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9月18日 评论分析(文/赵效民):当今社会中,以思维为后缀的词汇实现是太多了,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互联网思维”,它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兴起,在那些互联网巨头势如破竹的发展中,它们的成功经验也大多被统统归纳为互联网思维,并迅速的开始在传统企业市场蔓延。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现在再提起互联网思维,可能不由得你细说,对方就已经显现出厌恶的情绪,这不能怪谁,怪只怪互联网大佬以及那些紧盯着他们的“自媒体”们将这一“思维”透支了。因为当你把太多成功的因素归结为某一点时,效果就相当于街头的光脚医生所卖的包治百病的“大力丸”,以及那些神乎其乎的气功大师,换作你,你感觉能好吗?
但是,我必须要说但是——影响我们一举一动的思维确实存在,只要你不是神经病,你的一言一行,以及所有的决策都源于某种思维,这种思维的背后是你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总结的产物。所以,思维本身并不是笑话,与其我们围绕它夸夸其谈,眉飞色舞,还不如真正的静下来心来回归本源,认真的总结一下指引我们下一步行动的新思维,而今天我要谈的云思维,即是其中之一。
什么?又是互联网思维?可能很多人看到此即将离本文而去,但我说过思维真实存在,只是被不同程度的异化了,而互联网思维即是如此。我认同它的存在,也同样认同它已经被异化到极致,但鉴于其与本文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认为有必要先在这里以正视听。
为什么要先从互联网思维说起,因为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企业的生存环境,而当互联网巨头们耀武扬威之时,谁都会相信他们所鼓吹的“互联网思维”是制胜的法宝,这对于急于转型的传统企业来说,有致命的诱惑力,所以也要先从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说起。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每天都说,但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其实它只是信息的传播(共享)平台而已。回到最初的互联网形态,它就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网络,而网络本身就是用来传播和共享信息的(只要你愿意并且允许)。这个信息是什么?简单的说,以当前的技术来讲,最终能化为一系列0和1组合(简称Bit化)的都是信息,不管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还是机器代码。它们可以你的写文章,你发的邮件、你打的语音、你录的视频、你的存款余额、你的账单甚至是你下达的指令……但任何对信息的再加工、利用与响应并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接入其中的设备,这些设备将原始数据接受下来,再以相应的规律与方式进行处理或响应(也可能有人来操作,也可能就是机器自动响应),然后再把结果返还给互联网,再被其他的设备捕获并反应,最终还是为人所用。所以这个本质的区别要弄清楚,它决定了什么是互联网创新,什么是互联网应用的创新。
互联网的创新在于基础设施技术与规则层面的创新,比如更高的带宽、从IPv4进化到IPv6、网址域名的多样化等等,它解决的是如何更好、更大范围的互联与传播信息的问题。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则是互联网使用层面的创新,即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中的信息,或者说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与互联特性来解决人类的需求。是这些应用赋予了互联网种种外在的能力,但就互联网本身就只是信息的传播平台而已。
难道互联网的功能就是如此简单吗?的确是,但它所带来的衍生影响则是巨大的。我认为互联网的作用就像是水,而我们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就像是一座座相隔很远,并且很陡峭的山峰,以传统的方式,我们爬得很艰苦,但是当互联网之水到来之后(互联网诞生),伴随着它的不断上涨(互联网配套与衍生技术的成熟,比如更高的带宽、与电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技术<如3G/4G/蓝牙/红外等>的打通等),达到山峰的峰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并且我们还会渐渐发现一些山峰间的沟壑因互联网之水的上涨而消失,我们只要有相应的水上交通工具(应用),即可到达彼岸,而这时如果谁发明的交通工具更快、适应的水况更复杂,就可以到达更多的山峰,从而收拢到更多的领地。
在这里,互联网只是水,你可以自己游戏到其他山峰(当然体力要够好),也可以在这里划船到其他的山峰,也可以开发出货轮,专门在山峰间做贸易,也可以开发出超级渡轮,制定出不同山峰之间的轮渡方案(即把不同的需求串联起来,有机的解决)。或者说,你可以把水提取出来,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水,或者养鱼养虾卖给其他人……总之,在这互联之水上,你可以发挥你的想像力,前提就是你要了解它的本质,并具备驾驭与利用它的能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等等皆是如此)。
