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CIO加油站万科集团高层变动 两副总裁国庆后离职

万科集团高层变动 两副总裁国庆后离职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万科集团刚刚发生高管变动,集团副总裁陈东锋、许国鸿已被证实离职。而在陈东锋名字已现身用友之后,万科集团至今仍未公布这一变动,此举或许说明万科对于2007年高调启动的“007海盗计划”中主要引进人才流失的讳莫如深。

来源: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作者:葛云 2010年10月18日

关键字: 集团管理层 万科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万科集团刚刚发生高管变动,集团副总裁陈东锋、许国鸿已被证实离职。其中,陈东锋去向已明,出现在号称国内最大通用管理软件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1日新设立并对外开展业务的“用友管理咨询公司”高管名单,任职用友咨询公司总经理、董事会成员。另外一位离任副总裁许国鸿则去向不明。

  记者随后登录万科集团国庆节后新改版的官网进行核实,发现与旧版官网相比,在“集团管理层”一栏中,高管从19位缩减为17位,赫然减少的正是陈、许二人。

  而在陈东锋名字已现身用友之后,万科集团至今仍未公布这一变动,此举或许说明万科对于2007年高调启动的“007海盗计划”中主要引进人才流失的讳莫如深。

  “007海盗计划”现拐点

  “陈东锋的去向在用友内部已经公开,万科不知为何尚未宣布。”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据悉,用友软件此番设立咨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总部位于上海。作为国内公认的管理软件巨头企业、信息化供应商,进军管理咨询业分食一杯羹本身就是新闻,而“挖角”万科就更是看点。业界都知道,陈东锋就职万科之前,任宝洁公司大中华区信息与决策方案部总监、全球业务服务事业部总监。他加入万科后,任首席信息官(CIO),主抓流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陈东峰这个人职业素养非常好,他上班时间绝对不做工作之外的事情,拿了宝洁公司的钱,不会把工作时间给其他公司。”这是2008年初万科执行副总裁解冻的一段描述,“我们两个一谈,他所做的事情(流程管理)恰恰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当天我就跟郁亮打电话,说我终于见到了一个我想找、而且已经找了很多年的人,郁亮完全认同,他们见完面之后很快就定下来了。”这段文字如今读来耐人寻味。

  从2007年9月29日加盟,到2010年10月离开,只有短短3年时间,陈东锋的万科生涯就结束了。

  而另一位从万科高管名单上消失的人物许国鸿,是一位有着海外高级学历的“海归”代表,曾任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和资产管理总监,在万科负责管理物业系统。

  谢冻2008年曾经说过:“我跟郁亮讲,我希望找许国鸿,他说为什么,我告诉他四个字,这个人‘老于世故’,对于这个事业有深刻的理解,从业经验非常丰富。”许国鸿从2007年10月出任万科副总裁到今日离去,也是3年。

  值得注意的是,陈东锋、许国鸿与现任另一位集团副总裁袁伯银,同为2007年万科高调的“007海盗计划”中引入的高级人才,同属当初被谢冻“挖角”而来的“千亿级”人才储备。彼时的万科,正高喊国际化口号,冲击“千亿级”房地产企业。时至今日,宏观环境、政策环境与市场行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万科的企业战略也发生了较大调整,尽管“千亿级”目标不再提起,难道“千亿级”人才也不再有用武之地?

  虽然2007年6月加入万科、曾任百安居中国执行副总裁职务的袁伯银仍在,但3位中的两位之离开,是否意味着万科“007人才计划”国际化试验的终结?

  现在来谈这一变动对万科目前意味着什么,为时尚早,或者这一变动不会发生根本性影响,但知情人士认为,作为万科所谓国际化战略一部分的人才战略,其拐点尽显,或者是宣告无疾而终。

  人才水土不服还是人才战略缺陷

  从信心满满地引入国际化人才,到3年合同期结束不再续约,万科与两位高管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互相接受、互相磨合乃至分离的故事?

  “离职原因或许是合同到期不再续约”,知情人士认为。他站在专业角度分析原因并给出客观解释,陈东锋作为CIO,在万科期间,“在信息化方面没有太大贡献,也没有得到业务部门的认可,说白了,他并没有适应民营企业的环境,不知道怎么样在万科工作”。

  这正是被房地产界各管理专家屡屡提到的国际化人才“水土不服”问题。这种管理问题在其他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人力资源架构中,也并不鲜见。

  所以,当记者就这一离职的最新消息向一位任职于大型房地产企业的高管询问其观点时,他表示“毫不奇怪”。正是这位高管早在一年前就对记者表达了这种可能。

  至于许国鸿的情况,知情人士认为也极有可能类似。3年,对一个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型跨国企业高管来说,适应一个纯本土化的大型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沟通模式,时间不算太长,而生存与管理成本却很高。

  与许国鸿相比,在万科期间曝光率并不低的陈东锋,显然赚得了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名声,但他给万科留下了什么,或许只有万科才有资格评价。

  除了高级人才自身原因的水土不服外,万科的人才战略或者引入人才后培育和融合的土壤如何呢?是否也有需要检讨的缺陷?

  比如,在陈东锋加盟后,万科单独为其成立了一个流程与信息管理部。但据了解,其后的陈东锋几乎一直难以有效与万科各环节达成沟通,“他或许都不知劲往哪使”。

  创新固然重要,但如何让创新因素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有效动力,达成新老双向的融合与接纳,并不只是万科的难题。

  回顾万科的历史,每每到了关键节点,必然出现大规模的人才引进计划。据称,自2007年实行“007海盗计划”仅3年后,万科早在今年7月就加快了寻找新一批人才的步伐,号称业内最大规模招聘的“千里马”计划已被万科付诸行动。

  而每到一个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瓶颈,尤其在当前严厉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人才战略的有效调整,把老人、新人都用好,把握好与企业发展阶段、规模、机遇相匹配的人才战略,是每个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问题。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