策动态报表分析,同时开始引进数据挖掘。

  到目前为止,长城保险已经完成前两期BI系统的建设,第三期仍在建设当中,已初步实现了数据从零散到整合,从单纯的数据提取到支持分析决策,“从点到面”的规范化和智能化的进化。

  一些初步的商业智能分析也已经在企业内部得到应用。比如,当前,长城保险可以通过对现有客户保单的分析,得出客户群对于服务渠道的偏好,然后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个性化服务。还有,通过客户特征分类,针对不同职业、年龄段的客户,推广关联性销售。

  邓遵红表示,第三期才是真正的BI。所谓真正的商业智能,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必然的智能,即通过对数据和现象周密的逻辑分析推理所提供的决策支持,这是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能达成的;其次是偶然的智能,这是指一个企业对于意外、故障所能表现出来的战略眼光和处理能力。偶然的智能只能存在于人的意识里,是超越于技术能力之外的,但可以通过技术进行验证。

  IT不是目的

  BI的应用需要建立在数据标准化基础之上,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于关键业务指标的标准化,即消除同一指标在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之间的不一致性,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数据源和统一的指标体系。

  很多时候,企业内部数据的不一致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有些信息在系统中多处存放,但存在表达相异的现象,特别是同样一个指标,在不同部门由于用途和理解的不同而导致不一致。例如“承保保费”在财务上指剔除犹豫期退保的保费,而在运营部门则不会剔除犹豫期退保的保费,因为运营部门用它来衡量承保率和工作量。长城保险通过“以终为始”——要用什么数据,收集什么数据,以输出定输入的方式,解决了数据源和指标规范化的问题。

  邓遵红认为,在企业的BI体系当中,数据清洗和指标定义仍只是完成了体系里“两种硬件”的改造,相对于此,真正的“软件”是人的意识,这才是BI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

  在BI的二期以后,采取“两手抓”、“软硬兼施”的策略,意识的传播被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BI项目建设由技术和业务部门共同参与,而且业务部门需要处于主导地位。要保证业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应用,需加强技术与业务两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其实“以终为始”的方式,还会最终改变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变过去的“推”为“拉”,能够让业务部门变得更加主动起来。“BI只有用起来才是硬道理,只有产生行动,有产出才是真价值”,对于很多企业的BI沦为一道摆设的现象,邓遵红深知其源。在他看来,IT与企业的关系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IT既要适应环境,又要优化环境,这都需要参与其中的人有超越纯技术的素养。“IT不仅仅是技术,如果没有人文的涵养,IT的价值就难以充分体现。”

  他还把这种“软硬兼施”的建设方式推广到了其他所有项目当中。

  “系统不是结果,IT不是目的,真正的结果是价值”,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文是IT的润滑剂,可以促进人与技术的融合,营造良好的IT生态环境。邓遵红在技术里已经渗透进了一种浓浓的人文情结。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