这种借助于互联网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类需求的进程,就是互联网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就像是真正的水一样,它本身的属性与特性很简单,但人类对它的再利用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与社会的进步。
所以,互联网并不复杂,相反很简单,复杂的只是如何利用互联网,而利用互联网的出发点就是满足人类的相关需求,并将解决需求的办法不断的简化,简化到水一样简单。不过,最根本的需求在于人类对于信息能有效传递、交流沟通的需求。也因此最终诞生了移动互联网。
在我看来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伪伪命题,很多人说它是互联网的一大创新,可它仍然是互联网,只是信息节点移动化了,而从原始需求的分析上,可以看出这是必然规律导致的必然结果,在恰当的时机必然迅速普及(其实移动互联网至少在“牛顿”时代就算了,只是时机不对而已),无可阻挡。
从古之今,人类对于信息交流一直有着极大的渴望,典型的场景——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一件事情的决策、执行与最终的成败,往往都决定于信息,并且可以最终归纳于某个核心的人——家里的事要有人拍板、公司的合同要有人签、打仗要有人指挥……这些都需要信息,而这个信息背后的终点就是某个人。
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都要找到关键的人才行,反过来我们也可能是其他人眼中关键的人。因此“生意跟人走,业务随人动”就是这个道理——信息与人是有紧密的组合关系的,让信息尽快送到相关人,或者我们能尽快收到相关的信息,就是人们的核心需求——信息以人为本,让信息节点尽量靠近人,最理想的就是,信息节点随人而动,让人能随时随地即时接收到他所需要的,或者传播他想让外界知道的信息。
古代的飞鸽传书、300里加急快报与烽火台,不就是对这种需求的典型体现吗?进入电脑时代的人们,也一直在为此努力。1985年,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诞生,无疑就是人类追求移动化的结果。虽然移动电话让人与人的沟通不再有延时,可是电信网络不能承载更丰富的信息,手机可以发短信,但不能传一份合同给你,你能收彩信,但不能共享视频。所以手机也自然要与互联网对接,因为这是人类原始需求使然,不可阻挡(虽然说肯定会侵占电信运营商的利益)。手机现在与人最为紧密的信息节点,也最终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承载平台,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穿戴设备的原因了,因为它可能比手机离人更进,适用范围更广(比如不用手机的婴儿),也将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与移动互联网的领地。
然而,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人可以移动无极限,但由于互联网本身的信息传输特性(Bit化),它是有边界的。围绕互联网再怎么折腾,也无法真正替代所有的物理行为,只要这个行为无法转化为0和1,比如人类生存的根本——衣食住行,比如物理物品的生产制造,就是互联网之水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你不可能舔一下朋友传给你的烤鸭图片就饱了),这也就是互联网的边界,或者说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区隔。它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影响(比如由物理设备生成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中的资产可以转化为物理世界中的货币),但绝对无法相互替代。互联网的边界就在于可Bit化传输的范围。
《黑客帝国》中,无论其虚拟世界如何强大而逼真,0和1仍然有着自己明确的边界,简单的说就如同给人一种屏幕内与屏幕外的分野
对于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并不虚无,从上文水的例子中就不难理解——其核心理念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互联网来满足人类生活中的种种需求。而因为相应的机构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在解决人类的需求(比如政府的职能部门、企业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所以这种理念与机构的现实工作相结合,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更好的展开自己的业务。前提就是两个——满足需求,尽量简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确保机构的有效而可持续的运营,说白了,就是还要有收益(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社会效率的提升)。
然而,在当前很多的文章中,都已经把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抹杀了,取而代之的都是表面的手段与技巧。这些手段与技巧,是实践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借助互联网进行竞争的理念,但绝不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换言之,尽量利用Bit化的虚拟世界打破物理世界中的各种隔阂与不便(也就是生活在物理世界中的人们的需求),就是互联网思维,这其中就包括与物理世界之间的配合(也就是已经说到烂大街的O2O理念)。 但显然,受限于互联网的边界,它不可能包治百病,受物理世界影响越大的领域,越是如此。
