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3月30日 北京消息(文/赵效民): 提起日本富士通公司(FUJITSU),可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很陌生,即使是IT领域的从业人员,也可能一时很难完整的描述这家公司。不过一些正面的口碑倒是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与认可,比如“日本的IBM”、“日本最好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厂商”等等。的确,这是一家给人感觉很低调,但产品做得不错的ICT厂商,与我们平时经常接触到的欧美企业,至少在初始的感觉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个不同到底是什么,却是很难说清楚的。
去年11月,笔者参加了富士通在德国举行的欧洲站“富士通论坛”,在会上遇到了时任富士通公司常务董事兼亚洲区总裁的田中达也先生(Tatsuya Tanaka),他专门为来自亚洲的记者亲自讲解富士通论坛展区里的各类解决方案。而也就是在那次的活动上,与众不同的企业战略(以人为本的创新)激发起我对这家来自日本的ICT厂商的进一步兴趣。进入2015年,富士通亚洲峰会辗转来到了中国上海,我又再次欣然受邀采访田中先生,而就在峰会即将召开的前两天(1月19日),传来了重大消息——田中先生预订将于2015年6月22日起担任富士通公司新一任总裁,而这一变化,也让我有幸成为了这一任命宣布之后第一个采访他的中国记者,并让我有机会率先了解这位未来的富士通掌门人的内心想法与可能的战略构想。
图:出席2014年11月在德国举行的“富士通国际论坛”的田中达也先生,时隔两个月后,田中已于2015年1月19日升任执行董事副社长,并将在预定6月22日举行的定期股东大会和临时董事会之后正式就任富士通集团总裁。现任总裁山本正已将从6月22日开始担任目前空缺的代表董事长。山本将主要负责与外部的协调工作,田中则主要负责公司内部业务。
图:在“富士通亚洲峰会”中国站(上海)期间,笔者独家采访田中达也先生(右),成为了在宣布其未来任命之后,第一位采访他的中国记者,左为陪同田中先生接受采访的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CEO梶山正树(Masaki Kajiyama)
田中达也出生于1956年,在1980年加入富士通至今已有35年。在这期间,他曾于2003年被派驻富士通(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工作多年,最后一次升迁是2014年升任亚洲区总裁。显然,田中对于富士通近40年来发展非常了解,并对富士通本身有着深刻的认知与见解,而我们的交流,也正是从富士通的历史开始。
我们是日本人的IBM?NO!
在中国IT圈,或者说经常接触IT产品的人,谈起对富士通的评价,大多都会说它就是日本的IBM。在大家看来,这一评价其实是一种很正面的褒奖,它以IT界的蓝色巨人IBM的高度来肯定了富士通的能力,也更突显了富士通在日本ICT领域的地位。不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田中看来,这并不贴切,或者说完全不足以表达富士通的真正实力。
富士通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23年,日本古河电气有限公司(Furukawa Electric Co., Ltd.)与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AG)共同创建了富士电机有限公司(Fuji Electric Co., Ltd.),在日本生产发电机与电动机,这就是富士通公司的前身母体(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富士通与西门子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了)。
1935年,富士电机的通信事业部独立为富士通信机制造有限公司(Fuji Tsushinki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这家公司就是如今的富士通公司(于1967年更名)。而在1954年10月,富士通推出了日本第一台自动电子计算机FACOM 100,从此开始了其真正的ICT发展历程。
图:FACOM 100的发布,改变了日本的ICT历史,也标志着富士通在日本ICT业界的崇高地位
图:1965年9月推出的FACOM 230系列,在1966至1970年间是日本销量最好的计算机(其中的230-10型号,在这5年前卖出了1000多套)
富士通FACOM品牌的发展历史,可以看作是日本计算机发展水平的发展史,而就在田中进入富士通公司的前6年,即1974年的11月,富士通联合日立公司发布了当时(下文中的“之最”均为当时之最)全球规模最大,也是性能最好的大型主机(Mainframe)FACOM M-190。田中进入富士通后的第5年,富士通发布了世界最快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主机FACOM M-780,5年之后,再次发布了世界最快的通用计算主机M-1800系列。
图:富士通FACOM M-190大型主机,是当时最好的主机系统
图:1985年11月,富士通发布了当时世界最快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主机FACOM M-780
