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0年11月16日
关键字: HealthVault 远程医疗
Janel Wood是一位职业母亲,她9岁的儿子患有偏头痛的毛病。最近,当儿子偏头痛发作时,Wood采用了一种新方式来给儿子看病——通过视频会议、网络电话和即时通信等方式,与医生进行联络。
趁儿子回来吃午饭的空当,Wood登录到了当地一家诊所的网站,通过视频会议和即时通信与值班医生进行联系,随后值班医生在网上查看孩子的电子病历,发给Wood一些关于偏头痛日常护理的文章链接以及播客,最后嘱咐孩子多喝水。几天后,孩子的病就慢慢好了。
Wood说:“网上看病非常快捷,而且高效。我们利用午饭休息的空当给孩子看病,他没有落下一节课,为此他还有点不高兴呢,原以为能在家里休息几天不用去上课。”
远程医疗受青睐
很多人认为,远程医疗似乎是一种冷冰冰、没有人情味的病人护理方法,但医生们表示事实恰恰相反。他们正迅速、积极地采用这种方法,通过远程医疗,医生能与病人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并且在病人就诊前指导他们如何处理病情。
明尼苏达大学医学中心急诊室助理医疗主任Eric_christianson医生说:“我们发现,病人对远程医疗的反馈非常好。”这家医院现在有36名医生在试用针对病人的Web 2.0服务,这些医生轮流值班,承诺为病人提供网上会诊服务。上班时间是: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周末的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这些服务由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商American Well公司提供。
American Well与微软合作,利用微软的HealthVault电子病历服务。有了这项服务,病人就可以把自己的完整病史安全地保存在网上,检查结果和放射照片也可以上传到网上档案。病人控制着对其信息的访问,必须指定谁可以查看这些档案。Google Health是另一项很流行的网上电子病历服务,也用于网上访问病人信息。
明尼苏达的蓝十字和蓝盾组织向众多雇主提供网上病人服务,再由各雇主提供给雇员。会费约为10美元或20美元,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非会员每使用一次服务,需付50美元。而在其他州,蓝十字和蓝盾组织向所有会员提供这项服务,不管雇主是谁。
社交网站参与其中
用来促进医生与病人联络的工具不只是安全的视频会议、即时通信或电子邮件。众多诊所和医院还在使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用来发布健康信息,建立便于病人们相互交流的网上社区。
Jeff Livingston是得克萨斯州欧文市的一名妇产科医生,他说他所在的诊所拥有10名医生,总共约有600名Facebook粉丝和1500多个Twitter关注者。他们不但使用社交网络服务,通过文本消息来进行联络,还能阅读有关避孕、母乳喂养及其他各种保健话题的帖子,并发表看法。
新妈妈们还可以通过由其诊所的病人自行建立的Facebook社区网页MacArthur OB/GYN,分享宝宝照片,这个社区网页人气很旺。MacArthur OB/GYN的Facebook粉丝还可以通过这个社交网站彼此联系,讨论在接受医疗程序方面有什么体会。
MacArthur使用了Kryptiq公司开发的安全消息发送和加密病人的门户网站,让病人可以查看自己的全部图表、预约医生、领取检查结果,并与医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咨询个人健康方面的问题。该门户网站和安全消息系统符合《健康保险可携性及责任性法案》(HIPAA)的相关规则,这让诊所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联系既安全,又易于跟踪。
Livingston表示,他通过Facebook或Twitter给予病人的指导越多,病人来就诊时准备得越充分。他说:“如果你想一想现在看医生的情况,会发现有点儿本末倒置 。如果就诊花十分钟,那么六七分钟用于了解基本情况,比如服了什么药,身体有什么问题。然后我们迅速体检,检查一番,然后在最后几秒钟告诉病人该怎么做。”
比如,经常有年轻病人向Livingston咨询如何避孕。如果他们从来没咨询过这问题,那么Livingston通常就要多花点时间,解释各种避孕措施的利弊。不过,要是他能指导病人查阅一些网上资源,比如他制作的播客或Facebook上的链接,那么大多数病人来就诊时就已经心里有数了。
更让人高兴的是,“事先对病情有所了解的病人所作的决定,与我会为他们做出的决定常常完全一样。”
Livingston表示,他希望病人把他的Facebook和Twitter页面看作是某种“知识库”。Livingston说:“我们的Facebook页面非常本地化,这是病人与我们诊所进行联系的平台。利用Twitter,我可以指导病人看哪些文章、博文以及OB/GYN觉得有意义的内容。但使用Twitter后,该页面其实变成了国际化。我们的关注者遍布世界各地,他们觉得我们是一个可靠的女性健康内容资源。”
尽管Livingston表示,很难确切表明在维护网页上投入的时间带来了多少回报,但是社交网站无疑带来了无形收益,包括病人的忠诚度,还提高了诊所的工作效率。“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变了就诊方式。如果你让病人积极关注自身健康,他们会做出很合理的决定。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个新概念。”