所以,在虚拟世界绝对替代不了的物理世界的领域里,大谈互联网思维,认为没它不成的,不是脑子有病就是“互联网鸡汤”喝多了,无法不让人嗤之以鼻。互联网思维的真正价值在于,将一切可用 Bit手段完成的物理行为都有Bit化的方式来实现,在此基础上调整相应的制度、流程与新的物理行为模式,从而完成真正的创新。不管电商在虚拟化世界里处理得再快,信息整合得再好,也还要有效地解决物理商品的配送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在此,我们可以看看一些所谓的大佬们所宣传的互联网思维是否靠谱。联想到很多互联网大佬们,一提起互联网思维,必谈创新、体验、分享等等,但在我看来,纯属瞎掰。难道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那些企业就不追求创新、不追求用户体验了吗?相反一些中华老字号在解放之前,就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了吧。纵观全球的百年老店,难道都是在互联网之后才开始重视创新和用户体验的吗?其实,互联网思维本身并不代表创新与体验,而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创新与增强体验的基础——如何尽量借助信息的Bit化与有序的传播,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商业价值,就如互联网创新与互联网应用创新的关系一样。
总之,企业借助互联网展开业务的前提就是两个——满足需求,尽量简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确保机构的有效而可持续的运营,说白了,就是还要有收益。后者也是每个想拥抱互联网的企业的最终目标。
当我们理清了互联网思维,也就不难理解本文的重点——云思维。从某种角度上讲,当前我们所谈到的云(计算)也正是互联网发展,在信息处理层面的产物,它与互联网可谓是一脉相承。而与要弄清楚互联网思维早先认清互联网一样,在面对云思维时,我们也要先从云本身说起。
对于云计算的诞生,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就是互联网与移动化潮流的兴起,当互联网将越来越多的设备和人连接在一起后,遍布其上的信息入口与出口也就带来了极为动态与弹性的信息流,我们可以称之为“无形化”的信息流——你很难精准的判断来自互联网的需求有多大,而IT上的应用负载也日益复杂多变,也因此使得准确设定与之配套的后台支撑能力变得愈加困难,但是互联网的特性又在于,你必须要有及时的响应能力,否则必将直接影响你的业务与收益。这在企业的业务与日常运营基本上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今天,无疑是对企业IT后台建设的最重要的挑战——要不你为了可能的峰值需求,按最大限度购置IT资产,但结果可能造成大量的成本负担,要不你采用平均的需求设定,但当业务意想不到的好时,你又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后台支持,最终影响前端的客户体验。
逐渐的,能动态的根据业务需求调配IT资源的模式,越来越被用户所接纳,同时借助于相关配套(如虚拟化)与外围技术生态环境(如网络带宽以及3G/4G移动网络)的发展成熟,使得一种新的IT交付理念得以完善,它就是IT服务化——虽然云计算在不同层次上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但以服务的形态来交付IT资源,已经成为它最为显著的标签,而无论这种服务是发生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的外部。
企业内部的IT服务就是私有云的模式,通过虚拟化、自动化的手段,让IT基础设施得以全面的资源整合,就像村子里将不同地方相互独立的井水合并为一个蓄水池,再根据村民的不同需求,统一调度一样。这样云化的IT平台,也将根据业务的需求迅速、自动而有序的提供支持,它将让业务的响应速度获得成百上千倍的提升,原先可能需要几天才能部署完毕的新业务平台,现在可能只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即可上线,与所谓的“互联网速度”遥相呼应。由此,企业IT部门也就变成了一个IT服务部门——他们为企业其他的部门交付IT资源,并由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申请所需的服务。
企业外部的IT服务就是公有云模式,顾名思义,它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IT资源,按需付费,随买随用。类比于公有云模式的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当我们去外地旅游,找住的地方,最彻底的做法就是在当地购买一套房子,但花费高昂不说,即使是精装修的,没有几天的功夫也下不来,但如果找个酒店,拎包入住,按天付费,显然无论是在成本还是入住速度方面,都是最好的选择。同样的,在外地需要用车时也是如此,我相信大多数人不会选择去4S店,而会选择按天租车。公有云也是如此,它为用户在不同级别上提供了IT服务(IaaS、PaaS、SaaS),这就相当于不同等级的酒店与租车服务,能帮助用户解决临时的、急需的或者是成本敏感的IT资源需求,其效果就相当于我们住酒店和租车一样,满足了企业对于即时响应与更高级IT技能的需求。
而如何更好的运用云服务,来改善并加强自身的业务创新能力,无疑将是越来越多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这就将引出本文的重点——云思维。
