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来源:本站原创 2008年08月06日
关键字:制造业
——浅析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经济背景
按:去年以来,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向全球金融行业拉响了警报,然而其带来的经济层面的波动,也让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面临重大的产业压力——国内制造业首当其冲。
多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产业“尖兵”无疑当属制造业,而当前的经济环境却让这一行业的领先局面经受着多重考验。由于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制造企业的原料与产品都与国际国内市场密不可分;而在参与全面竞争的同时,来自劳动力、原料成本与外部汇率的影响却在挤压着企业的生存空间,而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提到成本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削减内耗,进而不得不提到信息化。
据第一纺织网统计数据显示,整个珠三角的纺织业出口额所占全国GDP比例正在下降,按年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之后,2006年为10.42%,2007年为9.96%,显示出其对GDP的拉动作用正在下降;而根据广东经贸委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广东出口增速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
实际上,这样的降温现象并非个案,制造业的出口热度回落在各个领域均有表现。可以想到,人民币升值是原因之一;而从时间轴上看,恰逢2005年中国汇改之后出现这样的问题,似乎当年讨论的“稳步提升人民币汇率,促进产业升级”,“汇率改革缓解贸易顺差过大可能带来的问题”之类的说法太乐观,暴风雨来得过快了一些。
不可否认,出口下降问题的快速降临,有一部分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中国由2000年的低通胀进入相对高通胀周期和国际原料涨价都是其中雪上加霜的因素。然而“危机”一词同时包含了“危险”与“机会”两重意义。当我们“被迫”将关注点由前者逐步转向后者的时候,会发现改善的空间同样很大。
PPI信号考验成本消化能力
6月7日下午,中国央行对外宣布,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以来央行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这样的大幅度,自从2003开始上调周期以来只有三次。
在刚刚经历了“五一二”汶川地震、南方又面临水灾的情况下,为什么不采取促进投资的态度,甚至在5月份国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公布前五天出手紧缩政策——这无疑直接说明了中国政府对于经济走势的判断:防止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仍然是当前的主流形势。
或许关注国内市场的制造企业决策者已经开始担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连连高企不下的局面。虽然今年3月的CPI为8.3%,环比稍有下降,第一季度整体CPI指数为8.0%,也有所回落,但多数专家预期,即使第二季度CPI同样出现回落,幅度也较为有限,不可认为拐点已经出现。
尽管国家统计局称,目前的CPI高值主要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所致,但对于企业来说,消费者提高了生活必需的食品支出,那么将会相对缩减其他消费品的支出比例。同时,CPI指数只反映显性通胀形势,对于工业制造者来说,它意味着自己未来可能面临着最终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问题;而另一方面,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与企业关系更为密切,真正反映了成本压力的传导。
2008年以来,PPI同比增长一跃上升到6%以上,至4月更达到了8.1%,这是自2004年10月出现8.4%增幅以来的第二高值。
一般认为,PPI增高说明产业链成本的整体上升,这将通过产业链流程向下传导,通过最终产品形成对CPI的上升压力。然而这种涨价压力的“传导”,却与产业竞争局势、政府管控以及企业自身的价格风险转嫁能力有关。有趣的是,当我们回顾PPI与CPI数值的关系时,发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企业利润率低、成本控制能力有限的时候,工业成本可以顺利地向下传导;而在2003年至2004年再次面临PPI高峰的时候,所有的成本压力却消化在了产业链内,当时的中国一直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发展模式。
比较上个世纪日本与泰国经历金融危机的不同表现可以清楚地知道,长期高通胀对于经济存在着持久的伤害,并可能形成“滞涨”局面,因此中国政府目前正在极力抵制持续通胀的可能性。虽然企业要在多大程度上为高PPI“买单”尚需观察,但从电价和油价迟迟不放开来看,国家正在尽力降低能源成本压力,同时降低全面通胀的可能性,管理层的态度可见一斑。如果PPI高位与CPI下降的形势持续下去,那么中下游企业的利润将很不乐观。
企业决策者需要及时准备:面对未来可能遇见的经济环境低潮期——就像动物的冬眠一样,“降耗能力”或许就是“生存能力”的代名词。
