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2004年以来,无处不在的网络模式不断地被融入中长期远景规划的基本概念之中:“u-Japan战略”成为了信息与通信政策,“制定科技基本政策的原则”成为了科技政策,而“UNS战略计划”成为了ICT领域中研究与开发战略。
另外,下一阶段的国家
IT战略应能为日本面临的各种社会与经济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用
IT实现人民的希望和梦想。因此,下一阶段的国家
IT战略应覆盖生活方式,公司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局限于公共服务。如果这个转移涉及更多的目标,那么下一阶段的国家
IT战略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呢?
经济产业省制定的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回答这个问题。IT领域的信息化经济与产业远景规划是在“新产业创造战略”框架之中的。这个战略制定于2004年
5月,目标是振兴强大的制造业并建立能提供就业机会的各种服务业。
目前日本产业的强势主要依赖的是两大产业集团,即汽车和家电,它们支持着日本的经济。90年代的全球化进程和空洞化使日本的强势正在丧失。如果不采取措施,日本刚刚具有竞争力的先进的元器件和材料产业集团也会失去优势。为扭转这个局面,该战略建议发展燃料电池,具有通信能力的数字家庭设备,机器人和内容等先进的产业,以满足保健与福利,环境与能源和商业支持三个国内市场的需求。
换句话说,新的产业战略要通过创建新的产业,如具有通信能力的数字家庭设备和燃料电池,为先进的元器件和材料产业集团在出口海外之前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毫无疑问,IT给先进的元器件和材料产业集团带来了活力,同时又渗透到了现有的数字家庭设备向具有通信能力的家庭设备转化的过程中。IT不仅将在具有通信能力的数字家庭设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在上述所有七个新的产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IT发挥重要作用所需要的条件不是发展IT应用,这是IT供应方所希望的,而是家电设备企业为自己的生存而做出的对创新的支持。其重要性不亚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总之,新的产业战略给下一阶段国家IT战略提出的建议是,IT不仅要促进应用,而且要“创造价值”。创造价值就意味着创造了新的产业。
在e-Japan战略实施的五年期间,IT已经成为了产业的基本基础设施。将来,任何新的产业都将建立在IT基础设施之上。无处不在的网络将创造价值,也就是说,新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具有各种功能的基础设施自由地组合和连接。由信息化经济与产业远景规划推出的平台战略将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这些目标。
这个价值创造战略不应局限在供应方,即企业方,也要扩展到用户方,如生活和社会。IT战略总部的专家评定委员会除了“全面”评估e-Japan战略五年实施的成就外,还要进行优先评估,评定包括医疗服务、食品、知识等在内的七个领域中的每一个政策。评定的基本依据是用户方认定的成就。
为实施e-Japan战略,11个省一共采取了300多种措施,每种措施都有自己的年度目标。政策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看这些措施是否被一步一步地实施了,但对IT战略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要评价这些措施是不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还必须评价这些措施带给用户的最终利益。
因此,在优先序评定中,专家评估委员会不仅分析了产出(供应方的),而且尽最大可能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效果(成就)。为保证效果,除了要在产出方面充分利用政策之外,还必须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
u-Japan政策圆桌会议一开始就决定以用户认定的成绩来判定目标的实现与否。首先要做的不是研究无处不在的网络ICT会带来的效益,而是要研究在我们迈向2010年时,人民,ICT用户对社会体系的不满之处和理解,以及他们的期望和要求。适于解决这些研究列举出的各种问题的ICT应用环境是无处不在的网络ICT应用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服务和业务模式可以通过“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事物的网络”,以低成本和跨越时空的方式,实现无限的组合。在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中,网络在生活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使用,这是因为用户希望更好地联接的普遍愿望推动着网络的普及。在这样的社会中,新的价值,即实现用户的期望和解决社会问题,被一个接一个地创造出来。u-Japan政策实际上是要建立创造用户期望的价值的机制。
为生活和社会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用IT来解决日本将来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是无处不在网络的特点之一。无处不在的网络将为新产业的发展,如数字内容的多样性,无处不在的家庭设备,无处不在的汽车,无处不在的住宅/
