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IT技能认证机构CompTIA近日发布了一个全球IT市场的年度调查报告,统计了2015年就业机会增长最快7个IT职业:
1.网络安全分析师
2.web开发人员
3.软件开发(应用)
4.软件开发(系统软件)
5.系统分析师
6.IT支持专家
7.IT经理/总监/CIO
此外,包括IT项目管理、健康信息技术专家、音视频技术专家、技术销售、科技作者、IT培训等岗位的数量也取得高速增长。
如果说2015年最火的IT职位依然是网络安全和web开发,那么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全面启动的2016年,IT职业的热点图将发生巨变。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工业4.0等新型IT市场的快速发展融合,相关IT技术的更迭速度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学习极限,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巨大的技能鸿沟,需求与供给的巨大落差意味着IT业从业人员的薪水将不断水涨船高,同时也意味着就业机会的重新分配。
一些全新的高薪IT职业,包括物联网架构师、增强现实设计师和容器技术开发者等职位都是近一两年冒出来的新名词。
近日Infoworld专栏作家Bill Snyder在咨询大量分析师和厂商高管之后,对2016年及之后几年内的热门IT职位进行了预测,以下是Snyder给出的2016年六大IT热门职业排行榜:
一、认知计算工程师、机器学习专家
以沃森为代表的IBM的认知计算项目,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类别:认知计算工程师/认知系统工程师。虽然IBM自己也不太确定认知系统工程师这个职位称呼是否有意义,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认知计算正在成为IBM的大生意,围绕沃森的小公司生态群已经初具雏形,同时也带来大量的认知计算工程师职位需求。
除了IBM的认知计算外,人工智能领域2016年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谷歌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围棋顶尖选手李世石,这重新点燃了企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和信心,包括亚马逊、Facebook、京东、百度在内的各路互联网巨头都开始真金白银地大手笔投入,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暴增,薪酬待遇也是水涨船高。
二、区块链技术工程师(Blockchain engineer)
也许你没怎么听说过这个职位,但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的创业公司都在招募熟悉区块链技术的工程师和开发者,相关的密码学、分布式系统、哈希算法等也都是炙手可热的技能。如今已经有超过200家公司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证券交易、安全认证卡、自动执行合同、以及大量的金融服务中。
三、GPU集群工程师
人工智能、大数据没有一样不依赖GPU完成高强度的计算任务,例如Facebook的Big Sur机器学习服务器就高度依赖GPU集群,Facebook首席技术官Mike Schroepfer曾表示GPU系统比传统的CPU系统方案要快一倍之多。由于GPU集群的技术比较新,相关人才非常稀缺,甚至福特公司也在招揽GPU 工程师开发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GPU工程师的职位招聘说明中通常会有一长串的技能列表,常见的包括:1年的GPU系统经验、熟悉并行计算工具,具备 C/C++、Perl、Python、Java、OpenGL、OpenCV、CUDA、MATLAB等编程经验。
四、虚拟现实工程师
虚拟现实不再是游戏开发者的专属领域,甚至纽约时报都开始将VR作为内容的一种载体。对虚拟现实工程师的技能要求通常如下:Objective- C、Computer Vision、C、计算机图形、移动应用开发、OpenGL ES、C#、OpenGL、DirectX、WebGL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等。AngelList上发布的VR相关职位招聘内容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五、物联网架构师
物联网的机遇已经无须赘述,但渴望物联网高级技术人才的可不仅仅是创业公司。近日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发布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职位——物联网解决方案架构师,要求应聘者具备如下领域的经验:复杂物联网方案的交付管理,M2M机器到机器、云计算、网络啊你全、专业服务、SaaS等,同时还需要 具备技术营销和数据分析的丰富经验。
六、计算机安全事件响应专家
斯诺登事件之后,网络安全专家从未缺席最热门IT职业榜单,这次也不例外。JP摩根近日发布的一个安全职位描述很有代表性——分析企业内部各种来源的安全警报,查明原因,并及时侦测、识别并区分误报和真实的安全事件,也就是所谓的计算机安全事件响应专家,应聘相关职位不但需要传统的安全技能,往往还需要应聘者取得CISSP、SANS、CEH等安全专业认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揭示了AI时代CIO的七项关键行为特征,基于对多位CIO和AI专家的深度访谈。专家指出,AI精通的CIO需具备实用AI素养、战略视野和变革领导力,能将技术与业务战略对齐,建立强大数据治理基础。文章详细解析了分析型AI、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三大技术领域,强调数据基础的重要性,并提出CIO应从项目思维转向产品思维,通过跨职能团队实现端到端价值交付。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CIFT系统首次解决了机器人"近视眼"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混合比例,让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提升54%以上。该系统包含多视角视频增强引擎MVAug和数据组合优化策略,能够预测数据失效的"去相干点",确保机器人学习真正重要的任务特征而非环境表象,为实用化通用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苹果在AI竞赛中看似落后,但其私有云计算基础设施展现了技术优势。当行业为追赶大语言模型而降低隐私标准时,苹果坚持原则,开发出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技术方案。谷歌最新宣布的类似实施方案验证了苹果技术路线的正确性,这可能推动其他AI实验室采用相同做法,为用户隐私带来重大胜利。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earch-R3系统成功解决了大语言模型推理与搜索分离的问题,通过两阶段训练让AI在深度思考过程中直接生成搜索向量。该系统在多个领域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特别是启用推理后性能提升明显,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推理与搜索统一的新范式,展现了从专门化向通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