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去大医院看病等候时间长、不得不排长队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下称解放军总医院,亦称301医院)的门诊大楼,虽然人头攒动,但仔细看来却井然有序。如今的病人只需在休息区静静等待,面前的显示屏和广播就会根据病人的等待时间和病情做出合理安排,并及时通知病人到特定诊室就诊。医生诊断后,就诊者只需要拿着一卡通到收费处刷卡结算。而在取药的窗口,人还没到,药品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切业务和流程的处理,正在通过看不见的IT系统和信息技术来实现。
“让信息走在人的前边、把信息送到医生桌面上,凡能让机器干的尽可能让机器完成。”原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退休后被破格返聘的电子病历专家任连仲表示,开头在解放军总医院看到的一幕,还只是两年前该院对门诊系统进行流程优化的成果之一。通过流程优化,解放军总医院努力简化操作,一分一秒地压缩各环节的操作时间。这不仅明显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大大改善了对就诊者的服务。近两年来,该院门、急诊量和住院收容量增加将近一倍,在人员和设备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反而使排队等待现象大大缓解。
经过20多年的信息化,在我国,像解放军总医院这样的三级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在普遍解决了与医疗有关的各项基本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正在把力量用于深化系统应用上,包括优化业务流程、加强系统整合、挖掘数据资源、扩张服务内容,从各方面提升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
大医院应用深化
实际上,走在信息化前列的国际化大医院的做法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泰国康民医院(Bumrungrad Hospital)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化大医院之一。这家拥有3,000多名员工,目前东南亚最大的私立医院,每年接待大约120万病人,其中有大约43万名病人分别来自近190个国家。
早在1997年,康民医院就陆续购买了一系列当时相当先进的第三方医院信息系统,它们主要运行在Sun Solaris操作系统上,而数据库则包括Oracle、Ingres、Sybase和Informix等多个版本。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帮助医院实现其首席执行官(CEO)柯蒂斯.施罗德(Curtis Schroeder)所希望的“在接诊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目标。相反,异构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让IT人员费尽心思而最终效果不佳;系统反应速度缓慢,系统间不一致的数据,更是让医院苦不堪言。而且在泰国,由于病人可以选择价格便宜的公立医院,这就造成了像康民医院这样的私立医院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为此,他们部署了微软一体化集成的Amalga HIS系统,该系统以EMR电子病历为核心,融合了CPOE电子处方、LIS检验信息系统、PACS/RIS等应用系统,它可以采集和分析医院各个部门那些本不兼容的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提炼出那些对相关的医疗工作者而言最有用的信息,从而为他们的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如今在保持其“五星级国际医院”服务水准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接诊能力提升了一倍,每天接诊超过3,000人,病人等待时间也比原来缩短了40%。
而康民医院早期所面临的问题,如今正在我国的众多医院上演。根据今年5月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埃森哲公司(Accenture)编写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提示,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辅助科室的应用为独立系统。
如果去除这部分的应用,集成化应用的比例会大打折扣。相当多的医院内部科室建设有独立的放射PACS、超声图文报告系统、病理图文报告系统,甚至是实验室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很多是科室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由科室主导建立起来的。”这些系统在建立时并未考虑与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或者当时医院信息系统并不具备集成应用的条件,所以就成为孤立的系统。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是,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这些孤立系统不能与医院信息整体集成;或者厂商更迭,导致这些孤立的系统不得不推倒重来。这不仅导致了资金的浪费,而且原来系统中保存的数据很难在新系统中继承下来。
长期专注于医院信息化研究的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郭蓓菁女士也表示,经过初步的摸索,微软亚洲工程院医疗产品开发团队已经找出了阻碍中国医疗信息化进程的关键症结——信息“孤岛”问题。所以,她认为,只有利用BI技术随时按照医院医护人员和管理者的需求,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最新、最有用的信息,才可以确保医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而患者则能得到更及时、更稳妥的治疗。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微软公司近期表示将把其名为Amalga的医疗行业系列信息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引入到中国。
“从1986年,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开发基于HP 3700系列小型机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系统)开始算起,解放军总医院的信息化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而我国各大医院大规模展开HIS系统建设也有10多年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二级以上医院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建成了HIS系统。”任连仲也指出,医疗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医院普遍积累了大量的医疗信息资源,“现在该是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时候了”。因此,他认为,医疗数据的整合利用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也正是认识到了这种信息孤岛问题,国内医院在新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就特别重视解决方案的整体性。去年刚刚由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以及儿童医院整合成立的现有1,500张床位的无锡市人民医院就把解决方案的整体性作为其选型的重要因素。该院院长吉建伟在由RCG宏霸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举办的“2008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新浪潮高峰论坛”上就表示,解决方案的整体性就是指“全方位、全对象、全过程”,信息系统要能够将全体员工、全部工作都纳入其中进行管理,而不能留下任何信息孤岛。据称,目前该院在整体搬迁后已建成包括HIS、LIS、PACS等40多个模块在内的整体化的信息系统。吉建伟表示,在门诊量达到日接诊4,000人的情况下,医院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排长队现象。
就医疗数据整合,任连仲提出了两个细化的发展方向。“首先是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和完善电子病历系统。”任连仲解释道。电子病历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极为广泛,它不仅包括了个人的所有医疗记录,甚至除了专业医疗和健康机构产生的信息外,还应包括个人记录的健康信息。从时间跨度上,电子病历应当覆盖个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因此,要做好电子病历,就需要对过去10年甚至20年所建立的种类繁多,结构千差万别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把各种信息要以病人为中心按照类别及时间顺序组织为一个整体。
