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近日,全球企业管理软件与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宣布,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数据库厂商Sybase,Sybase的业务线着重面向数据管理、商务智能、移动商务等三大领域。专家称,此举将进一步加强SAP在BI(商业智能)等方面的实力。
“这并不仅仅是SAP一家的判断,甲骨文、IBM、微软等IT巨头都在通过不断的收购等手段加强在商业智能领域的覆盖。”用友华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峰认为,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已经积累起了大量的数据,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工具,这些数据并没有进一步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在这方面,商业智能的应用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难题。不断有趋势显示,随着企业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深入,BI将成为未来企业应用的焦点。
BI市场增长强劲
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BI软件市场保持了4.2%的增长,BI利润从2008年的89亿美元增长到93亿美元。
针对这一现象,高德纳咨询公司的分析师Dan Sommer表示:“企业大部分都延续了他们的BI项目,他们希望由BI系统带来的透明度和洞察力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业务敏捷性。”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BI市场的增长依然会非常强劲。
在IDC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称,今年全球创建的数字信息总量将达到988EB(1EB=10亿GB)。但只有实现“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占用企业大量存储空间的数据才有资格被称为“宝藏”。
根据IBM近期针对近300位客户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有1/3的企业领导者经常在缺乏所需信息的情况下做出重要决策。53%的人无法获取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
在IBM近期所做的“全球CIO研究”中,有83%的受访者认为商业智能和业务分析是重中之重。因此,BI的应用存在着刚性需求,应用普及是迟早的事情。
小型厂商积极跟进
苗峰介绍,一些小型的BI厂商正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意图异军突起,这对于整个BI市场来说,也算是一桩幸事。
根据高德纳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SAP、甲骨文公司、SAS、IBM和微软公司5大商业智能厂商占全球份额的70%。有趣的是,这5大BI厂商中,只有SAS是独立的BI厂商,其他几家多是通过收购等方式成为了BI领域的巨头,其中SAP、甲骨文和IBM最为明显。
从商业智能的三大细分市场来看:在BI平台方面,SAP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在企业绩效管理领域,收购海波龙的甲骨文则处于优势地位;而SAS仍然擅长于分析应用和绩效管理;IBM则在以上所有3个BI领域中,通过IT服务上的优势成为强大的BI挑战者;微软则在自己广泛应用的IT架构中强化着BI功能。
“BI市场的这种寡头时代并没有阻挡小型BI厂商的脚步。”苗峰介绍,2009年9月份,QlikTech公司(瑞典捷析公司)携其拥有独有专利“关联技术”的BI产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关联技术”被解释为类似人脑思考的一种信息分析和处理的方式方法。QlikTech认为其解决方案可以从传统BI厂商那里赢得用户。
无独有偶。2009年12月份,数据仓库服务器提供商Netezza公司作为第一个数据仓库设备商,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Netezza公司表示,在数据仓库应用方面,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数据仓库产品在易用性和易操作性方面存在不足。而Netezza数据仓库设备将数据库、数据处理和数据储存集成在一个紧凑的、优化的系统中,可以满足数据分析处理和数据灵活增长的需要。
专家表示,不管是QlikTech的关联技术还是Netezza的数据仓库设备,都体现了商业智能这一大的领域下,一些专业BI厂商的技术创新。他们或许无法撼动BI巨头们的地位,但在某种程度上给关注商业智能的用户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
发展突破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注重自身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对管理软件旺盛的需求态势。”海比研究专家杜思宇介绍,很多厂商发布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BI套件,而且很多国内的BI厂商推出了廉价的BI产品,中小企业在应用ERP等产品后,必将应用BI。“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市场是BI应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今后BI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杜思宇说,中小企业的用户需求与传统的大型企业有所区别,必须有新的服务模式来满足,这对所有厂商是新的挑战,对本土厂商来说则更是机遇。对此,本土厂商以简易实施、本地化操作习惯、应用便利性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出一条类似平台型的BI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在这方面,用友华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则极具代表性。据介绍,该公司是定位BI平台层的厂商,用友BQ商业智能平台则定位为集企业多系统数据整合、报表中心、分析中心、控制中心于一体的全方位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数据呈现、全景分析、绩效管理、辅助决策4大核心价值。作为本土管理软件企业的代表,用友能够将BI业务融入到产品线中,并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不管是对于中国用户还是本土软件企业,都具有不小的意义。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