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本期《小崔下午茶》来到SAP的办公室,采访SAP中国研究院的总裁 芮祥麟和SAP中国商务用户和技术平台事业部总经理 张侠,来一起聊一聊。
记者:探讨CIO关注话题,倾听业内专家言论,大家好,欢迎再次收看小崔下午茶。上周我们和侠总已经有一个交流,还有Simon Dale,还有鲁博士,今天我们来到SAP的办公室,我们是采访SAP中国研究院的总裁芮祥麟还有侠总我们一块聊一聊今年2010年上海,去年我也参加了,我想请芮总和各位网友打一个招呼。
嘉宾:各位好,我是SAP中国研究院总裁芮祥麟。
嘉宾: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记者:今天我们每次看到两位的时候,都是你们在上面演讲,我在下边听,感觉距离很远,今天我们终于有一次这种亲密的接触,首先我想请芮总大概给网友介绍一下中国研究院它每年在做一些什么事?
嘉宾:中国研究院从人数上来讲目前大概有近1900人的规模,就整个管辖范围来说,其中主力当然是在上海浦东这里,大概有1700人。在成都大概也有100人,在韩国的首尔也有将近100人,所以加起来将近1900人的规模。主要几个方向,在上海主要集中在我们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的研发,包括Business One、All-in-One,还有我们的All-in-One的旗舰产品Business ByDesign,还有一些我们传统的ERP模块的研发。另外,在成都这边主要是All-in-One,也就是按需随选的支持服务中心,以及技术支持中心。在韩国主要是做(英文)的一些前沿技术的研究,我们成立在2003年,发展到现在一直都非常顺利。
记者:去年接触大会的时候,原来博雅约了我有一个采访,但是碰上12月1日大雪,那天等我赶到机场的时候,飞机已经晚点了,没有赶上。中国有句俗话叫瑞雪兆丰年,我不知道今年研发出了哪些成果?
嘉宾:今年确实是一个丰年,你去年在整个非常好,我们研究院持续在,除了持续加强我们在整个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研发的深化以及管化之外,事实上我们在整个非常前沿的技术,比如在移动技术,移动平台,我们在各个主力产品方面都有专门的小组去做移动平台方面的研发,以及移动,特别是在移动方面的应用。另外在整个我们的Business One,也就是我们按需随选的旗舰产品Business ByDesign方面,我们也持续在这方面深入,事实上今年随着2.5的上市,我们在这方面对于这整个产品的整个更加成熟,以及这方面我们的研究院方面有很独到的贡献,当然在整个In-memory的技术也是我们掌握相当主动的一个技术。
记者:萧总,刚才芮总提到ByDesign这个产品,也是这两年推得比较多的产品,它的交付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研究院给了SAP中国哪些支持?
嘉宾:整个中国研究院它一方面替全球开发这些产品,一方面它是我们SAP中国非常好的独特的优势。在很多他们开发的或者支持的参与这些产品中,比如说包括Business ByDesign,也包括一些商务智能BusinessObjects的产品组合里面,因为研究院在中国,经常当SAP在中国的客户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些问题直接和我们研究院的这些同事们进行沟通交流,然后他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为中国客户提供一些专门的支持,也包括帮助中国解决一些我们说叫做为中国创新,为中国本土化服务的这些内容,所以双方有非常密切的合作。
记者:今年的技术大会,开发者,研究者大会,去年我也参加了,刚才提到了,芮总,今年准备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只欠东风这个阶段?
嘉宾:现在我觉得准备工作一切都很顺利,因为我们毕竟从2006年举办到现在,每年不论在质的方面,在我们提供的各个演讲主题的深度,以及在量的方面,就是我们提供的各个主题的广度,另外还有我们参会的人员一直在直线上升的阶段,今年估计也是这其中的一个里程碑。所以说在这方面准备得都很好,当然也希望透过这次介绍能够更加吸引整个我们这个圈子内有兴趣人的注意,然后能够积极参与。当然我们今年的重点是在抓住即刻价值,创造成功未来,也就是强调希望能够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够很快的在客户那面产生价值。当然我们也围绕在几个技术方面的主题,特别在云计算,在内存技术In-memory,以及在按需随选这方面我们都有相当的琢磨。
记者:今年大概会有多少场分论坛,今年是几天活动?
