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CIO加油站常林股份施轶华:信息体系效应显性化

常林股份施轶华:信息体系效应显性化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当前的竞争是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是信息化体系的支撑,网络的支撑,信息系统的支撑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在产品智能化方面我们现在还做了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就是有一些‘物联网’的雏形。

来源:互联网 2010年9月16日

关键字: 信息体系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7月下旬,常林股份(以下简称“常林”)发布了2010年半年报。上半年,常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1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9.94%。从工程机械行业各公司半年报显示,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目前看未有大的变化,发展趋势依旧;另一方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经济刺激政策逐渐淡出;另外,海外经济正在复苏,但回暖情况不明朗。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走势中不确定因素显现。

  常林表示,未来半年,公司将继续扩大处于行业前列的优势,抢抓国内外市场机遇,通过不断优化的业务结构和日趋扎实的管理基础,确保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实现公司下半年持续发展。

  常林始建于1961年,是国内工程机械重点骨干企业。1996年,公司改制上市,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目前,公司主要生产装载机、压路机和平地机等重型机械,其产品被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采用。并且,常林一直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以信息化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构建了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为核心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平台,实施与全球销售网络及主要供方的远程商务联网,形成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效、规范的业务协同平台,实现了从产品信息到生产、营销等全过程企业资源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和控制。

  2002年底,常林面临了重大转折,企业从4、5个亿的规模提升到了10个亿的规模,2003年达到15个亿,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有老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支撑这种规模的生产组织,以及相应的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提升。常林总经办副主任,信息中心主任施轶华对《中国信息化》说,“一方面是外围的信息化的环境,信息技术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就企业自身来说当时各局部已经比较成熟,有信息为更多人所共享的需要,使得已完成工作不会再重复,这样就有了搭建整体信息平台和信息集成的方向”。

  适合常林自身

  谈到常林信息化建设特点,施轶华介绍说,“我们信息化的特点就是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化需求和要求为入口,找准各个时期的切入点,因此常林不会盲目地去做信息化投入,因为我们很清楚要做什么,用信息化要解决什么,先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然后再找哪些信息化的手段和平台能够满足我的要求,这样就和很多企业的选型和立项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异,即先从自身出发找需求,再构建适合自己的信息系统。而有的企业是先有项目,再看布局”。

  常林相对其他同行业来说信息化起步较早,实施、应用上比较深入,“常林的整个营销网络比较完备,近几年呈稳步良性发展态势,就是指不在规模化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整个营销质量上、对于利润的获取能力上会有比以往更加扎实的基础,在整个过程中,信息化发挥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常林高层领导的意识非常到位,从项目启动开始就把信息化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还保持每周的信息化例会,由中层和实施骨干参加,总经理蔡中青主管,顾建副总协助日常督促和协调,公司高层决策者亲自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各个关键环节,充分保障了项目推进的决策力、执行力。”施轶华说。

  当前的竞争是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是信息化体系的支撑,网络的支撑,信息系统的支撑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常林从1988年末开始做信息化,当时就是一些简单的财务管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进入到企业级、集成化、大规模集团化发展是从2002年底与和佳软件合作实施ERP项目开始的,在此之前都是侧重于区域化的,这样就缺乏企业整体化的集成和发展。

  新厂区,新目标

  “我们今年的目标之一是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建立BI(商务智能),这是今年立项的重头系统,我们的BI是根植于现有信息能够提取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施轶华具体介绍了未来常林信息化的新目标。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ERP,现在的版本因为开始较早,无论是架构基础还是后续延展和适应度上都有一些问题,我们和合作的公司也同样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当前和佳软件新推出了构件化,我们今年先把营销部分全部升级到ERP构件化的平台上,因为常林在明年下半年将整体搬迁到新厂区,新厂区的建设目标是‘经营规模翻番,再造一个新常林’。由此整个流程架构,包括整体的网络支撑,信息体系的实现都会面临新的考验,所以现在我们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前期的评估,像营销这块比较稳固,我们就先把它升级,后面再根据新的生产组织架构、新的质量控制要求,再把现有的ERP全部升级到构件化的ERP上去,这也是一个比较慎重和大工作量的事情”。

  并且,“我们现在的应用也是尽量深化发展,包括像MES的建设,就是生产精益化的推进;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都已经纳入调研和方案制定的日程当中,确保我们新厂区得网络基础构建、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以及集成化的深化完善,都能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现在的老厂区是1961年建厂,像网络架构等设施都是一点一点扩建来的,先进度有很大差距,施轶华同时评价,“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提升常林的智能化和先进性的水平,当然谈到先进性我们还是始终强调适度、适用,一定是自己需要的,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先进技术来更好的解决企业的问题和需求。除了决策支持和现有的系统升级之外,我们也在做PDM,以往的PDM特别是国产PDM更关注于工艺数据的管理,但是对于生产过程控制,研发的每一道流程化管控相对比较薄弱,现在我们也在和合作方探讨,包括了解更多其他先进的系统,使项目升级和优化,希望能够进一步把产品数据管理推向全过程的产品数据管理,能够跟ERP和未来的MES之间实现更加紧密地融合”。

  信息化作用显性化

  谈到未来一段时间的项目目标,施轶华强调,“未来的目标我们将紧扣需求,抓住新厂区带来的契机,从根本上提升、完善和发展集成化和智能化,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把信息体系的作用更加显化,现在信息化的推进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更多看不到的信息化作用显性化,通过信息化的强力支撑,让各个环节感觉到这是信息化独一无二的作用——它能做到的,其他的做不到”。

  “在产品智能化方面我们现在还做了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就是有一些‘物联网’的雏形。我们现在开始做试行,在出厂车辆上装配GPS定位系统,同时总厂设有一个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来跟GPS技术之间做集成,这样可以了解车辆离厂之后的跑动情况、工作状况、技术参数以及是否发生故障,如果产生故障数据会远程传回技术服务部门,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服务和更有质量保障的技术改进,包括未来计划的融资租赁等有广泛前景的项目。”施轶华胸有成竹的讲到。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