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OLIDWORKS World 2019开始,SOLIDWORKS就已经将产品整合到3DEXPERIENCE平台,即3DEXPERIENCE Works,目前其已经包括设计与工程、仿真、生产与制造、数据管理、以及市场与销售五大领域。
经过2020年,可以看到客户对于3DEXPERIENCE平台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从2020年SOLIDWORKS云端收入来看,第一季度比2019年全年云端收入还要高,第二季度是第一季度的两倍,第三季度是第二季度的两倍,第四季度是第三季度的一倍多,根据2021年第一季度云端收入,预测今年将比2020年在云端收入上增长6-7倍。
“2020年SOLIDWORKS的战略是平台为先。”达索系统SOLIDWORKS首席执行官Gian Paolo Bassi表示,我们的战略是从产品思维过渡到平台思维,逐步帮助现有客户或者未来客户从桌面迁移到云端,在平台上为客户提供更多、不同的应用,帮助业务成长。
SOLIDWORKS向云端迈进
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虽然有疫情和云端业务过渡期,SOLIDWORKS还保持了整体2%的业务增长。
今年SOLIDWORKS发布了两个新角色,3DEXPERIENCE SOLIDWORKS for Makers,主要针对自己做生产和制造的创客用户;3DEXPERIENCE SOLIDWORKS for Students,学生也可以通过很便宜的价格,在云端进行设计,但作品不能用于商业用途。
目前全球SOLIDWORKS有60%的客户在续订合约期内,云的模式也给了客户更多的选择。当然,Gian Paolo Bassi也提到,SOLIDWORKS会保持不同的策略,不会急于完成商业模式的转变,未来本地应用和云应用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客户既可以选择本地应用,也可以扩展到云端应用。
在向云转型上,SOLIDWORKS为客户提供了三种方式,第一,从本地版SOLIDWORKS连接到云端,可以继续使用本地版,也能享受云端的服务;第二,从本地版升级到云端应用,除了具备SOLIDWORKS原有的功能外,还包括数据管理、协同作业与未来设计的工具,3DEXPERIENCE SOLIDWORKS;第三,企业可以直接使用云端应用。
目前看到,更多的企业选择第二种模式,将近有65%的SOLIDWORKS客户通过连接器将本地应用升级到云端应用,使用协同作业、数据管理,以及更高级的仿真工具。
Gian Paolo Bassi表示,首先SOLIDWORKS要以设计为先,平台上的五个云端应用都可以完善云上的设计,当然在云上也有一定的挑战,需要提供和本地版一样的流畅使用体验。
云把差异化拉得更大
“2020年对我们来说是最精彩的一年。”达索系统SOLIDWORKS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吴俊杰(CK Goh)说道,2020年SOLIDWORKS不仅通过直播同合作伙伴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开展了很多公益活动,最终大中华区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去年,SOLIDWORKS 2021增强了设计、文档、数据管理和验证的功能及其工作流程,当然最大的亮点还是提供三种实现桌面到云的转型。
对于平台战略,吴俊杰认为,云能把差异化拉得更大,因为SOLIDWORKS同合作伙伴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且向云转移并没有造成业绩的下滑。
SOLIDWORKS之前通过“三三五”维护服务包获得了很多客户的续订,这主要是针对本地版的客户。吴俊杰表示,“三三五”主要强调合作模式的长期性、战略性、针对性,对于本地转型云端没有冲突,重点在于未来3年、5年,SOLIDWORKS如何通过合作伙伴帮助客户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客户为什么需要“三三五”,第一,对内帮助企业提高效益;第二,对外帮助企业抓住竞争优势,拉近与竞争对手的距离;第三,帮助企业打造品牌;第四,帮助企业实现创新。
同时,两年前SOLIDWORKS收购了IQMS,也就是现在的DELMIAWORKS,这也标志着SOLIDWORKS从PLM延伸到MES和ERP,通过代理商的进一步合作,基于SOLIDWORKS的商业模式能够给予客户更大的信心。
未来SOLIDWORKS在产品发展上,首先,将加强云端应用的开发,在两个纯云应用3D Creator与3D Sculptor的基础上,新增5个新的角色;其次,在仿真最新产品线中加强多学科相关角色,例如流体、电磁仿真等相关的应用;最后延伸产品线到制造全流程,在设计、研发、分析、加工到数据管理等领域具备全方面的应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推出 Copilot+ PC 标准,要求配备高性能 NPU,引发 AI PC 市场格局变化。英伟达虽在数据中心 AI 领域占主导,但在 PC 端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英伟达的 AI PC 策略、NPU 与 GPU 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 GPU 可能在 Copilot+ 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前景。
专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25 年可能成为 AI 泡沫破裂的关键一年。尽管 AI 仍有望在多模态模型和自动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技术瓶颈、投资回报率下降、监管趋严以及环境和伦理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 AI 热潮降温。未来 AI 发展将更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
Google 推出名为 Titans 的新型 AI 架构,是 Transformer 的直接进化版。Titans 引入了神经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基于惊喜的学习系统,使 AI 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AI 范式,推动机器智能向人类认知迈进一大步。
主动型 AI 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次进化,它不仅能生成内容,还能自主决策和追求目标。这种 AI 可以设定自己的目标,制定策略并根据情况调整方法,实现真正的自主性。它将彻底改变机器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为人机协作开启新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透明度和伦理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