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预测,到2030年,多模态企业软件和应用将占比达80%,远高于2024年不到10%的水平。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Roberta Cozza表示:“企业软件向多模态转变是一次企业运营和创新的根本转型。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将带来此前无法实现的特性和功能,推动企业应用的升级演进,医疗、金融、制造等行业都将从中受益。该技术将通过增强特定领域语言模型,提高模型准确性,实现企业运营的自动化并驱动情境决策智能,使AI能够在各种任务中主动采取行动。”
多模态GenAI模型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技术位于“Gartner新兴技术影响力雷达图:GenAI”的中心(见图一)。产品负责人必须就投资这些新兴GenAI技术做出关键性决策,从而帮助客户创造前所未有的业务价值。”
图一、新兴技术影响力雷达图:GenAI

数据来源:Gartner(2025年5月)
多模态GenAI能够在单一生成模型中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包括图像、视频、音频(语音)、文本和数值数据等。多模态技术使模型能够与各种模态的数据进行交互并生成输出,提高了GenAI的可用性。
目前,许多多模态模型支持两种或三种模态的处理(例如文生视频或语音转图像)。未来几年,多模态能力将进一步扩展,涵盖更多样化和全新的模态类型。
Cozza表示:“企业应专注于将多模态技术整合到其软件中,以此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通过充分利用多模态GenAI所提供的多样化数据输入与输出,企业有望释放出全新的生产力与创新潜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