图:1990年9月,富士通发布当时世界最快的主机系统M-1800,从此之后富士通的计算主机(服务器)的研发重点开始转向了UNIX/RISC小型机与后来的x86系统
所以,从富士通大型主机的发展历程来看,丝毫不亚于当时的IBM,甚至水平更高。田中就此回忆到,“记得我当年加入富士通的时候,有一个关于大型机的项目,当时IBM先推出来了这个产品,然后各个厂商都紧随其后。当时,富士通的主机产品,比起IBM的大型机,不管在稳定性,速度,以及成本上都优于前者。”据说,在当时的日本市场,富士通的主机系统给IBM造成了很大的压力,IBM还专门组织了一个部门来研究富士通的产品与技术。因此,虽然在采访中,田中并没有直接评价IBM,但对于他这样的富士通老兵,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是再正常不过了。在他看来,“日本IBM”的评价,无法准确描述富士通的能力,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双方在一些根本性的战略与视角上也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差异。
图:富士通在2013财年的收入与构成,按照当时的汇率,大约400亿美元,其中64.5%(256亿)来自于企业级ICT业务,而广泛的前端产品线也让富士通成为当今少数几家能自主提供端到端的ICT解决方案的厂商
目前,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的资料显示,富士通是全球第三大ICT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商,仅次于IBM与惠普,不过田中并不十分看重这个排名,原因在于公司的整体战略并不相同。富士通当前所专注理念——以人为本的创新,让其更加关注ICT需求的本质,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竞争对手。
“在以前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明确的竞争源头,哪些公司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很清楚”,田中在阐述业界形态变化时表示,“但是,到了当今的时代,我有一种感觉,你永远不知道竞争对手会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有可能它跟ICT完全不相关,但是它提供着某种很特别的服务,可能它通过资本运作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收购或者是被收购,一下子就会成为你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或者说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这种竞争对手是随时可能面对的,作为富士通,要更加灵活地、有效地去考虑整体战略上的对策,柔韧地随时应对这些危机。”
按照富士通的理念,这种应对的根本就在于对人的关注,因为无论是怎样的对手,最终让你可能面临失败的就是用户的离去,实质上就是“人”的离去,对于一家以ICT为主业的厂商,所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ICT与人相关的“本质”。
ICT本质就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的资源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其实都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他们离我们或远或近,打交道的界面也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的,我们就是要和某个人产生关系,这种关联从古至今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随着技术与时代的变迁,手段与方式不同了。而ICT就是人们所掌握的新的关联工具,并逐渐成为人类的习惯,在富士通的眼中,这最终归纳为“连接”。“ICT和能源以及水一样,已经是各个国家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础设施了”,田中总结到,“这就好比,人类发现了并利用了火,后来又发明了电,从此再也离不开它们一样,ICT对于我们而言也是如此”。
从这里,可以看出富士通对于ICT的本质理解似乎与其他厂商并不太一样,至少对于ICT这样的定位,我还是很少听说(说云计算是像水一样的资源倒是很多)。由此展开,则可以绘制出富士通对于未来ICT发展的根本图景。“未来的世界必定是互联的,以前可能是梦想,但ICT赋予了这样的能力”,田中表示,“这种互联不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在于万物互联。商业也会因此改变以往的模式变得更加融合。这也是富士通所认为的‘高度互联的世界’,它将给人类的生活和商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促使这一连接世界产生的原动力就是下一代的互联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
图:田中达也阐述他心目中的“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
