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陈春鸿:中国版CIO的领跑者

陈春鸿:中国版CIO的领跑者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陈春鸿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豪爽热情,笑起来声音很大—且慢,这只是他性格中的一面。2002年山东浪潮集团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外聘专家,2003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信息化专家,2003年荣获中国优秀CIO称号,2003年应邀出席首次亚太IT论坛。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2008年12月25日

关键字: CIO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陈春鸿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豪爽热情,笑起来声音很大—且慢,这只是他性格中的一面。但是作为目前国内惟一具有MDI生产技术和装置企业—--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负责人、总经理助理,远远不是那么容易的。

  蒙阳入道

  九十年代初,正是全国看山东,山东经济百花竞放的时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陈春鸿顺应潮流,来到了山东。在当时陈春鸿工作的蒙阳集团,对计算机这个概念,还是相当的陌生。造纸厂的领导想了半天说:要不你先去机电科当工段长吧,好歹都有个“机”字。这使得一腔热血的陈春鸿在最初两个月里都深陷英雄无用武之地,找不着位置的挫折感里。就在这个时候蒙阳集团与黑龙江省科学院签订了一个协议,为蒙阳集团共同开发一个纸张定量水分控制系统。作为唯一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陈春鸿责无旁贷的成为参与开发人员的最佳人选,终于有事干了的陈春鸿,第一个反应就是“撸起袖子往前冲”。

  但上手不到两个月,陈春鸿有点顶不住了,特别是科学院的工程师一走,他一个人面对时时闹点儿“脾气”的设备,更加捉襟见肘。为了吃透机器,陈春鸿干脆搬到办公室去住。在同事的眼中,新来的年轻人白天在纸上写写算算,晚上整宿整宿瞪着机器出神,十分古怪……9个月后,这项“苦差事”才终于交差了。

  10年后的陈春鸿回忆起自己刚毕业时的书生意气,哈哈地大笑起来。大概每个走出校门的人都会经历一个这样的阶段,在被真实工作磨砺后才能理解工作之“道”的重要性……

  1994年,刚结婚不久的陈春鸿,用结婚剩余的积蓄(实际上是有待归还的欠款),换回了一台386的电脑。当时新房里的热闹非凡,让陈春鸿现在回想起来都有几分得意,唯一让他不舒服的一点,就是每一个人在啧啧的赞叹之后,总要不解地问上一句,9000多块钱就是你俩人2年的工资,买这玩艺干啥呀。不过,令他欣慰的是,背后有一个能理解和容忍他的妻子。而陈春鸿真正步入信息化之路,也就是从这台电脑开始。

  到了1993年,“会计电算化”开始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作为当地的利税大户,改组后的蒙阳集团成为电算化的试点单位。很快,两台长城0520计算机买回来了,厂里专门腾出两间屋子来安置这两个“宝贝”。

  计算机有了,还缺个会摆弄它的人,领导想到了陈春鸿:“你愿不愿意调到财务处,到财务处后你的职务不变,还可以享受中层干部待遇。”机房里吹着冷气,陈春鸿心里盘算着这又是一个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了。这回他没敢拍胸脯,只是点了点头。

  等打开软件,陈春鸿有点儿傻眼了:程序是用FoxBASE写的,自己拿手的汇编语言根本用不上;最要命的是,自己在财会方面根本就是个门外汉,那么多的财务科目又是什么意思?

  吃一堑长一智,陈春鸿这回不想孤军奋战了,他磨着和他住对门的财务处长给他上课。晚上在财务处长那里学到的,白天就在机器上演练。庆幸的是财务处的处长,就住在他家对门,正好可以互通有无。那时候,陈春鸿与那位处长的办公室就变成了两个,一个在公司,一个在陈春鸿的家里。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没有夜里十二点钟以前睡过觉,不停地修改,试验。陈春鸿记得最让他们俩头痛的那次,一个会计科目的代码设置,竟然被推翻了八遍才符合工作要求。三四个月以后,工资、固定资产等各级科目陆续开始运行。这下他的劲头更大了,开始在功能上做改进,让它更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最后这套软件被他整整改了8遍,已经完全不是当初发下来的样子了。”

  对两个人工作结果的考验,是七八个月后的一次查账。当时由于税务上的一些事情,蒙阳公司的记账本被拿到了税务局。但好长时间以后,税务局的人着急了,一个大公司被拿走了账本,这么长时间了竟然无声无息。而此时蒙阳集团因为手工账被拿走,已经完全依赖于陈春鸿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最后税务局反而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账目看完了,你们来拿走吧。”这件事的结局是蒙阳集团因祸得福,被当地财政局树为第一个丢掉手工账,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样板。

  蒙阳集团成功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考虑到专业的因素,陈春鸿再次被调出财务处。这次是组建一个蒙阳集团下属的印务公司。那是陈春鸿第一次亲历一个公司从起步到发展的历程。这件事,陈春鸿至今仍是念念不忘。导致陈春鸿不能再平稳顺利地在蒙阳继续发展下去的,是一些难以言明的原因。从刚开始的成就感到后来难以承受的质疑和挫折,年轻气盛的陈春鸿选择了离开。

