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钢铁领跑中国工业信息化

钢铁领跑中国工业信息化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编者按:2006年中国钢产量达4.2亿吨,比2005年增长近20%。产能增加过快导致利润降低,加剧了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也对企业提出了管理精细化的迫切要求。同时,重点骨干企业高端产品产能的大幅度提高,使以销定产的模式成为主流模式。

【原创】 2008年1月17日

关键字: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漆永新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2006年,鞍钢、本钢、邯钢、酒钢、韶钢等企业的大型信息化项目上线,使中国钢铁行业完成了大型信息化项目的企业产能数截至2006年底达到了29家。全国钢产量500万吨以上的22家企业中有14家初步实现了信息化,实施大型信息化项目的钢铁企业占中国钢产量的43.6%,而所完成的项目也都进入了核心应用,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和效益。无论从信息化资金投入规模、应用效益、覆盖面、IT技术应用深度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国产化等各方面,钢铁行业在中国工业信息化领域都走在了前列。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总投资已超过50亿元,是前两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的数十倍以上。这些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投资从3000万元到2亿元不等,平均投资回收期3.5年,年经济效益在1000万元到6000万元之间。武钢、马钢、济钢、攀钢、湘钢、衡管、通钢、石钢、新兴铸管、兴澄特钢、天管等项目都计算出了效益数字。作为一个特例,宝钢从1996~2003818个信息化项目投资7.2亿元,直接获利15.8亿元,其中由于减少中间业务环节提高供应链效率获利6879万元,降低在制品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获利7899万元,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非计划品获利12457万元,提高产品成材率、降本增效获利26953万元,应对反倾销、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减损27360万元,提高管理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获利76634万元。

国产化技术已占半壁江山

 国内大批钢铁企业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吸收消化了引进的企业信息化先进技术,并将其国产化推广,这在国内其它工业领域十分罕见,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其中,国产化的技术占据了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半壁江山,并涌现出上海宝信软件公司、武钢工程技术公司、鞍钢、首钢、高效轧制国家工程中心、四川托日公司、北京信源诚公司、北京红河谷公司、北京新思维公司、重钢三峰软件公司、北京冶金自动化院、中冶京诚公司、大连理工大学等能够承担钢铁企业信息化技术工程的实体。

 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是解决钢铁工业特有的流程及其管理优化问题。五年来,国内钢铁企业已经掌握并能开发订单——产线转换、每日每班生产计划、动态生产调度、钢后物流跟踪、合同全线跟踪、工序成本数据收集等关键技术、关键产线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及其优化技术;掌握并能开发现成套件,适应钢铁工业特有的流程及其管理优化问题。宝钢股份、武钢、鞍钢、攀钢、唐钢等企业,先后开发成功了本企业以产销一体化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占完成信息化企业数的80%

钢铁工业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产销一体化的突破使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迅速提升,总体上达到了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周期平均减少5

国内钢铁行业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追求信息化应用效果的良好氛围。年钢产量5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竞相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安全的、信息共享的、可支撑企业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平台。通过信息化的实施,钢铁企业普遍缩短了交货期,降低了成品库存,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了备品备件的库存。生产周期平均减少了5天左右。准时交货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中间库存平均降低减息20%30%。产品交货期精度由论月精确到论旬。

 信息化使企业组织机构扁平化得以实现,武钢通过信息化,二级生产厂的18个科室精简为5个部门,公司的机构由36个减少到22个。新兴铸管在信息化之后,取消了公司和分厂的两级机关,取消了工段一级建制,实现了总经理、部门长、专业工程师和班组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所占职工总数比例由10.8%下降到4.8%。绝大部分的企业,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实现了一级财务管理、集中采购、统一销售、集中生产指挥和统一库存。使企业流程合理、机构精干、管理水平提升。

走向全面信息化管理

国际上,钢铁企业信息化先进水平的标志是销售和生产衔接、财务和各项业务集成,即所谓“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正逐步走向全面信息化管理。很多企业已建立起从MESERP到生产经营决策支持的深度应用等统一的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其中宝钢股份、武钢等约60%的企业建成了主要产线的MES和产销一体化系统,同时实现了主要业务与财务的集成。宝钢集团不锈钢分公司在钢铁企业率先建成了企业生产指挥驾驶舱。首钢、建龙等完成了集团财务和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唐钢、本钢等初步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系统。

从整体上看,钢铁企业信息系统纵向覆盖了从铁区、钢区到轧区的主要生产线;横向囊括了销售、计划、质量、生产、采购、供应、发运、财务、人事、劳资、设备、计量、检验、化验、安全、环保等管理业务,还延伸到了新产品研发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武钢、宝钢、通钢、广钢等企业和广东、上海的一些第三方钢铁交易网或做网上采购,或做专卖交易。武钢率先把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与外部电子商务系统打通,实现了信息化的前店后厂。

数据挖掘和IT节能将成热点

信息化项目上线企业在建立数据仓库、即席信息查询、即席报表、预测分析等信息资源深度开发方面的进度将大大超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十一五”发展的预期,很多企业纷纷引入联机分析技术,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实施市场分析、客户分析、财务分析、质量分析和绩效分析,促进企业战略研究的信息化。在为领导层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持方面,钢铁企业有望走在全国工业领域的前列。宝钢在建立生产经营数据仓库和知识获取方面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他们开发了综合数据挖掘系统、基于数据挖掘的质量分析技术、基于数据仓库的客户服务知识库,创建了智能质量设计知识库,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武钢、通钢、济钢、湘钢、新兴铸管等企业也在知识管理系统方面开始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很多钢铁企业正在以构建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努力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控制废气废水排放;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促使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为了节能降耗的需要,2007年,钢铁企业将在能源数据采集的网络化、能源平衡调度的信息化、能源平衡的模型化方面有较大的进步。此外,已在信息化推进上获得阶段性进展的钢铁企业将全部建立起安全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

结束语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机关在对全行业统计信息和相关行业信息采集处理的基础上,也建立了以数据库和文献库为核心的钢铁行业数据中心;采用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技术,提高钢铁行业的信息深加工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成钢铁工业经济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和钢铁工业经济分析决策系统,以更好地推进中国钢铁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