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来源:IT时代周刊 2012年4月13日
关键字: 中小企业
一个国家要秀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力做后盾,而科技创新就是社会发展最强大,也是最好的推力之一。但是,仅凭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能担当起全部创新的重任吗?答案是否定的。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两会上谈及"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时指出,由政府主导创新的出发点是错误的,在政府"搞项目"的思维下,搞出的往往是平庸的企业。
徐冠华的话很直白,很简单,却直戳中国式创新的严重弊端。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但政府管理至今并未完全脱离计划体制的轨道,现在是,哪个领域赚钱,政府都要染指,结果喂饱了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却一再被挤压。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中小企业家跑路的消息更是屡屡见诸报端。
由于严重的体制病在身,大型国企享有很多的政策倾斜,亏损了国家买单,赚钱了则悄然自肥,这就导致它们游离于市场规律之外,先天缺乏忧患意识。因此,很多国有企业营收在全球排名靠前,在国内市场却只能偏安一隅。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百强企业中有2/3以上的企业缺乏创新,而这些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
凭借特有的垄断地位,国有企业在自己的领域缺乏充分的竞争,不用担心自身的产品以及服务,沉迷于旧有的技术,只知道按部就班,企业内部充满惰性,排斥创新,更没人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与风险。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致命伤,也是很多国企大而不强的原因所在。
而中小企业则不同,它们面临严酷的生存环境,不创新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这也逼着它们一往无前。因此,政府必须扭转思维,将中小企业作为国家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支撑点来看待。事实上,很多伟大的创新都来自于中小企业,微软、苹果和惠普等世界级IT企业,也都是从车库中的微型企业发展而来。
反观中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比越来越重,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国有企业的强大与市场竞争力无关,也不是技术武装起来的结果,这种强大有很大的泡沫成分,是见不得光的。而政府靠垄断获得了丰厚利润,与民争利,这种导向性错误,导致人才大量流向国有企业,而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最急需大量人才与创新的新兴行业,则遭遇了人才困境。
有人认为,现在国企将触角伸得越来越远,其中固然有利益的因素,而这需要政府来调整。如果政府调整不了,就算不上强有力的政府,而只是一个不合格的政府。当然,打破利益格局必定会得罪一些人,甚至会得罪一些部门,但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管理阶层不应该妥协。
在某种程度上,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成了经济和政治制度创新的绊脚石,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政治体制创新能力的缺失和社会的脱节,最终面临大的危机。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因为国有企业兵强马壮而感到乐观。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