其实,物联网可算是人与人互联的延伸,因为要互联的物体是人类创造的,或与人在某种层面上相关联的,这些物体也都是为人类服务。而为了给“某些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它们纳入整体的互联范围肯定是需要的,只是之前没有相应的技术与工具,就像原始人可能不知道脚下几米深处的黑色液体就是石油一样,ICT的发展将让人们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也将让万物互联成为人类社会中另一个新的“常态”——就如同当今的互联网一样,它就是ICT方案所组合出的一个互联平台,如今已经演变成人类生活、工作与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对于未来互联的可能规模,田中表示,“通过网络连接的物体数量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微波炉、空调、汽车等物体都将会被连接起来。目前,我们可能看到的是100亿个物体已经被连接,到2020年预测将会达到500亿个。‘万物互联的世界’即将来到。”
但是,万物互联之后也必将会产生庞大的数据,并再流进网络中,如何在这种常态下应对新的挑战,将是ICT厂商共同面对的问题。田中表示,“一辆自动车每小时将会产生3.6TB的数据。将物品连接进而服务化,从大数据提取的价值,将会为商业及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成长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将会面临严峻的威胁,如应对网络黑客攻击、确保信息安全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都成为课题。”
此外,全球各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与科技能力也各不相同,可能任何一个国家的ICT厂商在很多层面上是相通的,但对于具体的地域市场而言,则会有很大区别。“关于ICT的定位,在日本东京、在美国纽约、在英国伦敦,或者是现在正在发展的印度、缅甸、非洲等地,我觉得每个地方的定位可能是有所区别的。而且过去的ICT跟今天的ICT也是不同的水准,并且跟相关国家的综合水平有密切关系,比如国力强盛到什么程度,基础设施是否得到了充实,都是关键性的问题。”田中接着以中国为例,进行具体的阐述,“比如像中国大陆东部的沿海地区和西部的内陆地区,就不可能采取一样的方法,由于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不同,所有地方要提供不同的方案。作为企业来说,我们开展业务希望取得利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非常细致,肯定是一个很费成本的事情。但是,虽然这个事情很任重道远,我们作为企业,还是要尽全力去为当地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各种方案。”
对于最终的社会发展目标,以ICT的视角,在田中看来,就是“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不管是企业还是社会机构,共通的部分是如何在自身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上融入ICT创新。回顾历史,ICT一直被定位为是改善业务效率的工具,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电商等新商业模式的涌现,ICT被赋予促进业务成长以及变革的使命。虽然如此,当前应用ICT获得更高效率还是众多企业以及公共机构的目标。根据Gartner的最新研究结果,CEO把企业成长放在成本削减的前面,而ICT已经成为必然的关键。”
田中表示,“在过去,我们接受金融服务的时候,必须要前往银行柜台。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通过网页进行金融交易成为了现实。现如今全新的革新再次产生,在中国像阿里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等创新公司所带来的金融商业模式也已被市场接受。其他行业其实也一样,对于业务现在已不再只是效率化、节省人力,进一步提升商品以及服务的价值让ICT也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以小见大,我们也就不难想象所有行业在融入ICT创新之后的可能景象,而在明确了这一方向之后,作为ICT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富士通相关的产品研发、方案的组合也自然有了目标——它们无疑是更好的利用ICT这一新的人类资源的工具与手段。
交付能让人感到幸福的ICT
在本次中国的富士通论坛上,富士通的主讲内容中,关于其产品和具体决方案的介绍非常简单,富士通的高层们更愿意从人的视角,从一个社会的视角,而不是一个企业自身盈利与否的格局,引出人们对ICT以及富士通的关注。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说,ICT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资源,它就像电和石油一样,能发挥多大的威力,在于人类不断的深入探索、挖掘与利用。
富士通更愿意从一个人类社会的切实需求中入手,来展开对ICT的讨论,并引出其针对不同需求所能提供的方案,相应的,其后面所需要的产品与方案组合,在“富士通论坛”的这种场合里是相对次要的,因为如果打动了相关的“人”,那么还会担心支撑起这些愿景的基础设施无人问津吗?