  从蒙阳集团出来后,陈春鸿不停地换着工作,开过电脑印务公司,甚至在浙江义乌卖过光盘。虽然钱挣得不少,但陈春鸿总觉得这些工作“没前途”。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南北公司招聘电脑人员的启事后,很快就收拾了行李上了北京。

  1998年春节之后,卷铺盖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南北公司,即现在的北京南北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南北天地所有的员工都还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开发人员、实施人员都不是很多。事实上,那时候陈春鸿对什么是软件开发并不是很精通,只是刚开始替用户三下五除二修好电脑的绝活,让他暂时站稳了脚跟。

  当时的南北公司主要面对外贸系统,全公司不到二十个人,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人都能独挡一面。上班的第一天,经理就给陈春鸿分派了任务:“咱们刚接了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财务系统的单子,这边人手我安排不开,正好你也懂财务,就你去吧。”

  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一位处长接待了陈春鸿,上下打量一番之后,交给了陈春鸿将近半米高的账本。陈春鸿翻了几页,跑去找那位处长:“怎么所有的年底余额全是零啊?”

  “余额不为零帐怎么平?”处长怀疑地看看陈春鸿,给他一本《对外经贸会计手册》,“好好看看,不行就让你们公司换个人来。”

  “怎么还是不够用?”陈春鸿一边擦着汗一边开始翻书。十二天的功夫,陈春鸿把500多页的《对外经贸会计手册》看了三遍。半个月之后,陈春鸿又跑去找处长,说系统已经弄完了,请他去验收。

  “弄完了?不可能!”处长根本不相信。陈春鸿把他带到电脑前讲了三个小时,处长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后来我才知道,对方曾经多次向南北公司提出换人,幸亏我把这个项目拿下了,否则很可能在公司站不住脚。”从那时起,陈春鸿养成了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习惯,公事处理完就自我充电,补充各方面资讯知识。

  从企业普通的IT人员到专业软件公司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在南北公司的三年中,陈春鸿创造了河北外贸进出口总公司及六个子公司16天系统全部上线的纪录,随后又一手创立了南北在大连的分公司。在这一过程中,陈春鸿亲身积累了大量的企业信息化实施经验,并开始接触ERP等管理思想。

  在信息化这条路上,陈春鸿一直都可以称为一个幸运的人。就在他加入南北公司不久,南北公司开始了在全国设立分公司的二次创业。逐渐砺炼成一个成熟的信息化专家之后,陈春鸿开始有了些想法。那时候,南北公司只有南京一家分公司,陈春鸿想把东北这一块都做下来,即开设东北区分公司。

  分家时陈春鸿得到的全部家当是一台586的电脑和一台旧打印机。所有的资金是他耗了一个多月要来的一万元的欠款。

  这次出来,陈春鸿还是一如当年那般的豪情满怀,只是三个月过去了,口袋一天天瘪下去,单子却一个也没有订下来。那时候,陈春鸿的爱人也从山东来到了大连,妻子的鼓励虽然让陈春鸿感到了莫大的支持,但仍没有办法抵御内心的恐慌与失望。

  有了转机的那天早上,陈春鸿读到了《半岛晨报》上妻子给他特意推荐的一篇文章:《末班车总是在绝望中开来》。在他觉得豁然开朗的时候,他的分公司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单子。陈春鸿清楚地记得,那是给大连化工进出口公司做的一个32000块钱的业务,当时南北公司对分公司业务收入的政策,是先给总公司付款,再由总公司按比例付给分公司。但当时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了700元钱,连底本都没有了。不得已,他只好打电话给南北公司,商量能不能先用一下客户付的定金,随后再以提成补上。让他至今都由衷感激的是,南北公司在没有收到客户定金之前,就将一万元现金给他汇了过来。

  接下来,用陈春鸿的话说,就是天也蓝了,大连也美丽起来了,继这一个单子以后,许多大单子都接踵而至,大连南北分公司飞速的发展了起来,员工也由最初陈春鸿和妻子两个人,壮大到了十二个人。那年春节回家,陈春鸿是拎了半箱子钱回去的。

  理性回归

  山东人恋家,对这个陈春鸿是最有感触的。在外漂泊几年,他和妻子都有些厌倦。就在这个时候,山东小鸭集团向他敞开了大门。陈春鸿先任小鸭集团英特制冷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行政总监负责公司行政及整个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这个阶段,陈春鸿借鉴国内的一些系统,成功地实施了小鸭集团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在小鸭,陈春鸿圆了多年以来的一个梦想,就是从规划、选型到具体实施,经历大型制造业ERP的全过程。

  随后,陈春鸿便参与组建了小鸭的中央空调公司。这时候,他已经由负责具体的信息化及行政事务工作转向了主持整个公司常务工作的副总经理。“小鸭是实施ERP比较早的家电企业,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但是家电同质化竞争的环境注定这一行业只能有两三家企业是最终的赢家。”面对小鸭的日渐衰落,陈春鸿第一次感受到信息化的无力。

