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信息时代的崛起唤起了一个属于CIO的时代。于是,处于成长期的CIO们开始找寻一种鉴定自我的标志。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的成立也不过是2002年12月的事情,但已有各种关于CIO的培训和认证在国内纷纷启动。
目前,中国已经存在的直接以CIO为推广点的培训和认证体系并不少,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今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企业信息管理师认证,信息产业部下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项目)系列中CIO专业培训,还有各省市地区范围内的培训等等。
然而,这众多的培训,有哪一个是真正得到社会认可的呢?参加这样的培训,是否能真正帮助CIO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上一层楼?未来哪些认证将得到社会大范围内的认可和重视?
用国家信息化应用推广中心副主任陈伟的话来说,“现在的CIO认证就像赛马一样,就看看最后哪些认证能跑出来”,毕竟,认证的价值只有在社会的认可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然而,在一个赛马环境下生存的CIO培训认证,却无疑正遭遇着尴尬与困惑。
社会认可度不高
认证最根本要解决的还是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问题,否则,认证和培训就会成为一种虚设。而事实上,国内已经出现的CIO认证还远远没有达到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程度。
我们可以看一下不同企业单位对CIO这个职位的要求,一般来说,最具体核心的要求是:该人选需有一定年份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经验,需要他们主持或者参加过信息化项目的具体实施。而相对比较虚的要求则是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且有管理意识。其实,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才是各个CIO认证预想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用人企业宁愿列出一些比较虚的条件,也没有列出需要通过某某认证的要求,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认证本身还没有得到社会认可。
面对目前这种状况,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的常务副秘书长胡明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可以理解,他说:“现在这些认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的确比较低,如果不能拿出证据证明你的培训和认证的确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别人怎么会相信这个认证是有价值的呢?”
但同时,也有积极倡导建立CIO培训认证机制的学者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左美云教授则对记者表示:“如果有同等条件的两个人,一个有证书,一个没有证书,我相信用人单位还是更可能选择有证书的那个,毕竟它能证明你受过一定的系统学习。我觉得,虽然现有的各种培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应当鼓励大家去参加这些培训,对CIO,经验固然重要,体系化的系统学习同样也很重要。”
知识体系构建尚有缺陷
其实,把CIO的认证培训做好做出实际效用来正是众多培训认证机构的美好愿望。据了解,很多培训机构每完成一期培训,都会细致的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调整,在今后得到改进。但是,希望做好和已经做好毕竟是两回事情,不可否认的是,现有的CIO培训认证还有着或多或少的欠缺。
比如对劳动部的认证,比较多的业内人士所持的观点是:该认证的内容太浅,尚不足以达到社会对CIO的要求。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教研室的曹树金教授就对本刊记者表示:“基本上,劳动部的认证走的还是系统分析员的路子。”胡明对此也表示认同,“从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的劳动部认证的知识体系分析,感觉上它离CIO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另外,我们觉得CIO本身就应该是战略层次上的高级人才,不应该再分什么等级,而劳动部的认证却分了三个等级。”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已经开展的劳动部培训考核中,有很多在校大学生也参加了助理级别的考核并得到了证书,培训点之一的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倪老师就曾对《IT时代周刊》记者说,“助理这个等级的考核很多大四的学生都过了,因为对实务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从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迅速进入到一个CIO的角色,基本上,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学生们却能顺利通过CIO认证的考核,拿到相应的证书,这就存在着两种解释:其一,像前面许多业内人士说的那样,这个认证并不是真正按照CIO的标准设定的;其二,该认证分了等级,或许最高一个等级(目前还没有开展)能达到CIO的要求,但其下的两个等级则不行,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只设一个真正的CIO等级呢?
针对外界提出的这些问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企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信息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及信息化系列课程远程培训办公室主任郝宏志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的时候作出了回应:“这种看法,我们可以理解,教材中技术层面上的内容,的确没有学历教育里的专业课那么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职业认证,不可能深化每个专业的内容。细心的学员曾经帮我们做过一个统计,说我们课程中涉及到的学科有21门,这么多的内容,我们不可能像学校的学历教育一样讲得那么深。如果真的要展开来讲的话,可能要学上好几年都学不完,而且,我们对参加认证的人的资格已经作出了一些限制,保证他们在参加培训之前已经具备了一部分相关的知识,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培养出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出技术加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
理论固然重要,但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理论的根本。
然而,在本刊记者掌握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培训认证的人员对现有体系的反馈意见,40%以上的培训认证人员认为培训内容的理论性强,但实践性弱。
这无疑等于间接的否定了现有培训对CIO的实际帮助。而在目前这个讲求实效的社会,实践性不强的职业认证教育无疑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
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部的总工徐晓霞就表示自己虽然听说过这些认证,但并没有参加也不会参加,她说:“一般来说,理论知识大家都掌握得差不多,关键还是那些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如果一个人想凭着什么证书要求加工资,却对工作没有实质帮助,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在对多数企业CIO的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如果其公司觉得需要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他们一般不会鼓励员工外出参加什么培训班,而是由公司牵头,根据本公司的实际需要,请专门的人来公司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而这也恰恰是很多公司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学习方式,类似的像中兴通讯,他们甚至有自己的中兴通讯学院,全面负责内部各个等级员工的培训,小到普通职员,大到总裁,当然也包括公司信息化的负责人。
除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同行之间的交流也被认为是一种值得采纳的学习方式。思科中国网络技术公司的系统工程师叶开国对本刊记者表示:“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同行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带给你很多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安利公司的CIO杨海鹏则特别强调应该从平时工作中接触的合作伙伴那里获取最新最快的知识,至于培训和认证,他说:“我做这行已经很多年了,对培训,我一定要看这个培训是不是真的对自己会有帮助,其实,做到CIO这个职位,对技术的东西已经不太强调了,关键还是要有足够的判断力,而这些大多都是靠经验得来的。”
由此看来,更被从业人员看重的还是实践,他们更倾向于在工作中逐渐获取知识和经验,正如杨海鹏所说:“理论教给你的是一个模式,它的作用在于让人去思考,但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知识必须经过变通才会发生效用,而这是一步步实践才能获得的。”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