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主题为“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的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从最初的BSP方法谈到后来的信息工程方法,再到现在TOGAF,回顾了信息化方法论的发展历程,指出了这些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并提出了指导下一步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思路,如在精神上的认识积累,在物质上的文档化和重用等,使电子政务建设不仅做到“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杨学山认为,目前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停留在几大方面,即如何保证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成熟与稳定,如何集成、优化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以及如何保证网络系统更加的适用、可靠。
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系统应用的差异化
站在信息技术的层面,分析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杨学山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电子政务业务体系。分析电子政务业务本身,梳理电子政务的业务流程,在逻辑上形成电子政务的业务体系架构。
其次,就是信息技术体系架构。在形成了电子政务业务体系架构以后,就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架构来支撑这个业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就有IT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软件厂商参与进来,完成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
按照惯例,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开发/实施方会采取在功能成熟的软件基础上,着力开发更丰富的定制化功能。之后,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地方部门都围绕着这样的一个“套件”来做填充。
这时候,政府部门是按照开发/实施方已经设计好的套路来“出牌”,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还不得要领。这就要求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方(即政府部门)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杨学山说,知其所以然和知其然之间的不同,在短使其内从应用效果看,几乎看不出多少明显的问题,但是要发展,要深化,差异化就变得严重了。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优化的死循环
当把一个政府部门的业务演变成信息系统的时候,当随着这样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做信息系统代替的时候,在把信息和应用系统一起来的时候,需要弄明白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使得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正常运转起来,还是为了探明电子政务的业务本身以及信息处理本身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电子政务业务本身的探究,最先想到的自然是依靠信息系统来做流程优化。但是,这套应用系统本身是从“套装”软件发展而来的,套装软件的架构决定了应用的方法。这也就是说,用原先的业务流程规则来考核,甚至来优化现有的、在本质逻辑层面上没有经过变化的业务流程,这本身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杨学山认为,从业务流程发展的角度看,流程优化方面的延缓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尽管政府机构总在调整,但是本质逻辑层面上的业务流程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在杨学山看来,电子政务的应用目前只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应用系统的效应能不能满足要求,第二个计算机设备、网络能否良好运转。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业务信息相关的处理工作。在一些地方的政务网站上,信息的更新频率异常的低,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远远滞后于信息系统的应用。
这就要求在电子政务的深层应用中,不单单要考虑基本工作数据和业务流程之间的联系,还要考虑当需要高程度集成信息时,当企业职能、政府职能层面产生信息需求时,电子政务系统应该怎样来满足。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