  就在这时,万华集团向陈春鸿抛出了橄榄枝……

  说起陈春鸿和万华的缘分,不能不提到“媒人”德勤。2002年,对万华进行管理咨询的德勤公司提出招聘一名管理人才来统领万华的信息化战略,经过反复的筛选和考察,时任小鸭集团大空调公司副总的陈春鸿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面试定在北京中旅大厦的一家餐厅。陈春鸿已经不记得那天到底吃过什么东西了,只记得万华董事长丁建生加上德勤的项目经理一共五个人,在席间用各种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的问题对他进行的“狂轰乱炸”:在北京中旅大厦,有几个人围桌而坐,谈笑风生的融洽气氛中隐现着几分严肃庄重,这其中有烟台万华聚氨脂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有德勤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现合伙人及高级经理等专家组。这看似场朋友聚会,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面试”。

  在这之前,烟台万华上演类似的场景,已有半年了。作为国内唯一生产MDI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烟台万华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便是借助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修筑一条与国际同类知名企业赛跑的跑道。而据德勤咨询公司给出的咨询建议,便是包括首先需要一位精通信息化同时又具备高层管理才能的领军人物来完成这件事情。

  但是半年过去了,应聘的人络绎不绝,真正被万华“相中”的却没有一个。眼前的这位应聘者,在刚开始时似乎略有些紧张,但对各种看似闲聊,实为尖锐问题的熟练应对,很快稀释了他的不安。

  这顿“饭”吃了3-4个小时。最后的结果是半个月后,这位应聘者正式出任烟台万华的总经理助理,开始进行烟台万华的业务流程重组及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在万华,不经过人力资源部门,而直接由董事长拍板的招聘被称为“绿色通道”。陈春鸿就成为至今为止万华经过“绿色通道”的三个人之一。这样的进入方式使陈春鸿的位置显得十分特殊,在备受信任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压力。“压力是一定存在的,”陈春鸿扬扬眉毛,“这样的企业,这样的领导风格,如果你不能尽快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后果肯定是被清盘,ST都没机会。”

  进入万华以后,陈春鸿面对就是为烟台万华信息化及管理战略执行及监督力度不够、非矩阵流程主导的组织架构、与标杆企业相差较远的业务流程、近乎为零的低层次信息技术应用等问题。在分析了企业变革面临的各种挑战之后,陈春鸿结合德勤国际设计的业务流程,制定管理信息化规划,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系统相结合,融入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去。此后,烟台万华的行政、财务、市场、销售、物流、二期项目等各个具体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也全面铺展开来。

  和小鸭面对的情况不同,烟台万华的核心产品—聚氨酯(MDI)的生产技术在全球只有五个国家掌握,属于高度垄断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烟台万华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是国际上著名的大型化工企业,因此在信息化等管理手段上,陈春鸿给万华定位的模仿标杆多数是国外先进。

  今年万华上马的项目信息门户(PIP)就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大型工程管理平台,项目标的达40万欧元——作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名第二的企业,陈春鸿在信息化资金上的宽裕也足以令国内大多数企业的CIO艳羡不已。

  在企业信息化的推动方式上,陈春鸿更加推崇“先僵化、后理解、再优化”的做事方法,就是先用管理强权将制度推行固定下去,然后再消化理解,再优化细节。在他看来,这当然是一种最高效的捷径。

  和当初心思灵活、爱激动的毛头小伙子相比,现在的陈春鸿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只等他卷起袖子大干一场。然而,前几天他又跑到丁总的办公室说:总有一天,我要让万华的信息化全部消失—--理由是只有当信息化成为企业真正的管理手段时,才能发挥它最佳的效用。

  而陈春鸿个人,在十余年耕耘之后,也终于捧到了累累的硕果。2002年,陈春鸿被收录进国家专家库,2002年荣获中国优秀CIO,2003年以资深专家的身份应邀出席首次亚太IT论坛。

  有一位世界著名马拉松运动员,曾经透露过他成功秘诀,那就是他从来不想前面的路有多长,只是靠以前的记忆,想再跑多久就会看到一棵树,再跑多长的路就会有一个建筑,而他也就在这条被分割成一段又一段的长路上跑到了前面。而在信息化的长路上,陈春鸿也无意识的演练了这种方法,在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实现之后,陈春鸿依然跑在前头。

  人物背景:

  陈春鸿,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管理学硕士。

  陈先生对现代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有较高的理论高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国内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经验。自1993年在山东蒙阳集团从事企业管理及信息化建设,2000年加入山东小鸭集团任职其下属公司总经理助理、常务副总等职,2002年任职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分管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及企业信息化。 2002年山东浪潮集团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外聘专家,2003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信息化专家,2003年荣获中国优秀CIO称号,2003年应邀出席首次亚太IT论坛。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