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通信行业IT的发展状况
通信行业从垄断经营发展到被拆分到完全的市场化经营,应该说不到10年的时间。在这一历程当中,IT部门基本都是被当作一个很不起眼的配角,扮演着对企业来说并不是太重要的角色,因为那时的重点工作是网络,能打通电话就行。IT也只是被定位在以“计费”为重心的生产层面上,对企业的经营基本没有话语权。在这一时期基本没有什么IT的概念,充其量有个微机室,主要工作是把交换机中计费磁带的话费信息读取出来,按照几种简单的费率完成话费计算基本就算完成了工作任务。
无庸置疑的是IT的高速发展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展开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邮政和电信的分离,移动、寻呼、卫星和电信的剥离,中国联通的成立,使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企业要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很自然地对IT部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应该说,中国移动在IT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演进路线较其他电信运营商把握得更好。在1998年,中国移动就提出了BOSS系统集中化改造的思路,并在随后几年中加以不折不扣的实施,形成了中国移动在IT支撑方面的比较竞争优势。
通信行业IT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各通信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加大,高层领导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IT支撑在企业运营和市场竞争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国内IT运营的总体现状就会发现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领导层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IT部门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另一方面,IT部门对IT的运营管理水平还非常有限,甚至还谈不上能够很清晰地对IT战略进行规划。与此同时,企业在变革当中处于一种开放的格局当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极其方便快捷,通信行业相对来说又处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前沿。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引进也在不断加快,IT概念从大家接受到不断地运用和较深入地了解,也仅仅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很早地运用并总结归纳形成了IT运营管理方面成体系的理论(如ITAL、ITSM等)和最佳实践,应该说总体来讲国内的通信行业对IT的认识和运用还都处在起步阶段。
IT部门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可想而知,处在变革中的市场竞争会为IT部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对IT部门来讲快速地学习和掌握ITSM等先进的方法和理念就显得极其重要,关键地是如何快速地加以实践,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适应不断变化的IT环境;其次,要通过对中国国情和所面临市场环境的准确分析,找到我们和国外规范的市场环境在IT方面存在的差异,合理、准确、变通地运用ITSM,而不是照搬照抄。
如何引入IT战略快速适应公司业务发展
从以上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通信行业的IT部门必须要做的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要从战略的高度看待IT,同时应该认识到IT战略和企业战略的关系,而不能只着眼于如何运用更好的技术,更多地应该从市场、业务、服务的视角多方位、多角度衡量IT的作用,设立IT运营目标。我们先探讨一下企业与IT的关系。
1.驱动力源自哪里
前一段时间有IT专家在争论到底是技术驱动还是业务驱动的问题,我认为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从IT战略来说技术要适度超前于业务的发展,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局部获得竞争优势,这时应当是技术驱动;其次,在业务不断延伸和拓展的过程当中,又需要不断地结合业务需求提升、完善技术架构和功能,应当是业务驱动;而当技术的演进已经不适应业务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技术的突破性变革,又变成了技术驱动。因此,所谓驱动力的争论抛开全局来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谓驱动力应当是辩证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那么难道说驱动力就没有规律可言了吗?其实不然,按照IT服务管理的理论,企业与IT的关系分为3个发展阶段:
(1)技术驱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发展还不充分,企业对IT也没有什么较深的认识,但是伴随着IT的飞速发展,企业认识到IT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因此就会不断地去尝试新技术。
(2)业务驱动阶段
这是大多数企业包括通信企业所处的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经验教训的积累,大家开始探索怎样将IT和组织的业务相结合,怎样利用IT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结果是不同的部门基于本部门的需求都在开发各自的系统和应用,但公司没有统一的IT系统规划,虽然对部门局部来说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对整个公司来说,一方面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另一方面无法做到信息共享,发挥整体资源优势。
(3)战略驱动阶段
这是最为理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根据企业战略制定业务流程,然后根据业务和服务确定IT战略,根据所需的IT 服务提供服务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服务管理方案的实施又促进企业战略的制定,不断循环互动。
2.用什么方法建立IT战略
用什么方法建立IT战略,答案是ITSM(IT服务管理)。
让我们先来看看ITSM产生的背景。IT服务管理应当说只是手段,其目的是使IT真正有效地支持企业的业务运营。在这一点上,企业的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有着“结构性”障碍,即IT部门不了解业务,而业务部门也不了解IT。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先解决好IT运营和业务之间融合的问题。基本的IT运营管理有三种,即技术型、职能型、服务型。前两种显然只能解决IT本身的问题,只有第三种则能够较好地解决业务和IT融合的问题,经过研究和发展就形成了ITSM。
ITSM的核心思想即IT组织。不管它是企业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是IT服务提供者,其主要工作就是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IT服务。IT服务的质量和低成本则需要从IT的内部和外部客户加以判断。ITSM也是一种IT管理,但它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IT管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IT管理。基于这个核心思想,形成了实施ITSM的根本目标:(1)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服务;(2)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3)提供的服务是可准确计价的。
这样看来,ITSM的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完全相符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如何使IT战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
ITSM在国外如火如荼不断发展的时候,国内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是什么原因呢?
