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中国ICT市场趋势论坛一直是行业的风向标,今年以“科技助燃数字化业务”为主题的ICT市场趋势论坛全面回归线下,继4月18日深圳站后,北京站也在5月10日召开。
IDC认为,随着企业寻求在数字化业务时代的蓬勃发展,接下来的重点将是“利用技术扩大数字业务”。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女士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尽管经济不利因素日益加剧,我们仍处于技术创新的“黄金时代”。只有践行数字化优先的IT领导者,在有效利用不断发展的创新技术基础上,通过创造韧性和价值,才能应对风暴,实现真正的转型、创新与发展。
今年,ChatGPT等生成式AI的火热,再次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热潮。在大模型上我们要关注预训练用了多少数据;迁移效果如何,和上一代AI相比效率和准确度提升程度;部署成本。
IDC中国副总裁钟振山先生在其主旨演讲中表示,2023年有望成为AI领域最令人兴奋的一年,生成式AI引领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对个人生活、工作以及每个企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IDC看来,大模型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主要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降低技术门槛;第二,节省计算资源;第三,预测结果提升。
现在大模型的应用场景主要围绕数字人/游戏/设计、营销、编程。钟振山建议,技术提供商以及技术使用方都应了解该项技术的本质,可能的应用场景,落地的可能性,并为即将产生的变革做好准备。
今年CEO的关键词是增长,IDC认为整体ICT和数字化转型机会还是非常大。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先生的主旨演讲则为ICT厂商解析了如何抓住“科技助燃数字业务”的宏大商机。IDC预测,到2026年,全球2000强公司40%的总收入将来自数字化产品、服务和体验。中国企业开发和运营数字化业务相关的ICT支出未来4年总额将超过2万亿美元。
去年10月IDC的调查显示,企业希望通过技术投资提高盈利能力、提高生产、应对市场竞争。所以当企业用技术实现不同业务优先级时,往往需求点不同,跟用户推广产品解决服务方案理清这点非常关键。
未来12个月,企业技术投资优先级,排在最高的是数字化创新,之后是重新配置物理基础设施、数据和分析。
武连峰先生认为,要想赢在数字化业务时代,ICT厂商应该从“五大维度”努力,包括:理解宏观政策走向,把握数字技术趋势,洞悉用户需求变化,开发生态技术方案,交付量化数字价值。
IDC中国副总裁王吉平博士在主旨演讲聚焦中国消费级市场。他提到,2023年是国内大流行后复苏的第一年,消费者依然对未来抱有许多不安——汇率、裁员、政策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消费市场蒙上一层阴霾。
同时,庞大的消费基数,长线向上动因都非常明显的提示我们未来5年中国消费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潜力。新的场景、技术变革与升级、客户群的扩展都将成为促进消费级市场在不安中崛起的积极因素。
两场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不断发展的企业智能与行业生态系统”以及“应对互联世界中的机遇与挑战”两大主题,IDC分析师与观众分享了IDC对于ICT各分支领域的趋势解读,主题涉及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器、智能终端产品及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等IDC研究领域。在“分析师一对一”环节,IDC分析师与部分ICT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9月13日的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年度提问二:新工作时代:AI工作流由谁主导?”从企业实践到技术实现、从业务落地到战略决策,展开了一场高密度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将AI工作流背后的难题和解决路径彻底揭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Newmind AI团队开发出首个专门针对土耳其语的AI幻觉检测系统Turk-LettuceDetect,能够逐字识别AI生成内容中的虚假信息。该系统使用三种不同的AI模型,在包含17790个样本的数据集上训练,最佳模型达到72.66%的检测准确率。这项研究填补了土耳其语AI安全检测的空白,为8000万土耳其语使用者提供了更可靠的AI交互体验。
在9月13日召开的“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一场主题为“新创意时代,AI如何定义‘第十艺术’?”的圆桌对话引发了热烈讨论。至顶AI实验室联合主理人路飞携六位数字艺术家与AI创业者,围绕AI在艺术中的角色、价值与未来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谈。
法国研究团队开发了"推理核心"训练环境,专门培养AI的基础推理能力。该系统包含18个核心任务,涵盖逻辑推理、规划、因果分析等领域,能无限生成新题目并精确控制难度。与传统依赖固定题库的方法不同,推理核心专注于培养通用认知能力,并使用专业工具验证答案。GPT-5测试显示任务具有挑战性,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