从上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云对于企业IT变革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它可以说是IT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云思维本身并不难理解,一言蔽之,就是企业如何尽量运用云来实现自身业务创新与商业价值提升的思维。我认为,它其实就是上文所述的互联网思维的延续——互联网思维考虑的是怎样将物理世界的信息bit化并最大化利用不同的入口与出口,以尽量打破物理与虚拟世界隔阂的思维,它带动了信息的广泛流通与共享,并在基础上促进创新,而云思维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效信息处理的思维,为前者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互联网思维相得益彰。
这其中的简要逻辑就在于互联网思维将更多的信息bit化之后,再借助云思维,对信息进行更为高效的处理,也可谓是前后端的搭配,就像现实中,每个著名的手机App,哪个不是借助互联网来传播信息,又有哪个在其后台没有一个强大的云平台予以支撑呢?从这点来说,云思维也应该是每一个身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所应该具备的。
对于企业来说,具备互联网思维是第一步,它让企业明白了信息生产与流通的道理与规律,进而产生创新的业务,但更关键的于如何有效、及时的处理这些信息以供二次流通。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强调了互联网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人类日常习惯与企业业务发展的深刻影响,这也正是企业发生变革的背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与云思维无不是在这一背景中产生,因此由互联网引发的,在商业层面三个明显的“定义”,将在很大程度左右不同规模、属性的企业在云思维中的思考方向。
互联网解决了人类的一个本质需求——更快、更好的信息交流,它的不断发展与衍生出的创新,让人与信息之间建立了越来越直接而简单的通道。它不断建立起人与某类信息间越来越紧密的耦合关系,并不断进行着人类在信息交流时,与时间(只能在某个时段才能联网)、地点(只能在某个地点,如单位或家里联网)、工具(只能用某种设备联网,如PC)等固化限定的解耦工作。按照这一方向前进,互联网也必然会进入更多的领域,解耦更多的固化限定,让更多的信息与人建立直接的耦合关系。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行业也正在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业务创新并改造业务流程。除了商品在线销售之外,完全可以把具有信息属性的物理行为转化为互联网行为,就像把物理的产品通过电商的方式销售一样。比如餐厅可以在线上销售外卖,也完全可以像飞机那样,在线订位与提前下菜单,因为座位与菜单也是信息,以此类推,我们肯定可以找到许多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优化与变革的领域和环节。
所以互联网的规模化,将会把越来越多的设备纳入信息互联的体系中,而从一个企业来讲,就意味着它也要最大限度利用互联网完成自己的改造,不仅是将自己的营销迁移至互联网,也要将自己的办公环境、业务流程以及后台的数据中心融入互联网。
对于一个企业的前端形态来讲,它就是一个互联网企业或机构,而当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而进一步移动化之后,企业也必然要向“移动化”转移——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企业的IT,与同事们协同办公,及时处理业务流程,并与客户进行沟通(社交),从而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而高效的运行,最终提升整体的商业价值。
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将是未来个人与企业的一个常态,也是后者生存与“数字新生活”的根基
总之,把越来越多的传统机构更深化的接入互联网、把相关的设备中一切有用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来交流,把传统的设备变成一个个连带着用户的数据节点,扩展交互边界、简化并变革传统的业务与操作模式,最终必将带给用户新的体验(或者说满足其需求的新方式方法)。而当越来越多的机构、设备接入互联网后,也就将互联网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这个规模会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但从互联网的特性来讲,人类基于它的发明创造,也正在不断重新定义着这一规模,既是互联网的规模,也是因此而产生的创新规模。
信息就代表着数据,或者说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所以互联网规模越大,信息量越多,也就意味着数据的体量将迅速增长,这一方面因为互联网将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在了一起,一方面也是因为互联网让数据集中更为方便了,它可以让人们轻松的将在时间上(历史)和空间上(地理),原本分散的数据进行快速的整合并加以利用,现在已经热到烂的“大数据”就是为此而诞生的。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可以用信息来描述,它们有自己的尺寸、质量、材质特性、外形轮廓、颜色等等要素,而这些都可以归纳为数据,从而可以在互联网中传播。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重构它们(想想《黑客帝国》),这就是数据的本质。现在所说的大数据,无非就是通过虚拟世界里的还原来认知现实的世界,大数据的目标就是尽量真实的还原,以免让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不过我们必须要明白,这些数据早就存在(包括人类的行为规律),只是之前没有将它们转为数据的能力与工具而已。如今我们仿佛通过大数据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其实它就像石油早就存在于原始人的脚下,直到现代我们才发现一样,它只是在等着我们发掘。引用一句话——你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