(1)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处在相对无序状态
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不规范,企业之间竞争的手段大多是非常灵活及多样性的,业务需求往往存在着不合理,同时缺乏对业务可行性的有效评估。
(2)管理层对IT没有充分的认识
这一点极其重要,公司的重大举措往往都来自于管理层的有力支持,而目前很多管理者对IT缺乏清醒的认识,对ITSM的概念更是知之甚少。就出现了管理层对IT提出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多,而关注IT自身发展的相对较少。
(3)国内IT厂商过多注重短期行为,自身能力不够
国内IT厂商生存下来的都经过了痛苦的价格竞争的洗礼,软件价值被严重低估,甚至出现了用硬件的利润弥补软件亏空的现象,这是极不正常的。这导致了IT厂商不愿投入过多地资源推进ITSM,只要能满足用户需求就行,过多追逐短期利益。
(4)没有形成ITSM生态链
ITSM是有从制定标准,到实施方法、咨询/培训、软件、服务/产品、企业、信息交换平台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但营造这样一个生态链是需要很多企业、厂商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并为之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来的,如果理念不同就会患得患失,最终夭折。
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作为一个通信企业的IT部门应该如何认识目前的现状,并把握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呢?
(1)必须首先建立ITSM的理念,掌握其核心思想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服务,那么我们在进行IT规划时就要处处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所谓客户应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是否能让客户感受到IT带来的价值,应该作为衡量IT运行质量的重要标准。
(2)用ITSM的方法完善目前的IT运维环境
深刻理解ITSM提供的方法论,并在IT运维环境中加以运用,是从根本上改善IT运维环境的捷径,也是做好业务支撑的根本保证。无论是ITSM还是ITIL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最佳实践框架,能够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标准使IT和业务之间各自的尴尬境地变得和谐和融洽。ITSM应用质量方法和标准来管理IT服务,服务提供流程制定服务级别协议、监督协议的执行并评价最终结果,服务提供流程根据服务协议提供服务。这个过程关注的不仅仅是IT部门是否提供了某种服务,更重要的是IT部门是否提供了满意的服务。
(3)建立可计量的观念
IT部门提供的服务到底好不好,应该能够通过ITSM的质量控制方法得到量化的评估和计量,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可以根据一套量化的质量指标形成一种协议关系,双方的满意度是可衡量的。同时,IT部门可根据服务协议标准合理地安排IT资源,使服务标准与IT资源相匹配,使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4)在IT架构上成为主导者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企业自身而言的,在IT快速发展的初期,IT厂商往往在企业的IT框架中起着主导作用。通信行业在IT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从企业战略的高度看待IT战略,以ITSM的思想引领IT的规划和实施。
通过IT战略促进并影响企业战略
IT战略只有首先符合企业战略、服务于企业战略,才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当中影响企业战略。ITSM是个方法论,但它的核心思想又体现了现代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因此才能使IT与业务真正达到和谐成为可能。
作为一个通信行业从事多年IT工作的所谓IT人士,我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确立竞争优势,IT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IT自身的发展除了要把握准确的方向外,还需要企业领导及管理层的高度重视,需要各IT厂商广泛营造ITSM的价值链和氛围,真正使其在国内各行业蓬勃发展,打造出更多的能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抗衡的优秀企业。
呼唤ITSM!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