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双十一再遭诟病:电商虚拟降价、缺货仍存在

双十一再遭诟病:电商虚拟降价、缺货仍存在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大战重燃战火,和往年的淘宝和天猫一家独大相比,今年众多电商平台纷纷加大宣传力度。但根据网易旗下购物搜索和网购推荐平台惠惠网报告显示,历年惯有的先涨后促的陷阱依然存在,很多价格的频繁浮动让消费者惊呼看不懂。

来源:网易科技(科技、手机、数码、财经) 2013年11月13日

关键字: 电子商务 价格战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先涨价再降价”已经成为线上和线下促销的共同惯用伎俩。笔者曾经见过一款在卖场里标价600元的羽绒服,某知名团购网站则标注原价3600,打折价666包邮。这一手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大电商网站在促销阶段的主流玩法。

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大战重燃战火,和往年的淘宝和天猫一家独大相比,今年众多电商平台纷纷加大宣传力度。但根据网易旗下购物搜索和网购推荐平台惠惠网报告显示,历年惯有的“先涨后促”的陷阱依然存在,很多价格的频繁浮动让消费者惊呼“看不懂”。

双11,是否真降价?

在此次双十一之前,以淘宝为代表的一批电商网站打出了和线下相结合的口号,众多实体店也成为电商平台联合促销的伙伴。但线下百货先涨价再降价促销这种促销的惯用伎俩被电商用了个炉火纯青。

促销是商家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并促使其达成购买的一种行为,而常见的促销无外乎送赠品、降价、返券等,对于消费者而言降价幅度的高低是衡量促销是否超值最直观的方法,于是一些商家利用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采用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来糊弄消费者。

以知名淘品牌旗下某服装产品为例,从惠惠网的价格曲线中可以明确看出在双十一前价格有明显提升,从322.8元提升至598元,涨幅高达85% 。所以实际上,最终购买这款服装的消费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

总结来看,电商虚假促销的手段主要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数月之前就已经开始降价,把现在的价格和降价之前相比较,造成促销大幅降价的假象,实际的降价幅度并没有那么大;第二种,先涨价然后再降价,实际降幅为零;第三种,直接涨价,但是在页面上随便写一个比较高的原价,造成降价假象。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电商促销活动中,一些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的商品先涨价后降价或无货供应,实为虚假的优惠销售、蒙骗消费者等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将依据《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进行查处。

据介绍,国家工商总局已就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网站、B2C网站和团购网站等利用传统节假日和一些具有特定含义日期开展网络商品促销活动的监督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工商机关已在积极落实。

其他猫腻:缺货、假货

传统零售渠道除了上文所述的先升价后降价的虚假促销以外,还有其他的猫腻,而这些招数也被电商平台模仿了十足十。

一、缺货

这种玩法是百货商场最喜欢的玩法,在门口立上特价商品的宣传牌,在进店后来带动别的商品销售。这样的做法本是无可厚非,但不少买家在促销活动后会反映,一些店铺里“特价商品”经常付款后不发货,卖家给的解释往往是“售罄”或者“备货不足”。

二、假货

这是淘宝长期被人诟病的核心所在,在去年双十一中就有很多消费者通过微博以及其他多种渠道试图维权,反映频繁出现的假货现象。

三、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每年的“双十一”都号称全网全年最低价,但事实上是在双十一结束后,很多产品的价格不但没有回复原来的价格,甚至还会在圣诞季、元旦季推出更低的价格。根据惠惠网的统计:有10.9%的商品在12月价格更低。

当年的团购网站上的产品经常被消费者冠以价低物差的恶名,大部分团购网站甚至沦落为企业清货的渠道,从以上几点看来,双十一也正在走向这条不归路。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