办公室等带来机遇。另外,无处不在的网络将解决新的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如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社会,安全的生活环境,医疗与福利服务,青年人就业,妇女终生工作,终生教育,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有关的环境问题等。无处不在网络的最大的,也许是最终的目标是通过高效的和经济的解决方案实现价值创造。
在电子商务模式中,IT是创造新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无处不在的网络就不是这样,它只是简单地提供创造价值的手段。但无处不在的网络提供的便利,无论对想要创造价值的企业家还是想从这种价值中获益的用户来说,都是最大的。所以,要采取大量的措施来发展无处不在的网络,例如放宽规定,研发和建立法律框架。这就是要把无处不在的网络放在国家IT战略或“u-Japan价值创造战略”中加以推广的原因,因为这两个战略能动员企业、政府、学术界和人民参与。
3)不可或缺的保护安全,隐私权和防止网络犯罪措施
无处不在的网络将带来最大的网络便利,同时也最容易受攻击。前面提到的无处不在网络的100个负面问题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些负面问题包括病毒,垃圾邮件和网络诈骗。
这些问题自90年代因特网开始普及以来,一直很突出。网络社会注定要对付这些问题。将来随着无处不在网络的发展,这些问题会变得更严峻,而且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所以,在发展无处不在的网络的同时,还要有效地处理这些负面问题。
不处理这些被称为“安全和隐私权”的负面问题,就不可能制定出国家IT战略。e-Japan战略开始时并没有把安全列为优先的方面。2003年,在制定e-Japan II的时候,除了四个优先的政策,又把安全问题列为了优先政策,这样就有了五个优先政策。在2005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中,隐私权被列为重要的方面。下一阶段的IT战略必须突出应对这些负面问题的措施,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
重要的是“追踪攻击者”。在安全和隐私权方面的事件和事故发生时,对受害者保护措施不力的批评总是大量见诸于媒体。在公司的网站受到损害或有未经授权的侵入时,首先被指责的是受害者,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就应被谴责。用户需要建立起社会共识和文化观念,自己采取防范措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从安全的角度看,这种认识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将来,增强人们对隐私权的认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只要求受害者一方采取措施增强社会共识和文化意识可能是不公平的。
破坏网站和未经授权的侵入是犯罪。虽然在因特网应用的初期阶段,这些行为没有被认为是犯罪,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这些行为已经有了新的法律上的认识。现在,未经授权的侵入就是犯罪,是要受到惩罚的。在社会系统中,重要的不是迫使受害者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而是要惩罚实施这些行为的罪犯。
现在,网络社会处在一个是否能真正成为日常生活和公司活动基础设施的关键时刻。一方面用户感到没有网络或因特网带来的便利,他们就无法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对病毒、垃圾邮件、网络诈骗和个人信息的泄漏等又深恶痛觉。如果这些负面问题太过严重,当前的用户就有可能减少使用网络,或完全不使用网络。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信息社会采取了坚决的措施检举犯罪者,并采取了以下行动:第一,在犯罪刚发生时就“阻止”犯罪者,第二,一旦犯罪发生,就通过全面的调查,“逮捕”犯罪者,第三,给犯罪者以适当的惩罚。
虽然安全措施已经列入了2003年的国家IT战略,但还是要把保护隐私权的措施加入下一阶段的国家IT战略之中。同时,除了继续发展过去列为优先的受害方防范措施之外,还要有手段逮捕和惩罚犯罪者。
所以,“安全、隐私权和网络犯罪措施”应当被列为核心领域,以全面防范网络攻击并严惩网络犯罪。
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
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不仅在现实世界中加强了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而且在电子网络世界中增强了先进的安全措施。在下一阶段的国家IT战略中,大量吸取美国的经验,并跟上美国的步伐是至关重要的。
野村研究所是一个先进的智囊团和系统整合机构,它为全世界的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提供服务。
世界经济面临着由IT产业飞速发展和因特网应用全球快速扩张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为迎接这个挑战,需要有新的理念并改善现有的体系。野村研究所将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好的知识资源和解决方案武装客户,并为客户制定成功的业务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