病人授权给医生查看病历
Donita Gano是名护士,住在夏威夷。去年秋天,她在比格岛附近的一座火山远足时摔倒,结果引起手臂感染。她通过夏威夷医疗服务协会(HMSA)享用政府资助的保险方案,接受手臂感染后的治疗。
Gano家里的旧电脑没有视频会议功能,于是她通过网络电话与当地医院负责其保险方案的急诊室医生通话。她授权这位医生可以查看其电子病历,那样医生就能查看其病史。然后,医院以电子方式把药方开给药房,领取抗生素药,Gano当天就能拿到药。“这太好了!我喜欢医生可以查看我的整个病史,你要把查看病史的电子权限授予医生。”Gano说,“我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不愿意这么做,这么做很有意义。”
HMSA在一年前启用Online Care系统,明尼苏达蓝十字和蓝盾组织也使用该系统。OptumHealth是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UnitedHealth集团旗下的部门,今年早些时候它开始在得克萨斯州提供虚拟医生服务NowClinic,打算今年晚些时候向全美推广。纽约北部地区的蓝十字和蓝盾保险组织已公布从今年夏天开始,为会员提供虚拟医生就诊服务的计划,纽约州由此成为提供私密网上聊天或语音电话咨询服务的第四个州。
电子健康政策研究所的执行董事Neal Neuberger表示,医生通过社交网站与病人联系是发展势头很迅猛的潮流。市面上还出现了针对iPhone等设备的一大批应用软件,那样病人就可以联系医生,或者查找当地的医疗服务。“这类应用软件多达数百种。”
隐私是问题吗?
“目前,很多医生在隐私问题和政府补助问题上心存疑虑,这让他们没有积极使用Web 2.0技术。”Neuberger强调,“即使得不到补助,还是有许多医生觉得有必要消除其中的一些问题和顾虑,能够与病人进行远程互动。”
Livingston表示,他很清楚潜在的隐私问题,但是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小题大做。在我看来这非常简单。你无法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诊断、治疗,或讨论任何个人健康信息。所以要是病人在Facebook上问我一个非常私密的问题,出于法律上的原因,我不会作答。”
行医过程中采用Web 2.0技术的医生应该关注网上那些宽泛的保健话题,这些话题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治疗。Livingston说:“病人在遵守规则方面其实做得很好。上Facebook的人了解Facebook,他们才不会在留言墙上发布‘我觉得自己患了性病’这样的内容,免得天下人看见。”
据国际性内容聚集和医生协作网站MedTechIQ的创始合伙人Conrad Clyburn声称,促使医生采用Web 2.0工具的另一个因素是,电子病历提供商正开始把短信和视频会议工具直接嵌入到软件中。
SaaS模式受医生欢迎
Web 2.0并不只是用来医生与病人进行联络。现已开发出一大批企业2.0软件,让医生可以彼此联系,或者医生组织之间共享最佳实践和新兴技术方面的心得体会。
Neuberger是美国远程医疗协会政策委员会会长,他说:“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开始使用这些工具来解决与推广新型、复杂的健康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事实证明,企业2.0软件和服务特别有助于小型诊所推广电子健康档案,而美国大部分医生在这些诊所工作。现在美国大约有788000名医生,其中512000人在医院外面行医。
全国协调员办公室负责管理通过《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的健康信息技术法案》(HITECH)拨放的约460亿美元资金,该法案已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为了让部署的电子健康技术获得上万美元的政府补助,医生及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必须证明在有意义地使用了网上健康档案系统。
Clyburn表示,现在约45家厂商提供处理医生问题的博客或微博网站,最紧迫的问题涉及电子健康档案的实施。其中比较受欢迎的网站是Sermo.com和Webicina.com。这些网站之所以大受欢迎,原因主要是负责推广电子病历技术的医生大多数经营小型诊所,在实施这类技术方面缺乏经验,也基本上没有多少IT人员。
因而,比较小的诊所倾向于为电子病历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比如免费服务Practice Fusion和NoMoreClipboard。Clyburn表示,这两项服务都“相当好用。”
Clyburn说:“今后几年,这种模式的服务会备受关注。当前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医生倾向于使用低成本解决方案。我认为,低成本解决方案将是SaaS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适合通过发送消息和我们在云环境所习惯的其他方式,实现网上互动和病人就诊。”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