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日本的国家IT战略与无处不在的网络

日本的国家IT战略与无处不在的网络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日本,2004年以来,无处不在的网络模式不断地被融入中长期远景规划的基本概念之中:“u-Japan战略”成为了信息与通信政策,“制定科技基本政策的原则”成为了科技政策,而“UNS战略计划”成为了ICT领域中研究与开发战略。

2008年1月23日

关键字: IT战略 日本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6页)

、无处不在的网络的全球进展


2004
年以来,无处不在的网络模式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它在全球的推广。在亚洲的进展不同于其他各国。即便在亚洲,也是有些国家热情高,有些国家热情低。

韩国的u-Korea战略与IT839战略


在全球,韩国是第一个推行无处不在网络的国家。


野村研究所在20002002年出版的三本书中,有两本于200211月和20032月被翻译成了韩文。韩国人对无无处不在的网络模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此后,韩国于2004年举办了无处不在的IT韩国论坛,韩国电子与通信研究所(ETRI)的总裁主持了这个论坛,包括公司、大学和研究所的50多个单位参加了论坛,论坛的目的是推广和促进无处不在的IT的发展。


政府也采取了促进无处不在网络发展的措施。韩国信息与通信部已经制定了数字家庭计划。该计划呼吁所有的家庭都安装具有通信功能的数字家庭设备,把系统整合起来。另外,商业、工业与能源部也推出了智能家庭计划


2004
年公布的“u-Korea发展战略提出了包括这些措施的国家信息与通信政策。该战略认为,从1995年到2002年,是建立网络韩国的准备阶段,从2003年到2007年,是宽带IT韩国的实施阶段,2007年以后,是建立无处不在韩国(u-Korea)智能基础设施的阶段。政府制定的“IT839战略,目的是建立u-Korea社会。


韩国最优先的国家经济目标是达到人均GDP 20,000美元。所以“u-Korea发展战略就要服务于这个目标的实现。无处不在的IT839战略包括开发8种服务,3IT基础设施和9个新的增长引擎,它为IT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


8
IT服务包括:12.3-GHz WiBro(无线宽带服务) 移动因特网,2)卫星与陆基数字多媒体广播,3)家庭网络服务,4)远程处理服务(车载信息系统),5RFID(射频识别),6W-CDMA(下一代移动电话),7)陆基数字电视,8)因特网电话(VoIP)。每种服务都有具体的目标。除了2004年的详细计划外,还有中长期远景目标,如为1000万家庭提供家庭网络服务,在世界RFID市场中占5%的份额和拥有400VoIP用户。


该战略还提出,在2005年底,要在全国推行陆基数字电视(日本是2011年),在2007年,要有420万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订户,在2006年后半年,要在全国推行陆基多媒体广播。韩国希望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建立一个数字广播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销售韩国制造的,领先于其他国家的设备。


战略中提出的三个基础设施是:1)宽带整合网络,2)无处不在的传感网络,3IPv6(因特网协议版本6)。宽带网络的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使速度为每秒100万兆比特量级的订户达到2000万人。无处不在传感器网络的目标是在2007年普及价格在10美分以下的芯片。IPv6的目标是在2010年实现这个新版本的整体转移。

在美国和欧洲,人们已不再嘲笑无处不在的模式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2001911的恐怖袭击之后,美国IT领域技术开发的重点还是倾向于安全,对无处不在的模式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2004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和欧洲加快了向宽带服务转移的步伐。这说明他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终于开始增加了。但是,转移只表现在宽带技术应用,移动电话和诸多服务的提供方面。沃尔玛迅速地使用了

RFDI技术,而且打算把这种技术用于更大的范围。不过,总的来说,私人公司一直是把IT作为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对这种新的模式,并没有全面地予以采纳。

在欧洲,无处不在一词使用得不多。欧盟正在促进以环境智能为主题的研究与开发。相关的服务包括关联识别服务,使用定位信息的服务,以及把数字家庭设备与通信网联接在一起的技术。从各方面看,欧盟采取的行动与无处不在的网络是相类似的。将来,在取得成效之后,重叠的部分就会变得明晰。但目前,欧盟是不太可能用无处不在的网络取代环境智能主题的。


全球信息社会高峰会议(WSIS 2005


联合国于200312月在日内瓦举办的全球信息社会高峰会议(WSIS),第一次为无处不在的网络提供了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不仅仅是在日本和韩国,进行讨论的机会。在这次高峰会议上,日本政府积极为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的未来这个主题的研讨会、展览会和相关活动提供帮助。日本总务省大臣麻生太郎参加了会议,他呼吁把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作为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议题来考虑,实现无处不在的社会,将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并建成一个安全的社会


2003
年在日内瓦召开的WSIS会议决定于200512月在突尼斯再举办一次同样的会议。目前,已经进行了有关因特网管理,网络安全和缩小数字鸿沟的积极讨论。


在日内瓦研讨会成功的鼓舞下,日本政府于20055月在东京举办了东京无处不在的网络会议。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古拉斯·内格罗蓬特致开幕词,日本总务省大臣麻生太郎,国际电联(ITU)秘书长内海善雄和各与会国高级官员在开幕式上做了发言。开幕式之后,与会代表在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讨论,这五个方面是:技术引导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知识共享能力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文明社会的无处不在的网络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来自85个国家的大约6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一个把无处不在模式推向世界的极好机会。


大会主席在总结中说: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将使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通过客户友好的设备和服务,方便、廉价地交换和共享大量信息。这实际上是与会代表达成的共识。会议还认为,世界各地现在涌现出来的各种新模式,如环境智能,普遍计算技术,无处不在的计算技术等,都是在追求与无处不在的网络一样的目标。


另外,会议还讨论了这些新技术可能带给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采用无处不在的IT网络模式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实施跨越式IT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该战略提出九个增长引擎是:1)第四代移动通信,2)数字电视,3)家庭网络,4)芯片上的IT系统,5)下一代PC6)嵌入式软件,7)数字内容,8)远程信息处理,9)智能服务机器人。每个增长引擎也有具体的目标,包括在2007年生产出第四代移动电话产品;成为芯片系统集成方面世界上的三个领先国家之一,就是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元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把嵌入式软件的国产率提高到50%以上;在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国际市场中占到20%的份额。

为实现这些目标,该战略呼吁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如建立示范项目,支持技术开发和提供补贴。这些目标描绘出了国家的未来,但它们能不能实现则难以确定,可以确定的是,要实现这些目标,政府组织需要发挥核心作用。该战略为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而制定的208+3+9)个政策显然是有风险的。但是,这20个政策覆盖了现在很重要的大多数技术领域。如果839实施计划将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灵活的调整,那么它就可能是一个现实的,有战略意义的计划。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04 11月,第二次无处不在计算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首尔召开了。这次研讨会不仅有韩国和日本的专家参加,而且有来自中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代表,他们介绍了自己国家在无处不在的模式方面的政策。


在与研讨会同时举行的电视会议上,信息与通信部长陈大济表达了创建环境的强烈意愿,他说,韩国可以作为世界无处不在技术的试验基地和展示橱窗。陈部长借此机会宣布了无处不在的IT839战略,战略的政策重心和选择是清晰的,陈部长对战略的介绍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无处不在的模式不会局限在国内市场中,韩国将努力把这种模式推向全球。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