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日本的国家IT战略与无处不在的网络

日本的国家IT战略与无处不在的网络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日本,2004年以来,无处不在的网络模式不断地被融入中长期远景规划的基本概念之中:“u-Japan战略”成为了信息与通信政策,“制定科技基本政策的原则”成为了科技政策,而“UNS战略计划”成为了ICT领域中研究与开发战略。

2008年1月23日

关键字: IT战略 日本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6页)

日本政府还计划在200512 月的突尼斯会议上,组织一个以无处不在的网络为主题的论坛,把东京无处不在网络会议的成果带到突尼斯会议上。

2005
4月,国际电联(ITU)在日内瓦召开了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工作会议,虽然准备时间很短,但仍有1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的20几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方面的问题,代表们在会议上广泛交流了自己的观点。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无处不在的网络模式现在已被全世界所认知,不仅局限在少数几个国家中。


在中国,无处不在的网络也在逐步渗透


在亚洲,无处不在的模式虽然在日本和韩国发展迅速,但中国的态势也令人瞩目,中国最近一直在关注IT领域的这一进展。


在东京无处不在的网络会议上,一家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东软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报告说,截至2004年,中国已有8700万网民,超过了日本的网民数。截至2003年,中国已有3亿手机用户,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这说明中国在电信规模上已经部分超过了美国。在质量方面也是如此,据报告,中国在医疗、公共安全和娱乐领域已经有了很有意思的应用。报告建议中国为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的开发承担重大的义务。


2005
5月,在东京会议之后,建设无处不在的数字社会论坛又在上海举行。中国和日本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参加了这个论坛,并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尽管这次会议只是亚太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五次年会的一个分会,但它在同时举办的十个分会中是最引人注目的。在这个会议上,负责信息与通信的中方参会者广泛讨论了无处不在的概念,他们建议把无处不在的模式逐渐在中国推广。

、在IT政策中无处不在的网络的进展

现在的国家IT战略,即(电子日本战略II),执行到2005年底就结束了。电子日本战略始于20011月,它是国家的IT战略,目标是在2005年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之一。目前日本还没有2006年之后的IT国家战略。2005年底马上就要到了,对下一阶段的国家IT战略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有些方面已经在动作了,例如信息与通信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本章将概括叙述中长期政策领域中已经完成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可能影响下一阶段国家IT战略的制定。各领域的专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智力和人力资源进行这些研究。


本章列出了这些研究的重点。


无处不在的网络(u-Japan)在日本的政策

这是总务省(MIC)为制定下一阶段的IT战略迈出的第一步。20043月,MIC举行了u-Japan政策圆桌会议(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的委员会会议)。会议班子由基本政策,IT产业和应用环境三个工作小组组成。工作小组成员包括精通技术,熟悉组织结构和战略等的公司管理者和大学教授,他们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热烈讨论,直到200412月才结束。



1
u-Japan的基本概念


u-Japan
指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日本。到2010年,日本社会和企业所面临的大量社会问题将会被叫做u-Japan的无处不在网络的IT所解决。这就意味着日本信息与通信中长期发展政策的重点是无处不在的网络。


起初的e-Japan战略是网络基础设施开发战略,重点是从窄带(低速,小容量)基础设施向宽带(高速,大容量)基础设施的转移。“u-Japan战略“e-Japan”战略的升级,目的是促进无处不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使任何人都能在任何时间方便地上网。


在促进应用方面,e-Japan战略优先发展的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环境。e-Japan战略II把这个战略向前推进了一步,重点从发展基础设施转向了促进IT的有效应用。e-Japan战略II选择了七个要优先发展的重点IT应用领域:医疗服务,食品,生活方式,中小企业财务,知识,就业与劳动力,以及公共服务。但是,这些措施的目标总的来说都是促进IT应用。与此相反,u-Japan的目标是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实现由ICT所能达到的愿景。