嘉宾:今年是为期两天的活动。
记者:有多少分论坛在进行?
嘉宾:我想想看,大概有50-60个分论坛。
记者:去年我记得是(试金汉)先生来的,正好也应了刚才说的这句话,瑞雪兆丰年,现在他也是SAP全球的联席CEO了,今年会有谁来助兴?
嘉宾:今年是由我们总部的一个高级主管叫彼得•罗伦斯,如果我们这样翻译的话,他是全球的我们整个高级执行委员会,实际上基本和董事会同一级的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他主要是负责我们所有主要All-in-One的产品研发,All-in-One当然不只是我们的Business ByDesign,我们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基于不同市场,不同目的的All-in-One的产品,基本上是他来,他也是SAP相当资深,具有影响力的一个高级执行委员。
记者:我知道你们每年都会去,你最期待哪个环节,我们每年去采访的时候你都会在台上接受我们采访。
嘉宾:SAP这个技术大会可以说每年都是SAP有关的技术人员的年度的盛会,像今年全球范围内一共办四场,柏林、拉斯维加斯和印度,加上上海,上海这一场我们每年参加都是圈内SAP有关的技术人员,我们说去了解一下最新的进展,然后来给自己充电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每次,其实我本人也参加过好多次,除了国内的会我也参加过一些国外的会,把一些最新的东西学来,从我个人来说我有几个体会,第一,每次参会可以去学到很多SAP技术最前沿的东西。第二,在会场上有一些很好的机会,与我们圈内的生态系统里面,无论是公司内部的一些重要的同事,员工,还有我们一些合作伙伴,重要的一些朋友们,有机会交流,当然更重要的是也有很多机会与我们的客户进行交流。其实芮总领着研究院,我们一直在我们大会中加入一个客户CIO的专场,这个专场每年给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我们有半天的时间专门为这些CIO做很多沟通,芮总一般都是要亲自到场去做主题的发言。
记者:去年CIO峰会的时候那个论坛,我看到很多人,新金山,很多客户他们也是很熟的朋友,在里边我们聊了很多。今年的技术大会和往年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亮点值得大家关注,可以给大家爆料一下。
嘉宾:当然这次技术大会顾名思义,我们强调产品方面的先进性,不论是产品技术面以及产品的功能面,当然从技术方面来说,我们是三个亮点,云计算的应用,In-memory的整个在SAP里面的体现,以及整个无线应用,我想是这三个亮点。
记者:有哪些新的技术或者新的产品面市,有没有发布的环节?
嘉宾:我想说根据这三点展开了云计算的应用的话,我想我们具体的体现就是我们整个Business ByDesign更加成熟,以及在市场上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因为在In-memory内存技术应用,我们也把它变成在产品化,事实上在很多大型的数据分析这方面我们都实现In-memory的技术,各位可以想到各个可能需要大型数据分析的SAP很专长的,无论在整个business intelligence 里面,事实上我们都把In-memory技术放进去,事实上把整个In-memory技术也跟很多SAP传统的强项产品结合在一起,从小的Business One到All-in-One甚至到Business ByDesign,到旗舰产品,目前的旗舰产品这方面都有很多应用和In-memory技术产生完美的结合。另外,当然透过和Sybase合并,我们在整个移动技术方面也得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跨越,在这方面我们也希望借由TechEd能够跟客户,以及更关心SAP的合作伙伴能够更加明确我们未来在无线应用方面要走的方向。
记者:其你刚才提到的Sybase,我想追加一个问题,中国研究院和Sybase收购进来之后,它之间的合作是怎样的?
