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2008年8月6日
关键字: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或许关注国内市场的制造企业决策者已经开始担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连连高企不下的局面。虽然今年3月的CPI为8.3%,环比稍有下降,第一季度整体CPI指数为8.0%,也有所回落,但多数专家预期,即使第二季度CPI同样出现回落,幅度也较为有限,不可认为拐点已经出现。
尽管国家统计局称,目前的CPI高值主要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所致,但对于企业来说,消费者提高了生活必需的食品支出,那么将会相对缩减其他消费品的支出比例。同时,CPI指数只反映显性通胀形势,对于工业制造者来说,它意味着自己未来可能面临着最终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问题;而另一方面,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与企业关系更为密切,真正反映了成本压力的传导。
2008年以来,PPI同比增长一跃上升到6%以上,至4月更达到了8.1%,这是自2004年10月出现8.4%增幅以来的第二高值。
一般认为,PPI增高说明产业链成本的整体上升,这将通过产业链流程向下传导,通过最终产品形成对CPI的上升压力。然而这种涨价压力的“传导”,却与产业竞争局势、政府管控以及企业自身的价格风险转嫁能力有关。有趣的是,当我们回顾PPI与CPI数值的关系时,发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企业利润率低、成本控制能力有限的时候,工业成本可以顺利地向下传导;而在2003年至2004年再次面临PPI高峰的时候,所有的成本压力却消化在了产业链内,当时的中国一直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发展模式。
比较上个世纪日本与泰国经历金融危机的不同表现可以清楚地知道,长期高通胀对于经济存在着持久的伤害,并可能形成“滞涨”局面,因此中国政府目前正在极力抵制持续通胀的可能性。虽然企业要在多大程度上为高PPI“买单”尚需观察,但从电价和油价迟迟不放开来看,国家正在尽力降低能源成本压力,同时降低全面通胀的可能性,管理层的态度可见一斑。如果PPI高位与CPI下降的形势持续下去,那么中下游企业的利润将很不乐观。
企业决策者需要及时准备:面对未来可能遇见的经济环境低潮期——就像动物的冬眠一样,“降耗能力”或许就是“生存能力”的代名词。
制造业市场 外需仍为主
国金证券在其5月初发布的对国内4月份经济前瞻的报告中指出,国内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有可能继续下降,这其中包含两方面因素: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率,致使收益下降;同时,出口下滑导致了总体销量下滑。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