在这一家原始人居住地下几百米的深处,可能就有已经存在上千万年的石油,但他们不知道。只有在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与工具之后,人类才得以发现这一能源。如今的大数据也是一样,它并不是在创造什么新的资源,而是在发现早已存在,只是之前没有工具与技术可以发现、开发出的资源,并让我们重新定义这个世界
随着互联网把越来越多的信息(数据)聚集在一起,也为我们更好的感知和定义世界提供了条件,接下来就看谁能更好的利用数据还原那本就存在的“未知”世界了。 所以,我坚决不认同所谓“数据定义未来的说法”——它只是未知的,而不是未来的,未知则是因为我们没有相应的能力(工具、技术、理论)。
但不管怎样,这个“未知”的世界对于企业和机构来讲,就意味着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它将影响决策者的最终决定——医生可以通过海量的病例分析更好的为病人诊断;营销主管可以根据市场数据分析来制定未来的营销策略;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维的交叉分析来规避风险;公安系统则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视频监控分析来帮助案件的破解……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数据也将成为越来越多重要的决策支撑,就如同地球上的传统能源一样,高质量的“数据能源”也将会让企业尽可能的保持高速行驶,奔向未来。
人类的大脑就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应用系统,它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如果借用现在的人工智能,也就是信息技术的一大愿景来审视我们的大脑,它就是一系列负责不同工作的软件的组合。从计算机的组成来看,硬件就相当于人类的躯体,而运行其上的软件相当于人类的大脑,如果说人类的智慧决定了人类的未来,那么软件的发展也就决定了我们科技发展所能具备的能力。
手机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与互联网沟通的能力,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新的能力,都是由软件来实现的,如果说硬件定义了我们科技能力的基础,那么软件就定义了科技创新的未来
互联网本身只负责信息的传播,如何控制、利用、中转这些信息,让它有序的在不同互联网的入口与出口流转,如何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在信息间实现互动、结合并创造出新的信息与功能,显然就是软件的工作。所以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实质上就是软件的创新(包括大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实现何种功能,带给我们何种体验,也取决于软件,所以软件开发人员就是互联网公司竞争的根本,生存的根本,也就是定义科技创新未来的根本。
但是这个未来离不开后台强有力的支持,它就是数据中心,而且通过上文的分析也必将是云化的数据中心。因此,从IT基础角度来说,基础设施级的软件平台将成为创新应用的基础,比如虚拟化、大数据等。随着硬件的能力不断提升,也将赋予软件更多的发挥空间(所谓的软件定义的趋势,即是如此),而高度自动化的云管理平台,也都将取决于软件的进化,它最终将决定未来IT的基础功能、特性与能力(比如移动化)。所以说,软件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应用形态,也影响着我们未来的IT基础,这一前一后的遥相呼应,也将定义我们的未来。
上文已经阐述了在当前以及未来社会发展中,企业所面临的根本需求。而根据上述的三个“定义”,就不难梳理出相应的云思维,也就是如何更好更快的扩展企业的边界;更好更快的管理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进行决策;更好更快的为软件应用的创新提供稳固的支撑。这三点有机的结合,也将成为企业业务创新、变革与商业价值提升的重要保障。而“更好更快”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在当前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而这三点如何实现,对于当前不同属性与规模的企业也将有着不同的云思维。例如对于大型企业来讲,自身的IT能力已经很强,IT投资也不是问题,很难说放弃所有的自有IT,拥抱公有云,或是只用私有云就是最好的选择,相反,结合公有云与私有云优势的混合云可能这类企业的首选。但对于初创的企业,要想在很快的时间里用上最好的IT环境,并让自己的业务快速上线,公有云可能就是唯一的选择。所以这一切云采购的决策,都是基于企业对于自身业务需求与自身IT能力的判断与把握上,也是云思维最终实践的体现。
但是,从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来讲,我认为云思维的思考重心就在于如何更好的利用“公有云”,也就是说公有云其实是云思维的一个重要根基——即使是混合云模式,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建立在如何使用公有云的基础之上。而从前文的三个定义中(互联网定义规模、数据定义世界、软件定义未来),也能感觉到公有云与之的契合关系。
