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随着以ERP为代表的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和成熟,企业里都积聚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对企业来说,信息如果只是堆积,带来的只能是强烈的“胀痛”。如何深化应用数据资源,实现系统价值的最大化,为管理层提供更加智能的决策帮助,充分提高市场快速反应力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中国医药集团(以下简称“国药集团”)2007年便启动了BI的建设,在国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汹涌浪潮前,BI不断求新求变,在推进集团管控一体化方面建功立业。BI也将国药集团的运营管理带入精细化管理的新时代。
集团管控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国药集团是由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以医药分销、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科研和生产为主业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旗下拥有1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5家上市公司。在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药集团在原医药批发站的基础上一路并购,成就了今天拥有十大主营业务板块的规模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
与国药集团自身不断并购重组壮大的路径相似,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也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最终形成了清晰的信息化战略。国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部主任雷万云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公司实际发展的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法和路线。“从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控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和重点、关键项目建设的集团信息化建设四部曲入手,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雷万云说道,“要落实集团的信息化战略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化管控体系、标准体系,然后才能保障关键系统项目建设成功实施,BI便是集团关键系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药集团要实现一体化运营,对下属二级三级子公司进行全面的管控,及时了解子公司的运营、市场以及风险状况,就必须对子公司上百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只有将各异构的系统整合到统一的平台才能形成集团的管控和运营,这种整合必须通过BI去实现。国药集团还专门成立了运营管理部,借助BI系统对二级、三级企业的经营管理指标进行分析,从而优化运营管理。但是,传统的分析方法无法保证数据的全面、及时,甚至真实性。因此,当运营部提出需求后,国药集团BI的实施便提上日程。
标准体系建设为BI保驾护航
雷万云认为:“集团企业一体化管控体系的前提是信息一体化。而信息一体化的基石则是标准体系的建设。BI的建设不能为BI而BI。”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就是标准化的过程。在BI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国药集团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精细化,业务和数据的标准化。在业务升级过程中,将标准嵌入ERP实现循序渐进地融合。这样的信息化思路,也为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节约了大量资金。2007年,在国资委信息化测评中,国药集团排名第28位,但投资额却在100位之后,单项测评中系统集成的方法论更是排名第一。
国药集团非常重视标准体系的建设,发布了集团标准体系框架,并形成了以国药编码为主的信息标准体系。国药集团现在形成了近20万条的编码,其中包括主组织机构、人员、客户、供应商和药品的编码等主数据。雷万云介绍到,集团所有药品都要在编码系统平台上统一申请一个唯一编码,然后将其下载、嵌入到各个子公司的业务系统,这样待业务系统改造完毕,抽取出来的数据才有可比性。2009年,国药集团还对编码平台进行了改造,现在的编码系统能够兼容国际、国内和行业的多种编码,形成开放式、结构化的药品信息标准库。今年,国药集团又将主数据管理平台进行了升级,编码方案通过该平台落实到主数据上,有效地支持了集团一体化管理的信息集成共享需求。如今,集团正在启动BI数据改造,将编码放在BI系统里,有效地融合主数据与BI,系统输出的数据能够一一对应。这样,将于年底全面完成商业和工业两大版块BI升级改造工程,数据也会更加完整、准确、及时、可用。
从业务标准化的角度来看,国药集团的业务指标也被设计成很多展示指标、分类指标体系,比如应收帐款、医院、药品的统一命名和统一属性等都会有明确的定义标准。这样在集团公司内部,所有数据都使用同一个指标说话,提升了运营的精细化管理。此外,集团对管理也进行了规范,在涉及到数据时,运营部、质量部、信息部会明确分工,有完整的责任制。集团总部、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也有明确的职责,分别维护好自己的数据、指标,用一体化的理念进行统一的管理、设计和实施。
BI实施迎难而上
可以说,国药集团BI的实施不是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开展的,而是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集团成立初期,各子公司IT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分散独立的系统各自为政,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给集团信息化建设带来不小的困难。医药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并不高。而且,国药集团历经多年并购重组,形成了多法人的企业结构。BI实施前期需要做大量的业务和技术标准,这些繁杂而细致的工作不仅涉及技术层面,更需要全新的管理,需要取得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在实施BI系统之前,国药集团创造了很多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实践,确保了BI实施的成功。由于数据抽取要针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信息部为此编写了专门的数据视图。为了保证BI数据抽取顺利,还搭建了专门用于数据抽取的数据库服务器,在每月月底将最新业务数据恢复至BI数据抽取服务器中。原系统改造后,基础信息表中增加了十余项新的指标属性字段,要将这些指标属性都补充完整,将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在信息部、运营部的共同努力下,先行在Excel表格中做好指标属性的补充工作,以便于录入与校对。
在编码、信息系统及运营数据指标薄弱的情况下,2007年年底,国药集团从商业板块入手,启动了BI系统的建设。商业板块在论证之初,就设计了非常清晰的目标,要达到全面、完整、准确、及时,可用五大效果。2008年,商业板块实施完毕,集团便投入工业板块的实施。
精细化管理新时代
BI系统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程,它涵盖了集团总部、各二级公司以及三级公司在内的主营业务管理和分析决策信息网络。国药集团分别在集团总部和国药控股部署了两大BI物理平台。BI系统的建成使集团运营管理进入精细化管理新时代,有力地提升了集团和各子公司的管控、决策分析能力。
BI系统2007年10月启动,2008年3月开始试运行。在试运行阶段,BI在汶川地震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国家医药战略储备单位,国药集团承担着国家在战备和发生灾难时的药品调拨任务。震情发生后,集团接到国家发改委紧急调拨药品的指令,依据BI平台上的运行数据,几个小时之内,国药集团便列出了一张清单,上面清楚地显示出集团旗下近百家公司的医药储备库存情况。随后,集团公司就近开展药品调拨供应,及时保障了中央向灾区的医药调拨,完成了总计3亿元共800吨的医药物资调拨。
借助BI系统,国药集团应收帐款能够及时管理和监控,有效地防范了集团风险。集团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主营业务运营月报,对应收帐款和现金流进行有效控制。BI能够做到对风险经营的预警,在系统中嵌入预警指标,形成对预警的管理。BI的上线使国药集团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运营部每月根据BI平台上的数据形成运营评估报告。各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的销售也依据这个平台展开,通过BI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改变销售策略。BI为集团各级公司运营管理,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信息支持。
雷万云介绍到,在年底之前,国药集团会将主数据管理系统、BI和ERP集成到同一个信息平台,实现三个平台的互动,使BI产生的数据更加完整、准确、及时。集团的主数据管理系统基于用友NC平台,采用先进的SOA技术进行编码申报、审核流程管理服务。集团各子公司的ERP系统将基于OA任务调度,及时将编码上传下达,与BI系统紧密联系,同时也带动ERP的升级改造,从而实现信息一体化和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为国药集团进军世界500强保驾护航。此外,国药集团也在着手架构“集团云”,“国药集团的BI系统将逐步迁移到集团云上,各个子公司都在云的平台上开展业务协同、共享服务,而各个子公司都不必部署BI,这种设想在一年以后就能变为现实。”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