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人物李毅中: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与展望

李毅中: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与展望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高端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及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工业软件开发应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服务、工程总承包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作者:李毅中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1月19日

关键字: 信息化 李毅中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9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2.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6%,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率达到50%。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蔓延,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紧密围绕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的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扭转了工业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实现工业经济回升向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 2009年的主要工作

  在工业和信息化全系统的努力下,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工业经济扭转了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年初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呈现止跌回升企稳向好的态势。工业增速从2008年6月份的16%急降到11、12月份的5.4%、5.7%和2009年头两个月3.8%的低点。3月份以后逐月回升,从6月份开始增速保持在两位数,10月份达到16.1%,11月份达到19.2%。前11个月累计增速10.3%,全年增长11%左右。

  一是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明显加快。2009年11月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比10月份加快 3.1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20.8%,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增长14.2%。轻工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2.6%,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22.2%,比上月加快4.1个百分点。

  二是各地工业增速恢复正增长。从2009年7月开始,31个省份当月工业增速均实现正增长。10月,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9%、18.9%和21.7%;1-11月,东、中、西部增加值累计分别增长9%、11%和15.4%。分省市看,11月份,全国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均达到两位数增长,其中25个省份增速超过20%。

  三是工业产品出口降幅继续收窄。2009年1-11月,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2.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6871亿元,同比增长 5.3%,结束了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的局面。出口比重较大的电子、轻工、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9.8%、3.9%和7.8%,增幅较上月均有较大提高。

  四是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分别淘汰落后产能1690万吨、7400万吨、600万箱、80万吨。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2%,预计全年下降9%以上。

  五是通信业和信息化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2009年前11个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4.1%,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6%,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4%。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显著。

  一年来,全系统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从2008年底开始,工信部联合有关方面编制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和推动落实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围绕扩大消费和开拓市场,落实并完善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有关政策。落实稳定外需政策,推动国家先后7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组织协调,强化了信息发布。

  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积极争取国务院设立了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密切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规范工作机制,建立了技改项目库和管理制度。目前,2009年项目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项目合计4441项,总投资6326亿元,已安排专项资金188.3亿元。预计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全部下达后,拉动社会投资约为28倍。组织开展了技术改造项目跟踪检查,防止产能借机盲目扩张。

  三是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步伐。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指导意见代拟稿。机械、汽车、有色等行业成功进行了50多起国内大型企业间的并购重组。钢铁、电石、铁合金、焦化等行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及装备,启动了水泥、有色等行业能效队标。加快发展软件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了服务外包等扶持政策,实施了一批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组织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四是加大重大专项实施和质量品牌建设力度。着眼产业发展急需,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推动工业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加快“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等7个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进度。发布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国防重点科研任务顺利完成。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以品种、质量、品牌和服务为重点,加强产品质量建设。标准制修订加快推进,全年发布行业标准283项、国家标准2015项,修订工业领域标准3400项。

  五是切实推动解决中小企业困难。推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并落实了政策支持。推进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和多层次融资体系,4247户担保机构为23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7700亿元贷款担保。建立健全再担保机构,协调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业务。截止2009年9月底,中小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59%,小企业贷款增加1.1万亿,增幅为27%。统筹用好中央财政96亿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30亿元技术改造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开拓市场、产业集群发展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六是扎实推进3G发展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顺利发放了3G牌照。网络建设和业务推广应用全面展开,全年完成投资1435亿元,建设基站28.5万个,用户超过1000万,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TD商用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链加快完善,TD演进技术方案成为4G国际标准候选技术之一。企业、行业和区域层面的两化融合试点示范有序开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果显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深入推进,三网融合积极推进。

  二、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

  我国经济运行仍然处于巩固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增长任务依然艰巨,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更加迫切。对当前形势,我们有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是外需萎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短期内难有根本改观,必须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近一段时间,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可能总体好于2009年,但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在全球经济萎缩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趋明显,我国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工业发展必须坚持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方针,着力开拓国内市场。