之所以这样说,是在于IT发展的本质目标——去IT化,想想看对于每个使用电脑、智能终端的用户来说,有多少人是IT产品发烧友,以拆解、升级、维护这些设备为主要兴趣?我想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使用,它们看重的是这些设备所带来的实际功能与使用体验,而并不是设备本身的配置、参数和技术设计,后者更多的是技术发烧友所看重的。换句话说,IT并不是大多数消费者所关心的——对于他们来说,去IT化是消费类IT产品的核心追求,在其上如何让用户更快的上手,在优秀的体验基础上满足他们的需求才是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
而在企业级IT也逐渐消费化的今天,每个企业也就像一个电脑或智能终端的用户一样,他们对于IT的本质理解与需求也将产生重大的分野,并对自己的核心需求产生了更清晰的认识。此时,公有云的模式让企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IT。
长久以来,IT对于企业的业务经营与商业价值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社会环境的变迁所引发的商业模式的变革(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让企业在对IT提出更高的灵活性要求时,往往会发现其自身的IT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一增长迅速的需求,从而也引发了其对于IT价值的深层次思考。这一思考的结果并不是在否定IT对于企业业务发展的价值,而是在于获取IT价值的方式上——当我必须要专注于企业业务本身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商战时,是否还有必要在IT平台上事无巨细的亲力亲为呢?这就有点像,我们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想迅速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所做出的抉择——比如旅游到的一个地方时租住酒店,或是租用汽车。
公有云的核心理念就在于,让IT资源可以像自来水和电一样,即买即用——它无需用户自己建立水厂电厂,避免了那些用户觉得麻烦又不擅长,但还是必需的技能需求,让用户可以很快的专注于如何“用好水和电”的方向上,对于企业来说,公有云对于他们就相当于水和电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
事实上,虽然私有云与混合云模式在当前已获得广泛认同,但从长远来看,公有云是未来的趋势已经成为各大云服务商与调研机构的共识。同时致力于私有云与公有云服务的微软公司就明确表示,企业IT的未来在公有云,也因此它近年来对于Azure的投资有目共睹,而在Gartner来看也是如此,据其预测,到2016年底,将有更多企业和资金投入到云计算应用和云服务项目。在可预见的未来,“公有云”将成为主流的云应用形态。在公有云市场营收方面,也将从 2012 年的 1110 亿美元上升至 2017 年的 1310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8.5%。而来自IDC的预测则显示,到2018年为止,公有云服务将以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 增长。毫无疑问,公有云市场的高速发展是与用户的需求向公有云转移分不开的。
可能有人会说,公有云现在仍然不成熟,对于企业来说还并不能满足所有的IT需求,这是事实,但我们也必须要以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一问题,毕竟公有云的兴起只有8年的时间(以亚马逊AWS在2006年正式推出算起),相比于企业IT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实在是太短了,但从已有成熟度来说,则比企业IT的历史发展同比用时快得多。
在2013年9月,Gartner曾经对主流的公有云服务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Windows Azure可满足企业应用需要标准的55%, 而Rackspace达53%,亚马逊AWS则为71%。Gartner的分析人员表示,少于100的分数意味着此公司尚未“能为商家准备好大规模的企业产品环境,不过能完成不少工作负荷。”但Gartner强调,以目前的发展速度,亚马逊AWS将会2015年上半年达到100%。
这说明公有云服务的能力正在迅速的进步,而随着其自身所能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越来越能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时,大多数企业对于IT供给来源的选择也将日趋明朗。而借助于公有云实现业务迅速的创新与变革的例子,在当前已经不胜枚举,比如著名的NetFlix,这家原来做实体DVD出租业务起家的公司,在看准互联网大潮的商机之时,迅速借助亚马逊AWS实现了自己业务的创新与转型——将视频内容的出租模式从实体转为了在线交付,从而迅速占据了新的市场,并由此进一步进军了影视剧创作市场,享誉全球的电视剧集《纸牌屋》由此诞生。可想而知,如果要由自身的IT来实现这一转型的话,无论在资金与时间成本上都无法达到NetFlix的需求。究其根本,亚马逊AWS在这一案例中为NetFlix提供了可迅速投入使用的IT基础设施,让NetFlix本身可以集中精力于围绕其业务目标展开的应用体系架构的研发与创新,而依托于互联网本身也让其业务的规模迅速达到可能的互联网级别,迅速覆盖原来已经由互联网撑起的消费市场,而从这个例子中,不正是“互联网定义规模”、“软件定义未来”的例证吗?