制造业市场 外需仍为主
国金证券在其5月初发布的对国内4月份经济前瞻的报告中指出,国内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有可能继续下降,这其中包含两方面因素: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率,致使收益下降;同时,出口下滑导致了总体销量下滑。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始终是产业收益的重头戏。2008年一季度贸易顺差达到414.2亿美元,但对比去年同期,却净减少了50.2亿美元。
中国出口下降的原因很多。从2007年以来,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频发;贸易环境不容乐观的同时,中国的汇率突然大幅提升和全球通胀问题也成为了极强的阻力。
在这一轮全球通胀中,如欧美这样的发达经济体消费能力是否会大幅滑坡成为了中国企业特别关注的问题。尽管央行一直采取紧缩策略,但从2008年以来对于加息手段的犹豫显示了中国试图拉动内需的愿望——然而无法否认,“外需”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根据摩根士丹利亚太区主席史蒂芬.罗奇提供的数据,2007年美国消费总额为9.7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与印度两国消费总和才不过1.6万亿美元。而进入2008年,金融次贷危机、地产行业问题与就业三大压力正在扭转着美国“过度消费”的能力,同样的局面也在其他发达消费市场上出现。这对于全球的制造业来说都是坏消息。而对于中国企业,过剩的产能要找到新的市场消化实属不易——何况,还有汇率问题同样制约着制造业出口的竞争力。
挤压生存空间 焉知非福
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由于国际交易以美元结算为主,人民币汇率上升相当于变相抬升了出口工业品价格,降低了其国际竞争力。而考虑内部运作方面,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制造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部分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上。但随着前一时期新《劳动法》的颁布与国内通胀压力增大,近期的劳动力成本开始抬升。加上原料与场地费用涨价,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如果继续维持过去以量取胜、高耗低效的生存方式,将面临更艰难的前景。
但也可以乐观地看待上述因素。由此展开的优胜劣汰将带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因为尽管政府很久以前就开始倡导和推动优化产业结构,但毕竟在改革开放的时期里,一切仍然要看市场的需求。如今,当成本与产品两方面都受到挤压的时候,企业最合理的改善思路是将眼光转向内部管理。企业决策者将“被迫”改变以往粗放型的管理方法,向精益生产过程、或者创新制造模式要效益。
有趣的是,当市场空间缩小,而把成本问题“挤”到决策者面前的时候,在企业中一向“边缘”的IT就受人关注起来。虽然投资IT系统的回报率总是受到争议和质疑,但其降低内耗的作用却受到管理人员的一致认同,甚至在投资市场上,已经有基金经理人将信息化管理水平纳入近期考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范畴。
追究企业中的信息系统的本质,无非在于“业务支持”和“内外部监控”。部分做得更好的企业还可将二者进一步拓展为“业务创新”,这正是时下流行的商务智能(BI)理念。然而先进工具并不能替代管理理念,只有决策者真正有意愿去改善管理、创新业务,工具才能显示出其强大的支持能力,否则只能成为累赘。决策者想通这一点之后,艰苦的转型时期或许可以在乐观中坚持。
对于企业来说,国家经济是“背景”,业务是“前景”,信息化和管理手段则像是前景中的构图手法。画面只是将背景的一域取进图中,而如何让主题突出、表现流畅、更抢眼球,却是彰显了画外的功夫。而在2008年——温家宝总理称之为“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当我们去观察面临低谷的中国制造业时,更需要在关注相对黯淡的经济背景的同时,思考如何利用先进管理手段降低内耗、架构“前景”,才能让疾风骤雨擦肩而过,为产业带来短痛、却相对顺利的升级洗礼。
同时,正像硬币除了正反两面之外、还有不为人瞩目的侧面一样,当我们再来关注经济大趋势时也会发现,通胀局势和人民币升值潮流并非将中国制造业的立足之地完全抹杀:基于强势的人民币,中国制造业将在利用国际资源的时候更为有利,例如钢铁、造纸、电力、天然气开采等一系列进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将获益;而另一些正在筹划迈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龙头企业,更可以在国际收购中得到好处。即使是全球通胀这个看来“一无是处”的麻烦,也可以为已经建设了基础设施、逐步成熟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建立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从而在国际环境中面对后来者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如果再能够结合精益管理思路,降低内耗,优化生产,则可以化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为双管齐下的重拳出击,可谓有益而无害。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