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公司预测,到2027年,70%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的企业将把可持续发展和数字主权作为选择公有云生成式AI服务的首要标准。
Gartner研究副总裁Sid Nag表示:“云技术因其规模和共享服务模式而成为大规模提供生成式AI应用以及开发通用基础模型的首选。但企业机构要想将生成式AI投入到运营中,就必须解决某些方面的问题,例如数字主权(控制数据存储位置和操作执行位置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数字主权在公有云决策中的作用
基础模型(FM)和大语言模型(LLM)是生成式AI功能的核心,其发展正在推动生成式AI功能和用例的快速持续演进。使用生成式AI的企业将面临监管方面的巨大挑战,LLM中所包含的数据以及使用这些FM和LLM的应用等都将受到监管。
Nag表示:“由于企业机构要将他们的云业务扩展到各个地点和用例,专业云提供商将成为许多企业云架构的重要考虑因素。数字主权将推动对云提供商的需求,但这些云提供商必须做到无论在哪个地区都能满足不断变化且特有的主权业务要求。”
可持续发展在公有云决策中的作用
鉴于所需基础设施的规模,企业机构若要部署生成式AI服务,就需要使用公有云,同时还必须要求云提供商解决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非技术性问题。
投资者、客户、监管机构和政府所施加的可持续发展压力迫使企业机构为实现其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而管理和优化自身的IT碳排放。他们将引入新的流程、功能和工具来监控和管理部署在云端的生成式AI工作负载的能耗和碳排放。
Nag表示:“云计算因能够提供可扩展的基础设施、赋能环保实践和实现高成本效益的资源管理,而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成式AI业务应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多数IT领导人在全面采用生成式AI时,都会依靠云平台支持其可持续发展历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alesforce研究团队发布开源工具包MCPEval,基于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架构评估AI智能体工具使用性能。该工具突破传统静态测试局限,通过全自动化流程收集详细任务轨迹和协议交互数据,为智能体行为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视化分析。MCPEval能快速评估MCP工具和服务器,生成综合评估报告,为企业智能体部署提供可操作的改进建议。
清华大学团队推出AnyCap项目,通过轻量级"即插即用"框架解决多模态AI字幕生成缺乏个性化控制的问题。该项目包含模型、数据集和评估基准,能让现有AI系统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定制化字幕,在不重训基础模型的情况下显著提升控制能力,为AI内容创作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月之暗面Kimi K2技术报告:解读万亿参数的智能体模型(含K2与DeepSeek R1对比)
耶鲁大学团队开发了全球首个AI科学实验设计评估系统ABGEN,测试了18个先进AI模型设计消融实验的能力。研究发现最好的AI系统得分4.11分,仍低于人类专家的4.80分,但在人机协作模式下表现显著改善。研究还发现现有自动评估系统可靠性不足,建立了元评估基准ABGEN-EVAL。这项研究为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评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