从某种意义讲,《纸牌屋》可算是一个公有云助力业务创新与转型的典型案例——如果没有公有云的帮助,NetFlix的业务变革的速度与效果,以及后续的《纸牌屋》创作可能都是一个未知数
而Facebook上亚洲排名一,总排名第6的游戏开发商“趣加游戏”(FunPlus),员工规模只有200余人,日均活跃用户达到了600万人。在这一业绩的背后,其整个IT运营的基础则就是亚马逊AWS公有云,负责IT运维的人员只有6个人。借助于亚马逊AWS丰富的API,实现了业务与IT运维的融合——趣加游戏后台的虚拟服务器数量在闲暇时大概有300台,在高峰期的时候集群规模可达1700多台,整个过程从流量监测开始,然后就是启动,测试,全部自动化完成。亚马逊AWS的这一能力让趣加游戏而在创业之初,就决定了选择公有云而不是自建IT来完成后台系统的部署,从而让有限的风险投资用在了游戏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游戏产品的研发上。同时,借助于AWS的数据分析的服务,也让趣加游戏有机会了解其用户群的真实属性(爱好、需求、习惯),进而帮助其开发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比如在不同节日,在不同地区提供相应的道具促销),这又可谓是“数据定义世界”在企业经营中的真实体现。
趣加游戏所主推的4款游戏,全部运行在亚马逊AWS之上
综上所述,我们能发现对于企业未来竞争的三大定义,公有云提供了更好的应对能力——它本身就是互联网规模的,并已经能提供成熟的数据分析平台(包括Hadoop这类的非结构化数据分析),配合新的基于云的开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快速应用开发与部署的能力。这一切对于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立足是必需的,但对于企业自身是否要亲靠自己实现,我相信大多数并不以IT见长或以其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综合成本(包含时间成本)的考量下不难做出合理的判断。那么对于这类企业(不管规模大小),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讲,从现在开始密切关注公有云,并以其作为云思维的基础,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此,我们现在可以对于云思维有了一个完整的总结了,可能有人会觉得,说了这么多,不就是在复述一下什么是公有云、私有云,以及如何选择云吗?云既然已经是IT的必然趋势,用就是了,很简单嘛。表面上,这么认知并无问题,但如果你现在仍然认为云思维就是单纯的围绕着云来展开思考,那么就大错特错了。这就像互联网已经到了我们身边,用就是了,可为什么有些公司就能成为巨头了呢?可见云思维并非大多数人想像的那么简单!
事实上,就如同IT是为了解决企业业务需求而存在一样,云本身并不是为了IT而存在,虽然让云对业务有一个更好的支持谁都明白,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认真思考了企业业务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这其中的深层次的原因呢?事实上云思维是离不开背景分析的,单纯的探讨云本身以及如何利用云意义并不大,只有深入的结合时代背景,配以业务愿景与IT需求的分析,才能真正对云思维本身有一个新的认知,进而更有效的实施云部署,以确保对业务的支撑。
另外一方面,正如本文所言,云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延续,但前提当然是要对互联网与互联网思维有一个客观而深刻的认识(如果仅局限于所谓的创新与客户体验,就太肤浅了,甚至误人子弟),因为云是要为当前时代背景的企业来服务,这一背景就是互联网,不管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都是在帮助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云思维也因此必须要脱离云本身,才能有一个更为完整而深刻的认知,否则就会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
总之,对于所谓的云思维,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很简单,毕竟市场的教育已经有很多年了,云计算的理念与技术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云最初是为了解决IT需求而诞生的,可如今我们也知道除了互联网企业,IT是其核心的竞争力,其他的企业更关注的是自身业务的创新。上文所强调的,以公有云为长远方向来思考,也即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对于企业来说,生存与发展才是根本,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IT不是——所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延承于互联网思维的云思维其实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它不仅是在IT范围内的,甚至还包括对自身IT去留的思考,而只有这种超越了云和IT本身,从更为全局的社会背景为出发点,针对如何更有效支撑企业业务创新与商业价值提升的思考,才是企业所应该具备的云思维。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