嘉宾:Sybase实际上在中国,在合并以前在中国已经有很好的一个扩展,事实上它们也有相当强的研发力量放在中国。另外,他们在中国特别在公共事业市场也有很好的成绩。我们和Sybase的合作一直在持续的计划当中,目前进行得很顺利,我们目标是希望强强互补,因为SAP强项是在传统的On-Premise,由于预置型,这是我们强项,这里面沉淀了大量的最佳业务流程,以及各个非常成熟的功能模块。另外再拓展到All-in-One,把这整个使用的范围,以及整个使用成本更加改善,在这之上我们当然只是强调了云方面的功能,无论是On-Premise或All-in-One,当然我们希望今后强调端,云端端是什么,端就是一个标准的界面,以及透过这个标准界面能够把云上面各种丰富的资源,特别是SAP资源,以及Sybase能够传给广大的移动用户,我们的目标在2015年能够有10亿个移动终端用户能够很方便使用SAP的系统,不仅是获取信息资源,而是能够真正在他们商业的环境中,能够在移动设备方面融入到SAP的系统里面,这一点我们是很期望的,透过Sybase的加入我们在这方面有一个跨越式的突破。
记者:TechEd对SAP中国意味着什么,它每年对SAP中国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对SAP开发者,你们的合作伙伴这三者的关系。
嘉宾:对SAP中国来说,TechEd这个技术大会是一个我们全方位的展现SAP最新的这些产品解决方案,能够在技术层面比较深入讲的这么一个可以说几乎是唯一的这么大规模的一个会议。刚才芮总讲了这三个大的亮点,一个是云计算,一个是今年的移动应用,还有一个是In-memory,内存的技术,其实还有一些底下层面,像我负责的商务智能方面,在去年的会议和今年会议之前,我们一共推出了好几个产品,比如说BI的OnDemand产品今年3月份推出来了。前一段时间我们又推出来了SAP BusinessObjects组合的产品,我们简称叫BA,这些商务职能在一些特定行业的一些专门化的应用,这个在中国是10月13日正式发布的,全球也只不过在9月14日正式发布的。另外,马上SAP BusinessObjects我们叫BS这个产品要全方位推出来,几乎这里面主要的东西都有一个更新。
所以从SAP中国角度讲,我们把这个技术大会当做一个最好的平台,向我们的客户,向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包括向媒体的朋友们,全方位推介SAP这些新的进展。从SAP的客户或者是合作伙伴来说,我们认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从客户一般我们会看到客户会派出很多他的IT的相对来说比较技术的人员,和一些技术IT管理的人员,来全方位参会,在会上他们可以了解到一些IT行业,SAP一些最新的进展,一些进行发展的路线,同时他们也有机会和其他的一些同行做一些交流,学一些最佳的实践。对于SAP的合作伙伴来说,其实很多合作伙伴他们本身是大会的一部分,比如说在这次大会上,大概有二十多讲的内容是由SAP合作伙伴提供的,同时他们还会提供很多很多展台,他们作为整个SAP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无论是帮助SAP实施这些解决方案,还是帮助SAP推销解决方案,他和我们一起构成这个生态系统,在里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也是这个大会的积极参与者,而且是大会很重要的贡献者。
记者:今年技术大会大概有多少人的规模?
嘉宾:我们预计是2000人。
记者:去年是1500人。
嘉宾:对,每年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渐进的成长。
记者:每年都在上海,还是会偶尔来北京一回?
嘉宾:我们基本上到目前为止都是定在上海,当然会不会以后办在北京,这个不知道,这要看我们,因为我们肯定是每年在中国会有一场SAP技术研发者大会,至于明年的情况我现在还不敢说。
记者: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我看到很多厂商在办大型活动的时候,南方一届,北方一届,可能会照顾更多本地的用户和你的开发者,不然的话,开发者很愿意去但是去不了,可能成本比较大。如果在本地北京办的话,会很容易去参加。
嘉宾:假设我们选择一个地方当成我们主场,比如选上海,我们会适时考虑,根据当年整个市场情况,以及当地的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要求,我们可能会在别的城市或者地区举办一个比较简化版的活动,我相信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明年会怎么规划,那就不知道。
记者:其实我去年还有一个全球的社区主管去年过来了,今年还会过来吗?去年我采访了他一次。
嘉宾:对,他会过来的,TechEd不能把它当成一年就这两天的一次性活动,实际上是我们整一年持续性的,长久性的,等于我们社区活动一个最大的亮点,我们可以这样了解TechEd,因为现在这种媒体的方式已经非常发达,TechEd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我们必须把它看作是我们跟整个SAP社区持续沟通的一个中间的环节比较大的亮点而已。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无论在其他城市,其他不同的社区都是持续在做的,媒体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记者:去年他们来的时候,当天晚上有一个社区的活动,突出的版主,突出的开发者他们有一个Party,他们邀请我,那天实在太累了,我说我就不参加了,今年可能会去参加这个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看到很多活跃在你们社区上这些人。
嘉宾:是,这个活动其实是我们技术大会的亮点之一,晚上由我们叫SCN,SAP整个communicate,开发者的网络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里面各个活跃的版主会出来,大家会见面。因为整个SAP的技术工作人员通过这个社区,比如你有哪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在网上贴出来,这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网络组织,你可能得到全球的你的同事,或者是IT的同仁来帮助你解决问题,我们在前年也专门推出了中文版,成为全球的一部分,所以这个社区非常活跃。在晚上我们会给社区来发一些优秀版主的奖,活跃分子的奖,我记得有一年一个优秀的版主也做了现场发言,非常幽默,非常有趣,赢得满场的喝采。
记者:中国是SAP不可忽略的一个市场,SAP中国研究院对SAP全球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它的全球重要地位怎么来体现出来?
