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上海纺织集团李小山:信息化从零起步

上海纺织集团李小山:信息化从零起步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对上海来讲,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纺织都是它的一个亮点。1996年,中国开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很多负担过重的国有大型企业都已经被拆分掉,上海纺织也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正是有这些顾虑,使得上海纺织的信息化推进并不是特别理想。

作者:永燕 来源:CIO insight 2009年1月5日

关键字: 纺织 信息化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作为一家老国企,上海纺织集团的信息化正在缓慢推进。

  对上海来讲,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纺织都是它的一个亮点。曾几何时,上海是中国纺织行业的龙头,也对山东、浙江等地的纺织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1/3的土地都是上海纺织的。然而,辉煌的历史只能代表过去,到90年代初期,上海纺织却因为员工过多而不堪重负,当时的上海纺织已有55万名员工。

  1996年,中国开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很多负担过重的国有大型企业都已经被拆分掉,上海纺织也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上海市国资委认为上海纺织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中是做出贡献的,其历史非常厚重。而且上海作为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也需要一些时尚的产业,而纺织正好可以将传统产业与时尚产业合二为一。“正因为如此,上海市国资委觉得上海纺织还应有其一席之地,于是决定不拆分上海纺织,而是要进一步发展上海纺织,而发展就要上信息系统。因为信息系统是推动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助推剂。”上海纺织(集团)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李小山表示。不过,上海纺织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解决当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55万名员工的沉重包袱就是其面临的第一个大考。

  壮士断腕

  早在1992年,面临庞杂的人员,上海纺织集团前身——上海纺织工业局痛下决心做出调整。经过十几年的调整,从原来的55万人砍到在册正式员工2.5万人。“这是一个很悲壮的过程。”提起这次上海纺织历史上的大手术,李小山还禁不住唏嘘。当时,上海纺织的很多企业都一一关闭掉,为了安抚下岗职工,上海纺织还把原来在市区的土地都贱卖掉或以很便宜的价格出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这一过程中,上海纺织工业局也完成了从行政主管单位向企业的转变。2004年改制之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成立,新的领导班子上马。其实,上海国资委一直都非常重视上海纺织的发展,并对上海纺织做了一个管理架构的设计。而根据资产的关系、企业的发展战略,上海纺织找了一家知名的咨询公司做了战略管控的咨询,其实,这也是为了整个信息化管控做准备。

  从零起步

  虽然上海纺织在为信息化做了一系列准备,但是在2004年之前,上海纺织集团的信息化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虽然下属有几家企业也上了ERP系统等,但是上海纺织集团大部分子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并没有信息化,很多财务部门还是采取手工记账的方式。因为原来是行政管理单位,上海纺织集团当时连电脑也没有几台,整个集团办公连网络也没有开通。当时集团公司也没有专门的信息化部门,仅有的几个IT人员也是属于集团办公室管理。集团公司的系统也只是在1998年时做的工业统计系统,到2004年已经不能发挥多大作用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小山加入了上海纺织集团。李小山加入后,单独成立了信息科技部。1977年出生的李小山在集团公司是非常年轻的,而他后来又招聘了了几个年轻人进入信息科技部。同时,集团公司其他部门也招聘了几个年轻人。这些新鲜血液加入上海纺织后,就对网络提出了基本的需求。不过,李小山也没有急于在集团公司推广网络,而是通过先让员工上QQ、MSN等,使他们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在网络的确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李小山又带领团队上了一套价格低廉且易用的P2P文件传输工具。集团领导和同事在使用了这套工具后,觉得非常好用,因为它部分解决了文件流转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有一部分领导开始反映这套P2P文件传输工具的功能还不够全,这时,李小山趁机向领导建议上OA系统,并顺利完成了OA系统的建设。“其实,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OA。”李小山表示。

  掌控数据

  当前,在上海纺织,所有的经营和决策还是放在各个子公司,集团公司没有利润中心,只是做一些行政上的管理工作,并没有非常深入地介入到业务操作中。比如对某家下属企业,集团公司只需看它每年的营业额等几个事项。然而,集团公司也在逐渐加强对业务的监控。首先就体现在它对子公司业务数据的掌控上。当集团公司看到某家子公司有一个非常好的业务平台、而另外一家企业也有类似的业务体系时,集团公司就希望能够在两家公司之间实现业务体系的共享,这就需要拿到业务体系比较好的公司的业务数据。

  为了更好地掌控数据,李小山带领团队在集团公司做了一个简单的BI系统,主要是对各个子公司的一些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因为集团公司的领导从管理的角度以及整个集团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掌控子公司数据的需求。而各个子公司,比如化纤子公司、贸易子公司也会有自己数据分析的需求。“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常规意义上的数据分析,如果没有原始的数据,就很难做到定期的分析。”李小山告诉记者。同时,他还表示,未来两年,他将带领团队上一套基于报表的分析工具,进一步完善BI系统,以便集团公司从财务、业务两个方面将一些原始数据收集到集团来做一些分析。

  需求决定IT系统建设

  在带领团队上系统时,因为面临的是上海纺织这样一个老国企,所以李小山总是不急不躁地去激发领导及员工对信息化的需求,通过刺激他们的需求来推进信息化的建设。然而,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下属企业的IT系统建设没有任何起色。后来,李小山带领团队做了整个集团信息化需求的调研,结果发现,从集团最高领导到子公司的员工,对IT的需求衰减得很厉害。特别令人痛心的是,上海纺织下属子公司一线的员工,反而没有任何IT需求,他们认为手工操作就足够了。“因为他们还没有站在一个整合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李小山非常惋惜地告诉记者。而对于公司的管理层来说,他们虽然有需求,但也并不特别迫切地推进IT系统的建设。因为他们有来自方方面面的顾虑和考虑,比如他们要照顾到下面员工的情绪。在上任何一套系统时,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都会考虑,这套系统上线后,是否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管理力度?正是有这些顾虑,使得上海纺织的信息化推进并不是特别理想。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