在田中看来,以人为本的创新的3大经营资源,分别是“人、信息、基础架构”。人处于中心,所有类型的信息围绕在其周围,具备先进基础架构的ICT平台则是让这些信息得以有效运转的关键保障——更有效的信息能让人享受更好的服务,或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而想要实现富士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田中指出了两大前提条件:一是让智能的ICT融入商业及社会的各个要素中。当然,为了构筑一个新的社会,只是让世界变得更智能并非唯一的追求。而另外一个条件是,以ICT支撑人类去构筑富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现在,世界范围,包括高速发展的中国都涌现一系列的社会性课题,富士通希望将ICT作为解决这些课题的关键工具,并以此作为自身的使命。
田中总结到,“所谓以人为本的ICT,就是在相应的地点与时间点上,时刻支持人类做出正确判断以及行动的科技能力。它将万物互联,从信息中获得知识,进一步支持人的行动。这样的ICT是通过融合‘云、移动、大数据、社交、IOT’等前沿技术进而产生的。”
不过,ICT本身是死的,在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下,就需要为其增加更多的“人气”,笔者认为,这才是富士通的核心价值观——切实的以人类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的需求来思考ICT产品的设计、方案的组合以及最终交付的服务。事实上,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不同的领域、角度、层面上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与工作,并由此不断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这些企业背后的ICT,也理应具有相应的“人气”,即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ICT聚集的结果就是让人感到幸福”,田中意味深长地说到。接下来,他举了这样的一个不久的未来就能实现的医疗场景:
在交通严重堵塞的市中心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骑自行车的年轻男子严重受伤倒在了现场。他身上佩戴的设备立即感知到了异常冲击,快速发起警报并同时将他的脉搏、血压的变化数据传输到“以人为本的ICT系统”。然后指挥中心马上出动救护车,赶赴现场急救的医生也立即被共享了这一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步实现了这些紧急反应。
接下来,系统通过对地区的急救医疗信息以及城市交通状态的分析,全面支持指挥中心和事故现场的行动。系统发出的结果显示:前往最近的医院的交通非常堵塞,第二近的医院又有医疗人员不足的情况。所以系统最后马上推荐了第三个选择,一个医疗人员可充足对应,路途道路无堵塞,实际比最近的医院可早7分钟到到的医院。所以,最后根据系统显示的最短的路径结合导航前往推荐的医院。同时,也对医院方面发出了入院委托。进一步,系统联系了道路交通系统,自动控制急救车的信号,支持一路的交通运行。
如果受伤的人可以迅速的获得医疗,那么这个人无疑是幸福的,而能更有效的保障市民的安全以及出行的便利,这个城市与市民,在某种角度上说也是幸福的,而相应的ICT方案组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富士通,我们的企业愿景就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把‘人’融入其中”,田中解释到,“由于ICT的存在,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事实上,因为更多地运用ICT,我认为ICT在使用上千万不要让人类变得不幸,而是要让ICT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比如在我想象当中,某一个家庭,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快乐地外出玩耍,而在背后,ICT一直默默支撑着,如果小朋友生病了,我们马上能借助ICT的力量,帮助更快速更便捷地解决问题。再比如,ICT可以让我们进行更有效的环境治理、保障食品的安全,从而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而这也正是富士通所追求的。”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每个企业最终所要服务的其实就是社会中的具体的某些人,他们可以算是最终的消费者,比如在道路上开车的人们,在医院里看病的人们,在市场里购物的人们,在餐厅里享受美食的人们……在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的同时,我相信,那些提供相应服务的企业和机构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也同样会感到幸福,而这就是ICT为企业、机构以及社会上的每个人所带来的终极价值。换句话说,这也就是富士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的价值体现。
“因此,我认为ICT还是应该以人为本,以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作为最终的目标!”田中在采访结束时最后强调。毫无疑问,它将指引着田中所领导下的富士通的未来之路……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