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青岛政务先进一步

青岛政务先进一步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今年3月底,作为我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项目,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课题超额完成了任务书设定的任务,在电子政务技术体系、运行机制和建设管理模式上都有着重要创新, 并已经形成大规模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徐马陵【原创】 2008年1月21日

关键字: 政府与公共事业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做事先做人。如果说在去青岛之前,记者还对青岛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心存疑问的话,那么一进入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的会议室,疑惑瞬间消失了一半——正对着的墙上挂着两个镜框,分别书写着对工作人员的十条“人品形象”的要求和五条“服务形象”的要求——这是记者第一次看到政府部门提出如此明确的服务要求。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我始终在对工作人员强调,计算机中心不仅是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建设部门,更是一个服务部门,我们要用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充分的服务实力来帮助青岛市各政府部门早日完成电子政务建设。”作为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创始者和负责人,青岛市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刘惠军主任指出,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的有力保障。同时,刘惠军表示,在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模式上,青岛市也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和分级管理,“正是有了这样的管理体制,才保证了今天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中‘统一’局面的形成,避免了一些地方出现的系统林立,存在众多信息孤岛的现象。”

今年3月底,作为我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项目,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课题超额完成了任务书设定的任务,在电子政务技术体系、运行机制和建设管理模式上都有着重要创新,并已经形成大规模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项目最大的成功在于,当许多其他城市纷纷因为缺乏统一的建设主体和有效的建设手段而导致整体建设相对凌乱、部门各自为政、不成体系的时候,青岛市建成了一个市级统一的电子政务体系,从基础平台到应用系统都是统一规划和建设,从而达到了高效率、低投入的目标。”毫无疑问,青岛市之所以能在全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先行一步”,正是因为其“四统一分”的有效管理体制和及时服务的态度与实力。

管理体制是成功基石

多头管理、互相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建设,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最大弊端。这种体制不仅造成巨额资金浪费,而且造成网上政府的“诸侯割据”,使电子政务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阻碍网络环境下“一体化政府”、“一站式服务”目标的实现。针对于此,青岛市在电子政务建设之初,就确立了“四统一分”的管理体制,以行政要求的形式从源头上消除电子政务建设中各自为政的现象。

“四统一分”的体制主要包括:统一机构,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统一负责全市电子政务电子的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支持,青岛市下辖的21区市也成立了统一的电子政务管理和技术支持机构,避免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统一规划,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超前预测需求、超前规划、超前立项,适时建设和升级IT设施,从而引导全市政务信息化健康发展,防止部门分散建设;统一网络,青岛市明确规定,各部门原则上不得单独建设纵向网络和跨部门网络,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一律通过全市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统一软件,青岛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机关统一使用“金宏电子政务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构建内部办公流转系统;分级管理,青岛市下属各部门负责本级系统管理和维护。

此外,在统一建设的前提下,青岛市还采取了多项措施调动各部门的建设积极性:在统一建设全市机关计算机网络的同时,鼓励各部门建设内部局域网,对垂直管理的部门还鼓励其建设本系统的网络;在严格统一电子政务基础软件的同时,鼓励各部门研制和开发专门业务管理软件,但必须符合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部门的内部网络和软件维护仍由各部门负责,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刘惠军指出,正是有着这样多样化的措施,才使得青岛市电子政务形成了当前这种“统一”的局面,也就无须像一些地区政府那样要回过头对各种不同的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建设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

服务理念贯穿始终

“四统一分”的管理体制为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基础,但是要在长时间内实现统一建设的模式,仅有管理要求还不够。一些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在管理上也采取了相应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等措施,但常常只能出现一个“貌合神离”的统一体系,内部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应用系统。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政府各部门对该地区负责整体建设的部门的不认同和不信任。

“实际上,行政命令只是给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搭建了一个统一的舞台,而要长期落实这种统一建设的局面,还需要我们建设方用更多的服务手段去保障。”刘惠军表示,服务的态度正是电子政务建设单位打破桎梏,获得各政府部门支持和信任的有利武器。“一方面,从级别上说,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的正局级设置与许多部门是相当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放低姿态去为各业务部门去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各类服务,这种服务理念和具体要求在我们的工作中一直被强调和贯彻。这样一来,各部门对于我们计算机中心来进行统一建设的认同感就提高了很多。” 因此,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一直把服务作为“安身立命求作为”的根本,贯彻“以服务求作为,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将自身定位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应用服务提供者”。

同时,刘惠军还一直强调,要想得到各部门的认同和接受,不仅要有服务的态度,还要有服务的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让各部门的系统都纳入整体,就需要建设方具备比各部门更强的电子政务建设实力。如果说我们在下属部门着手某项建设之前,已经建设好了相应的统一体系,并能满足部门当前和后续一段时期的应用需求,那么该部门自然会希望加入到这一体系之中;反之,如果在各部门建设之前,我们没有相应的系统建设,那就只能允许各部门自主建设,这也就容易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刘惠军表示,这样的超前要求对计算机中心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中心必须具备及时提供高效技术服务的能力,因此中心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在超前调查和预测应用需求,超前规划,并紧密跟踪技术发展趋势,适时建设和完善核心应用系统。而到目前为止,青岛市下属各职能部门的办公系统都实现了统一,甚至一些部门的业务系统也与市级平台实现了联通——正是由于计算机中心的超前规划和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扰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条块分割”的问题。

与厂商合作中发掘价值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IT厂商的参与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对于许多地区的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发挥IT厂商的作用,从而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仍然是一个问题。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表明,要想充分挖掘厂商的价值,推动建设的快速、高效发展,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从厂商的成功案例中,借鉴一些建设思路;从厂商那里了解更多的先进IT技术,与需求发展相适应;与厂商共同进行软件开发,了解和把握开发的进程,保证其与实际应用的契合程度。

在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中,微软公司提供了基于.NET架构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为打造“451”技术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刘惠军表示,在青岛市和微软合作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以上三点。首先,在青岛市形成“451”技术体系的过程中,微软公司为其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思路,例如在青岛市初期规划中,并没有提到信息交换中心和流程管理中心,但是在看到国外一些地区基于Web Service技术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同时规范的流程管理也为政府部门的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率之后,青岛市选择建设了以上两大中心,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其次,为了超前规划和建设,青岛市不仅需要超前调查和预测各部门的应用需求,还需要及时了解IT技术的发展趋势,厂商的介绍就是一个重要途径。例如,青岛市目前正在着手建设的知识管理系统,正是由于通过微软及时了解了知识管理平台的相关技术,再结合自身的需求才开展起来的。最后,在软件开发中,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与厂商共同参与,发挥各自在IT技术和政府业务方面的特长,相互学习和补充,更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青岛市在选择平台架构之前,就与厂商一起对.NET平台和J2EE平台同时进行了测试开发,最终选择前者不仅是因为其性价比高、功能完善,也是对微软公司的实力和微软工程师在开发中良好合作的认同。

结束语

根据青岛市的整体规划,在今后的5年主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实施政府流程再造工程、实施知识管理工程,开发信息资源,提高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应急信息系统、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启动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基层信息管理,以及完善“451”技术体系等等。尽管这些系统比较繁杂,也将遇到很多困难,但在刘惠军看来,只要有管理体制为基础,服务手段为保障,应用需求为导向,并选择了可靠的合作伙伴,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就走上了一条高效、低投的正确道路。

“管理和服务是青岛市电子政务领先同行的两大法宝。”一位专家在项目验收时这样总结。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