“301医院的辅诊科室就有14个,所产生的检验报告包括文字、图形、图像等各种格式,其归类、存储、检索等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多年,其在我国医院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
同时,任连仲还认为,下一步还需要将数据的挖掘利用提上日程,不过他更愿意从业务的角度将这项工作描述为“优化医院的运营管理”。他表示:“我们现在有足够的海量数据作为决策的支撑,关键就是要找到一系列类似GDP、CPI、PPI等能够准确描述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指标,用来准确描述医院在管理、业务、科研等领域的运行指标。而以往的众多经典指标,例如治愈率、死亡率、床位占用率、床位周转率等等,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但却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进行新的提炼,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指标来。”因此,他认为指标体系的研究将是医院数据挖掘利用的一个重要内容。
社区医疗跟进
尽管医院信息化在帮助医院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采访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看病难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毕竟单纯提高大医院的接诊能力对于缓解病人扎堆涌向大医院的状况依然显得力不从心。
距离解放军总医院不远的北京市万寿路社区医院,就诊者寥寥无几,与解放军总医院人潮涌动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实际上,专家认为,80%的常见病在社区就诊就能治愈,只有20%的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患者才需要前往大医院和专科医院治疗。因此,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是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的核心途径。
位于北京市小汤山温泉疗养区的北京太阳城社区,是在欧洲有着17年社区护理信息化建设经验的西思路国际公司(Cerrus)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首个案例。这个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和天安门广场同样大的大型社区,建有一家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家提供中医诊疗服务的“国医堂”。在这里,采用购置产权房进行居家养老的有1,500户,大约有3,000位老人,而采用租住式服务的老人大约有500人,再加上采用短期度假式养老的老人,他们都可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医疗护理服务和健康档案的维护服务。
西思路公司CEO麦伟文(Stewart Maxwell)指出,社区的医疗护理信息化和大医院的信息化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前者不仅要把病人在医院时候的所有健康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而且当病人离开医院的时候,医院的信息系统也要能够追踪病人的健康状况。例如,现在入住太阳城的老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与医院的医生进行视频交流,通过网络进行健康辅导。安装入户的紧急呼叫按钮可以直接连通医院急诊科,为急、危、重病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麦伟文也指出,中国医疗行业现在所处的阶段和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情况几乎完全相同,今后,社区医疗服务将逐渐成为人们看病的首选,作为整个医疗行业金字塔的底部,其数量和服务人群也都将是最大的。因此,在他看来,社区医疗护理的信息化将会和20年前的英国一样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所不同的只是,中国在时间上晚了一些,规模更大一些。
任连仲也同样认为社区医院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政府倡导和试点的“社区首诊制”就是出于平衡大医院和社区医院接诊压力的考虑。而相应的社区医疗信息化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基本相当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大型医院开始推广HIS系统的阶段。
不仅如此,社区医疗服务更加注重细节,因此,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凤泊表示,他们和西思路公司合作开发的这套信息系统还只是刚刚起步,还有大量的欧洲护理经验可以被逐步借鉴和引进。
尽早实现区域一体化
“即使大医院信息化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都做好了,如果不能实现区域内的整合应用,对于整个医疗行业来说,还是一个一个的以医院为单位的信息孤岛。” 麦伟文结合欧洲国家的经验提出,理想的医院信息模式,最终一定是要将各个医院的信息系统连接一起,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数据共享的一体化的大的医疗系统。而这一点,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合作方能实现。
实际上,走进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的大楼,一个“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项目验收倒计时的匾牌就醒目地挂在正对楼梯的地方。这是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重大项目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这一课题的专家成员,任连仲表示,区域医疗信息化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探索的方向,它可以在全局上均衡医疗资源的配置,使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在任连仲所参与的这个课题中,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之间病人的“上传下送”,就不仅仅是把病人移交给对方,还要“在把人送过来的同时,把所有的医疗数据也送到”。这在技术上涉及到不同医院之间数据的提取、集成、互通互认的问题。不过,任连仲表示技术不是问题,现在已经完全能够解决。同样,麦伟文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在医院之间的信息互通上,主要的困难在制度上。任连仲举例,病人在大医院的住院费是医保报销的范围,而在社区医院的康复治疗则不在医保的保障范围内,因此,病人宁愿占用大医院宝贵的医疗资源也不愿意回到社区进行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仅就电子病历的共享而言,病历的所有权归属目前也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病历是病人的,应该随着病人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共享;而有人则认为病历是医院的知识资产,不便轻易共享。因此,任连仲认为,这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目前的权宜之计就是尽量说服医院将病历的客观部分尽可能共享出来,包括处方、医嘱、检查报告等,而争议比较大的包括“拟诊讨论”在内的主观部分则需要慢慢做工作。
作为IT供应商,微软亚洲工程院基于“软件+服务”的理念,推出了服务于普通消费者的“Microsoft HealthVault”网站和医药信息搜索引擎“Microsoft Health Vault Search”。前者可以让个人和家庭用户创建自己的健康账户,在其中存储、管理和查阅自己和家人的病历和日常性的健康信息,并及时分享给医生和私人健康顾问;后者则能帮助个人消费者在网上快速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药品信息。它们都可以和医院的Amalga系统通过互联网连接,从而构建出畅通的医疗信息高速公路,从而帮助人们享受到快捷便利的数字化医疗服务。不过包括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郭蓓菁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未来的路还很长。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