嘉宾:这是一题两面的问题,实际上SAP中国研究院从目前的规模来说已经是SAP全球总部之外第三大的研究院,当然第一大概4500人左右,其次是美国硅谷,美国硅谷大概和我们规模差不多,最多比我们多一两百号人,我们从数字上说是世界第三。但是我们SAP中国研究院事实上一直承载着一个关键地位,因为从一开始我们的宗旨就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希望我们是植根于中国,但我们在中国不只要做量方面的成长,也要做质方面的飞跃,在SAP整个产品系列当中我们要拥有相当的主导权,这些我们都达成了。在量的方面我们已经是SAP全世界第三,在质的方面我们在很多关键产品,事实上我们在中国所研发的关键产品我们都拥有一个端到端的主导权,这一点我们达成之后,事实上随着中国的战略地位,无论对全世界的经济,以及中国市场本身对SAP全球的布局来说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现在正在执行中国的战略计划,事实上在这里面SAP中国研究院也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事实上我们是希望我们今天已经达到一个世界一流研发中心的水平,但是我们希望能够把我们的注意力渐渐回到中国市场来,我们越来越多的知识,以及那么庞大的团队,能够给我们中国的销售团队,给我们中国的客户,中国的合作伙伴提供越来越多直接的服务,希望和我们销售能够很紧密捆绑在一起,能够直接一路开绿灯的方式,能够把我们最新的产品方面的知识灌输到我们的咨询队伍,我们的合作伙伴,甚至直接到我们客户当中。
另外,我们也直接积极参与几个主要客户的共同创新,我们和联想,其他客户已经都有很好的开端,就是直接用我们研究院的力量,还有客户的需求能够直接结合在一起。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本地化,我们产品本地化方面能够更加加强,能够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在研发出适合中国各个产业所需要的产品,这一点我们可以持续加强,我们希望我们成为SAP在中国战略发展的一个后台的发动机,发动机主要是在产品知识的部分,产品陈列的部分,以及跟我们生态系统,跟政府,跟各个大学科研单位,以及跟我们合作伙伴,以及跟我们客户的共同创新方面,我想这方面是我们院在中国存在的价值。
记者:其实SAP也提到了很多移动端的一些硬功,那天我问过萧总,今天再补充问一下,因为在移动生物端的应用,是不是意味着企业未来的应用,公司应用会变得越来越轻,慢慢浮在网上,原来在机器上的,我们说和SaaS来比,显得有些笨重,靠维护,实施周期成本都很大,它是不是会变得越来越轻,SAP是不是也会变得越来越轻?
