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04日 北京消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指出,技术的进步将推动用户以更直观的方式与智能手机进行互动。同时Gartner还预测到2019年,用户与智能手机之间20%的互动将通过虚拟个人助手(virtual personal assistants,VPAs)实现。
Gartner研究副总裁Annette Zimmermann表示:“虚拟个人助手在智能手机用户中的不断普及以及智能机器的对话功能将进一步增强互动性。”
在2016年第四季度,Gartner对三个国家(美国、英国和中国)的3021名消费者开展了一项年度手机应用调查,结果发现42%的美国受访者和32%的英国受访者在近三个月中使用了智能手机上的虚拟个人助手;而超过37%的受访者(美国和英国的平均值)表示每天至少使用一次虚拟手机助手。
苹果的Siri和Google Now是目前在智能手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虚拟手机助手。54%的英国和美国受访者表示在最近三个月中使用过Siri;Google Now在英国受访者中的使用比例占41%,在美国为48%。Gartner研究总监Jessica Ekholm认为:“虚拟个人助手的使用率肯定会大幅增加,这是因为它们往往搭载了许多新功能,如:整合了多种商业服务、更多语言支持以及兼容更多设备等。”
Gartner预计到2019年,虚拟个人助手将改变用户与设备互动的方式,并被大众所接受、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前,虚拟个人助手只能完成设置闹钟或从网络中检索信息等简单任务,但是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系统将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任务,包括在过去、现在和预测情境下完成交易等。
此外,加速发展的对话式商务(conversational commerce)也将强化这一趋势,不过语音并非虚拟个人助手的唯一界面。事实上,Facebook Messenger正在促进用户与各企业展开互动以达成交易,或与客服沟通再或通过应用预约Uber汽车。另外,腾讯微信由于为4.4亿名用户提供了一体化互动方案而创造了11亿美元的可观收入,使他们在同一界面下支付账单、呼叫出租车或订购产品。
目前,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日益盛行的即时通讯平台正在让传统应用市场陷入困境。该趋势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企业或产消者都在愈演愈烈。例如,微软将Cortana与Skype相整合,让用户可以与虚拟个人助手直接对话。而今后,Cortana又将促进与第三方自动程序进行互动,以完成酒店或机票预订等诸多事宜。
Zimmermann表示:“我们预计在2017年以后,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虚拟个人助手将成为主要的战略阵地,它们将迫使许多手机应用逐渐退出舞台或成为虚拟个人助手的辅助工具。”
语音和手势成为日益重要的界面
到2020年,全世界预计将拥有70亿台个人设备、13亿台可穿戴设备和57亿台其它消费者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而其中大部分设备的运行都将无需触摸或极少触摸。
Gartner估计到2020年,20亿台设备和物联网终端都将具备零触摸用户界面。Zimmermann女士表示:“互动将不再需要触摸屏,转而依赖语音、环境技术、生物统计学、移动和手势等。在此情况下,基于情境信息的各种应用将成为赢得用户认可的关键因素,因为语音驱动系统的可用性将依据对用户周边环境的了解程度而显著增加。这也凸显了设备供应商在虚拟个人助手、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深度机器学习专家等领域的投资或合作的重要意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