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简称新医改)大幕就此拉开。根据《意见》,我国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医药卫生四大体系 ,建立并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同时,还将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等八大体制机制,这四大体系 、八大机制也被形象地称为新医改的“四梁八柱”。 新医改提出了“四梁八柱”的方案,中间有一条很重要的信息化的“柱”,——信息化的“柱”是唯一的技术支柱,其他的都是一些行政的支柱。信息化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医疗卫生行业革命,信息化是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具备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推进信息化是全民健康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点可以看到信息化对中国医疗改革任重道远。
医改离不开信息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医改而言,“粮草”未必是资金,而是信息,是驾驭信息化的观念和能力。那么信息化在医改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新医改出台后对于医疗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支点网记者日前连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刘帆 先生,站在信息化角度,分享了他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了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共享服务,也就是要在医疗服务整个环节里实施协同和整合,由此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对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领域,药品管理过程等环节都很重要,加上医疗服务这个行业本身的特点,信息技术应用是可以延伸到非常高、非常深入的阶段。新医疗方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医改所作的一切都是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并在又必须在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之间取得三者的平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化。
细细剖析,医改方案中的5项改革目标,无一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不仅如此,信息化所独具的使能作用,更将促进各地区卫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围绕医改目标的业务流程的变革,为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集中共享,逐步奠定基础。
按照过去的形式进行医疗改革还是很困难的,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克服管理瓶颈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卫生改革的跨越式发展的技术保障。新医改方案找到了技术的保障,就是信息化。全面健康保障信息化将是以民为本,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方便而快捷的医疗服务,及时提供病人的各种数字医疗信息,各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改善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新的医改方案不仅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和方向,最为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环节都对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以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为重点,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医院管理与电子病历及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平台。同时,众多位医疗信息化专家表示,其实新医改方案各个方面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同时也对医疗信息服务提供商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以预见,在新一轮的医疗改革浪潮中,医疗系统的信息化将成为创新制度的利器。
从目前国内近3万所医院信息网建设的情况看,有75%的医院已建或正在建设HMIS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据IDC咨询的分析与预测,2008年我国医疗整体IT市场投资规模估算达到80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20多亿人民币。据悉,在“十一五”期间,将有85%以上的医院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市场需求总量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2009年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机遇就是如何为医疗改革提供技术支撑。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建设已经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表面文章,它确实可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使得医疗机构领导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以此做出科学决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医疗卫生领域而言,就是要用信息技术来支撑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
对于这次新医改的出台,刘帆认为:“从政府来或者政策上来讲都预示着国家在医疗方面有很大的投入并且也非常重视。把给医院的工作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第二,信息化工作对于医改是一个支撑的工具,构建医保服务体系,保障体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医改和设计的数据、管理等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没有信息技术今后可能医攺很难行,在整个的国家的医改过程中信息化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医改前景下的信息化问题
新医改的出台对于医疗行业肯定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医改信息化目前存在不足之处,刘帆认为:“现在新医改出台只是一个《意见》它只是提出来,还没有下一步的政策或者具体的工作的指导路线图。但到底如何做,现在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比其它行业来讲具有相对落后、起步比较晚等特点,同时在投入方面也没有其它行业大。这主要由于整个医疗行业的公益性、投入不足造成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比其它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要慢。从大的环境来看面临着几个问题:第一,怎么有效的投入发展;第二,如何去规范信息化的发展;第三,信息化到底如何在医疗行业发挥作用。在医疗行业没有标准,曾经制定过标准但没有深入贯切的执行。从信息标准来讲需要规范主要有几个层面,第一,业务功能规范;第二,院信息化建设的架构规范;第三,数据标准的规范。架构规范和数据标准涉及两方面,一个是医院内部,还有一个就是医院对医院,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的交换,也需要规范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时刘帆强调:“制定规范肯定要涉及到修改制定起来简单制定后就需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修改,修改就需要费用如果没有配套的政策很难执行下去,而且规范不是由一个卫生部制定的。它和其它的行业一样首先是一个事实标准、然后是行业的标准、变成一个区域型标准,最后变成国家标准。”谈到标准如何制定,刘帆指出:“标准的制定需要一个市场制定的原则,它不是一个行政指令性,有可能是一个行业继承去归纳总结出的,在上升的国家的标准,所以这个过程目前是很困难的过程。现在医疗HIS厂商都没有遵循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很不利。但同时不能一次性改为统一的标准,这也不现实。这个过程是相当慢长的一个过程 。”
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有没有它的特殊性?这是一个争论的焦点。从人和业务的发展角度来看,医疗是和人有关的。从业务的发展来看和其它的企业没有什么区别,它也有市场原则供求关系。这也是医改里的焦点和争论,有观点认为医疗行业具有特殊性,一切都得特殊性。不符合可以不用其它行业发展的标准来看待医疗行业什么都是特殊的。第二,医改符合市场化的原则。整个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处于一个诸侯争割的时代突然要合并起来比较困难。
那么新医改出台后它又有什么热点?刘帆分析:新医改只是一个《意见》但它有几个热点:第一,医药分开;意见一定要配套政策才能执行,比如异地行医,异地行医不是有意见就可以执行的一定要有相关的政策。国家的医师职业法中规定,医师的职业地点只能是注册地点在异地不能行医。《意见》出来可以说是行医大法过不去,必须要修改政策。
加强企业内功建设
新医改出台后作为信息主管应该能做什么?刘帆讲道,我们要做的是在大环境下在这个时候加强练练内功,作为内部不管外环境怎么变化,不断在完善,练“内功”和金融危机练“内功”是一样的道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影响到信息系统、业务。信息系统能否应对,做出快速的反应。如果没有准备当出现变化的时候会吃亏,会对企业的业务和流程影响。那么如何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内功是如何来做的?刘帆阐述道:“主要两个方面, 第一,优化业务,第二服务管理。优化业务就是和医疗行业一切相关的各种医生工作、护理工作,满足一线医生的需求,这是业务需求。第二,医院是一个业务主体,医生有一套管理。如何让它高效的管理、低成本的运作, 这都是信息化要做的。第三,医院应对整个社会,市场,政府的各种要求及管理,管理这方面,需要改变以往的方法和工具,信息化在这方面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信息化带动流程的优化和管理。”
展望未来,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将向着更广泛的协作发展。这一方面有赖于国家政策扶持,改革医疗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医疗机构与主管部门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只有这样,“IT助力医改”才不会只是口号,人民群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远不只是医院IT人员的事情,更不能靠IT厂商的驱动,信息化建设在医疗行业的成功实施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参与。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