嘉宾:从整个移动应用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看到移动应用确实变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IT的应用范畴,在企业应用这个范围里我觉得也不会例外,随着时间,更多的企业IT系统可能是你说的越来越轻。它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在用户他最需要的方式,以他最简练的前端的工具能够来接入,可以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这些说法,要想实现这些,无疑移动应用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SAP和Sybase完成了整合之后,其实等于SAP把我们的移动战略向全世界做了一个宣布,我们认为这是企业应用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Sybase它有一个移动的无线平台,其实SAP的一些应用,比如说和Sybase一起曾经在一起客户关系管理,一些资产管理等等已经做了移动的解决方案,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见Sybase和SAP进一步整合之后,更越来越多,更多的应用,包括商务智能的应用,包括企业ERP的应用和其他的一些商务套件的应用,包括比如说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供应商管理等等。我们看到的趋势会逐渐往那个方向过渡,所以其实SAP为此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一方面我们是进一步整合前端移动端的这些东西。一方面我们会在后端开发一些我们说可能叫做门户门关的产品,来很好连接前端移动比较轻的应用这些开发的社区,和后端原来比较传统的ERP的开发的这种社区,然后使得把这个后台的东西可以通过前台更多很好展现出来。其实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嘉宾:我同意你轻的描述,但是这个轻实际上是从客户,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是越来越轻了,整个工程的复杂度,任何科技一样都是越来越复杂,问题是在复杂当中如何能够把最重要的部分,以及需要客户操作的部分,能够以很轻的方式表达出来。最明显的例子就好像一个奔驰车它整个奔驰车里面发动机的设计,刹车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但是这些设计你坐在驾驶台上你看不到,你觉得可以很轻松驾驶,事实上整个未来发展也是这样,事实上到时候会透过整个云计算的发展,当然里面包括几个关键的步骤,比如说是加上In-memory技术,实际上在这里面会把整个复杂性统统放在云上面。当然不是现在,我估计这个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整个系统肯定是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多,实际上所牵涉的整个科技的整合,也是越来越复杂,肯定是这样。任何一种科技都是这样子的,但是我们制造商,供应商的责任就是能够把这些复杂性,能够不断很成功去整合各种科技,把它实现在我们系统当中,以及让客户能够享用这些科技,最好把这复杂度统统屏蔽在云端那边,透过一个简洁,方便使用,标准化的接口,SAS,能够很轻易让我们的移动设备直接反映,直接去享用,当然这中间还有一段变化的过程,到现在为止还是比较偏重于企业级应用,和消费级应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消费级应用讲究是快,快速变化,容易使用,这个典型的就是移动的应用。但企业级应用传统都是比较庞大,比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这两个世界我觉得随着目前这种几个发展,比如苹果的Iphone,Ipad,只是它打响的第一枪而已,我觉得整个消费级的应用和企业级应用会融合在一起,然后将来从消费级应用来看东西是越来越轻,但是从进了云里面,拨云见烟之后,背后整个庞大的系统运作,协调,以及所使用的科技,肯定是越来越复杂,这就是我们整个IT供应商面临的挑战。
记者:今天采访的过程中芮总您用Ipda,苹果出了Ipad之后,给SPA有怎样体验的改革?
嘉宾:SAP实际上本身是大量的在改变我们管理人员的模式,就是说实际上Ipad大量被在公司推广下去,实际上不论是我们的管理阶层是非常喜欢使用Ipad,整个公司的决策阶层也看出这方面的需要,我可以看出Ipad,当然Ipad当然现在还有很多短板了,比如说它是单进程的,它真正在做复杂编辑还是不行。但是这方面我相信只是解决了时间问题而已,我觉得随着这样发展下去,基本上我觉得可能很可能要重新定义什么叫企业级的应用,以及什么叫企业级的硬件是什么,以及什么叫消费级的硬件,消费级的应用。
另外,我觉得我个人的预测,可能目前的平板会很大一部分被Ipad替代掉,或者这种平板的电脑替代掉,然后真正的PC会被渐渐替代掉,真正大型的服务器级的PC会渐渐消失,或者被整合到云端当中,这是我个人的一点预测。
记者:两位对2010年Ipad提出一点期望或者给大家有一个推荐?相当于广告词的一个感觉,给大家推荐一下,如何让大家更有吸引力来参加。
嘉宾:各位朋友们,欢迎大家在12月初来到上海参加我们的技术大会,有机会我们要互动要交流,让我们碰撞产生火花。我个人感觉目前IT行业正处在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代,不断有新的技术涌现出来,整个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让我们在这个时候相聚在一起,一起展望未来,一起来探讨技术的发展。
嘉宾:我相信各位关心IT的发展,在我们这个圈子内的人可能这些字眼都很熟悉了,云计算,内存技术,以及无线应用,但是如果说能够如何把它具体体现,以及反映在SAP的产品事业当中,以及如何能够给各位马上带来实质的回报,我相信TechEd今年是相当值得的。
记者:刚才在中间芮总提到了我们要卖奔驰车,在我的理解中,中国研究院就是造奔驰车里面发动机的角色,十分感谢今天两位作客小崔下午茶,聊了很多TechEd的过去和今年可能以后还没有进一步规划,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坐在这里再讨论的时候就可以讨论2011年的TechEd,谢谢两位。
嘉宾:谢谢。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