  二是投资大幅增长的局面难以持续,必须更加明确投资导向和重点。2009年前11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634亿元,同比增长32.1%,继续大幅增长的难度很大。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在我国GDP增长的7.7个百分点中,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应推动把投资更多转向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上来,推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是保持消费持续大幅增长难度很大,必须更加注重质量品牌建设。在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2009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在15.3%的较快增长水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扩大内需短期内难以迅速提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产品质量建设,创新品种、提高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引领消费、培育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是当前政策的持续效应会逐渐减弱,必须更加注重后续政策的跟进。当前,经济的企稳回升主要靠政策和投资拉动,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社会投资和民间资本增长乏力。在需求方面,目前也主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鼓励。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应会逐步减弱。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必须做好储备性政策研究,充实完善相关政策,及时出台后续政策。

  五是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必须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产能严重过剩表现得更为突出。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存在较为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也存在重复建设倾向。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结构调整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情况没有改变。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六是面临发达国家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压力和挑战,必须更加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08年底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提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概念,要在新兴产业领域保持竞争优势。这对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们在推动结构调整升级中,既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更要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述发展形势对我国工业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政策的着力点要克服短期困难,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 锦 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点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主线,切实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节能减排,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民结合,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 关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需要加强对危机后全球经济新格局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探索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的战略和思路。这里,就工业和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几个思路问题,谈谈认识和思考。

  (一)巩固和发展企稳回升的良好局面

  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下一步我们主要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贯彻落实,继续制定完成各项实施细则,加快落实规划涉及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企业技术改造,用好技术改造资金,拉动企业和社会投资,做好项目的跟踪和督促检查,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品种、质量、品牌、服务为重点,持之以恒地抓好质量品牌建设。四是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加强工业标准的制修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六是加强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监控,强化经济运行组织协调,确保完成国防重点科研生产任务,建立健全覆盖工业、通信业应急管理体系。七是加强试点示范,指导规范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八是协调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完成维护稳定各项重点任务,确保通信网络安全畅通。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

  就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讲,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工业领域的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抓好六个抓手:一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结合起来,推动工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跃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完善产业政策,加快标准制修订,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支持有优势的大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三是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是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向“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集聚方向发展。五是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管理,突出品种、质量、品牌和服务建设,引导和促进消费。六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推广应用,催生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

  (三)推进“两化融合”,探索实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包括以下六个内容:一是要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二是坚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回报;三是坚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突破能源资源约束;四是坚持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发展;五是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为社会提供能够引导消费、满足需求、质量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六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注重改善民生,保障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安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一项长期持续的系统性工作,必须选准切入点,抓好试点,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在企业层面,要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七个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在地区层面,要继续推动“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四个切入点,把促进“两化融合”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在行业层面,要推进行业信息共享,建立分行业的信息化评价评估体系。

  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任务。要加强战略谋划,在国家层面上实现军工与民用工业的规划衔接、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在运作层面上积极探索军民结合的市场化途径,使民口企业合理合法地参与军工任务;在技术层面上,逐步统一军民技术标准,推动军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和辐射。

  (四)大力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初步考虑选择信息通信、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培育的重点领域。

  信息通信产业方面,重点培育和壮大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光纤宽带接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数字视听、软件业、数字内容、卫星应用、电子消费网络娱乐等新兴产业群。

  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设备等战略性发展需要的重大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设备、支线及干线飞机、高技术船舶等先进交通工具制造,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急需的数字化、绿色化重大装备。

  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工程关键材料、微电子基础及配套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等新材料,支持大企业不断创新。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热利用,先进核电设备(高温气冷堆)制造,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煤层气开发及煤制石油替代产品,半导体照明,先进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群。

  生物产业方面,重点培育疫苗与诊断试剂、重大新药创制、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药物升级改造,生物农业、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能源植物及生物质能源开发,微生物制造,生物修复、生态治理等新兴领域。

  高端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及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工业软件开发应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服务、工程总承包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初步估算,到2020年,以上六大新兴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可能达到20%左右。我们要组织制定新兴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新兴支柱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扶持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引导消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加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必须把加快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作,推动企业联合创新。二要加强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园区的集聚创新能力,搭建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三要在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中,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四要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优先启动能起到引领支撑作用的重点课题,加速推进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五要强化标准管理,做好标准与规划、产业政策的协同,形成技术创新、标准与知识产权的互动。六要创新发展思路,组织开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谋划大思路、大举措。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