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来源:比特网 2010年2月23日
关键字:
如果将潍柴动力比做一辆重型机车,那么IT就是一部性能优良、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推动着潍柴动力持续前行,驶向国际化快车道。
2009年12月7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2010商务大会举行。董事长谭旭光在会上立下目标,3~5年内,潍柴动力销售额将要突破1000亿元,进军世界500强,打造全球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装备制造集团。
实际上,从1998年谭旭光担任潍坊柴油机厂厂长,进行大刀阔斧的国企改革,到2004年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再到2005年收购湘火炬,2007年潍柴动力实现H股、A股两地上市,潍柴动力一直在“国际潍柴”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2008年,潍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91亿元,在中国机械500强中名列第10位,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为了达到“构建世界一流企业,进军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潍柴动力提出与战略发展要求相适应,以业务为导向的四大战略:以构建世界一流研发能力、提供世界一流绿色产品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战略;以降低成本为主线、实现全过程精益管理为核心的精益管理战略;以打造高效供应链、实现资源协同配置为核心的供应链战略;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导向、全力开拓产品服务市场为核心的服务产业化战略。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已经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做好理念上的创新,更要做好管理创新,而信息化无疑是实现“国际潍柴”战略目标过程中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与此同时,潍柴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起了包括客户、供应商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具有了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资源,但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应用以发挥其最大作用,成为潍柴需要特别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借助信息化掌控市场、实现企业资源最佳配置、改进集团内自我协同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也成为潍柴应对行业竞争、融入全球大环境、实现“国际潍柴”战略的必要选择。
为此,潍柴动力在2003年,制订了未来15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用3大阶段15年时间构建一个支持国际化业务,支持多语言,支持多品种模块、多会计核算模块的信息化系统。在高起点、平台化、流程导向与管理集成四大原则的指导下,构建支撑“国际潍柴”的信息集成平台。
目前,潍柴动力正在以战略为导向,以四大业务战略为出发点,分别构建支撑企业研发、供应链联盟、精益管理、服务产业化的专业信息系统。在各专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再借助于先进技术手段,将各信息子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形成一体化的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各系统之间业务、信息的互联互通,消除业务孤岛和信息孤岛,最终实现潍柴动力研发、计划、物资采购、生产制造、维修服务等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的协同化运作,以有效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潍柴动力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为2003年到2007年,潍柴人视其为“理念导入,踏踏实实打基础”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搭建包括企业资源管理平台(ERP)、产品研发支撑平台(PDM)、生产执行平台(MES)、售后服务平台以及硬件网络平台在内的5大基础信息化平台。第二阶段为2008年到2012年,潍柴人称做“雪中送炭,真真正正上水平”阶段。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信息化真正以管理为核心,为管理做服务。
2013年~2017年是潍柴动力信息化15年规划的第三个阶段,这5年的主要任务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潍柴动力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不会到熟悉,再到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高速发展的信息化途径。这其中,离不开集团高管的审时度势、高度重视与铁腕支持,离不开业务部门与信息化团队的齐心协力。潍柴动力企业管理与信息化部部长韩黎生幽默比喻,潍柴人在信息化建设的征程上,经历了初出茅庐的激情、持续不断的热情以及历久弥深的感情这样三个阶段。
在现今的潍柴动力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产能、效益的战略工具。如果将潍柴动力比做一辆重型机车,那么IT就是一部性能优良、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推动着潍柴动力持续前行,驶向国际化快车道。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