另外,在发展基础设施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IT的负面影响也必须予以阐述。所以,创造应用环境是一个新的目标。u-Japan是把创造新价值作为政策制定的基本概念来考虑的,这不同于e-Japan战略的发展宽带基础设施和e-Japan战略IIIT有效应用。这个概念追求的是营造一种应用环境,使ICT像草根一样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ICT应用产生出新的价值。创造性应用的连接和组合会产生出新的和意想不到的价值。


e-Japan
战略的目标是使日本在2005年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之一,而u-Japan政策的目标是在2010年使日本成为世界上走在最前面的ICT应用国家。


2
u-Japan政策的基本目标


实施u-Japan政策将促进三个方面的发展:无处不在网络的发展;ICT应用的发展;应用环境的发展。


第一个目标,即发展无处不在的网络,是与基础设施的发展密切相关的。e-Japan战略关注的是有线网络如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有线因特网和光缆的发展,而u-Japan政策则不仅要保持有线网络的发展,而且要发展无线网络,如移动网络和无线局域网(LAN),数字化广播系统和传输网络,并通过ITS(智能传输系统)提高传输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另外还要开发实物网络。实物网络是把东西同网络相互连接在一起,目前还没有把诸如牛肉、冰箱和窗帘架这样的实物同网络连接在一起,要通过新的ICT器件,如电子标签、传感器网络和网络机器人把它们同网络连接在一起。


开发无处不在网络的措施不仅局限于上述内容。为营造一个真正在任何地方都能接入网络的环境,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宽带基础设施。另外,还必须开发不同的平台,使无处不在的网络成为商品集散地。


第二个目标是为先进ICT的应用奠定基础,使企业界能够通过ICT

的灵活应用,解决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需要阐述的具体问题有法规改革,管理改革和物理销售改革,建立内容使用环境,促进通用设计的推广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所以,无处不在的ICT产业将由四个层面组成,即网络层面,终端层面,平台层面和应用层面。这种架构与我在过去的论文中提出的六个层面很接近,这六个层面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层面,无处不在的终端层面,无处不在的平台层面,无处不在的内容层面,无处不在的电子器件层面和无处不在的服务层面。


第三个目标是创造使用环境,要预见无处不在网络的负面影响,并准备有效的应对措施。无处不在的网络在把网络的方便带给用户的同时,也把网络的脆弱性带给了用户。


因特网已经成了各种问题的根源,如病毒,蠕虫,垃圾邮件和网络诈骗。随着环境的改善和使用的增加,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研究使用环境,首先要找出将来可能出现的负面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安全性、隐私权和恶意内容等十个方面,列出现有的和可能出现的每个方面的十个问题。总共要明确100个负面的问题。


u-Japan
政策根据优先序评价了这100个问题,并筛选出了21个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对这21个问题,虽然采取了机构上和技术上的措施,但也不能给出百分之百完美的解决方案。所以,u-Japan政策除了采取机构和技术上的措施之外,还要听取用户的价值判断。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宪章限定了生活在无处不在网络社会中用户的基本行为方式。


3
)时序安排与PDCA循环


在通过研究完成了u-Japan的政策准备之后,圆桌会议要求MIC制定2010年之前的时间表,并在最终报告提交的时候根据时间表建立和监测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MIC
按照圆桌会议的要求,把必要的措施分成了13类,并明确了每一类措施的具体目标。然后,MIC又制定和公布了2010年之前实现这些目标的时间表。虽然这个时间表更多地是针对三年的短期措施,但毕竟使两种IT政策评价概念,即从用户角度出发的成就导向评价对政策PDCA循环的全面观察,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两种评价方式是由IT战略总部评价委员会提出的。


通过制定u-Japan政策,出现于世纪之初,与日本的IT环境相适应的无处不在的网络模式变成了一种主要的IT模式,在日本的长期信息与通信政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信息化经济与产业的远景规划


2004
12月,IT战略总部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员,经济产业省(METI)在宣布u-Japan政策的时候,召开了产业结构委员会信息经济分委员会会议,提出了信息化经济与产业的远景,这是一个长期的IT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