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热烈炒作、广泛使用和快速蔓延提升了最终用户对LLM和GenAI的认识,引发了一波商业实验和AI初创企业的浪潮。2023年4月的Gartner网络研讨会发现,381名中国参会人员有70%已经或计划启动GenAI项目,其中6%已在生产环境部署了GenAI,26%在试点GenAI,38%处于规划阶段。
CIO及其安全团队需要为GenAI的影响做好准备,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1. 为构建GenAI应用提供安全保护:AI应用攻击面不断扩大,产生了新的潜在风险,需要对现有应用安全实践进行调整。
2. 管理和监控使用GenAI的方式:各企业机构正在探索如何使用嵌入现有应用的GenAI助手,这些应用都有独特的安全要求,是传统安全控制措施无法满足的。
3. 利用生成式网络安全AI进行防御:有效抓住GenAI机遇,从而改善安全和风险管理、 优化资源、抵御新兴攻击技术,甚至降低成本。Gartner将生成式网络安全AI定义为 GenAI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4. 为受到GenAI攻击做好准备:GenAI工具和技术不断发展,各企业机构必须适应恶意行为者不断发展的技术或新的攻击向量。
图1对此进行了说明
CIO及其安全团队不应只是试图跟上新技术发展的步伐,也需要规划和建立一致而有效的AI安全治理计划,以应对GenAI采用激增的局面和各类新兴场景。
AI安全治理项目应整体覆盖组织架构、技术和政策。其早期任务之一就是制定所有构建或部署AI的团队必须遵循的标准,包括安全AI开发、AI数据安全和AI安全应急响应标准。中国CIO和安全团队应与利益相关者和企业机构领导者合作,制定五个阶段的AI安全治理计划(见表1)。
表1: AI安全治理项目的五个阶段及主要行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ocker公司发布重大新功能,旨在简化智能体AI应用的构建、运行和部署。公司扩展了Docker Compose工具以支持AI智能体和模型的大规模部署,并推出Docker Offload服务,允许开发者将AI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新功能还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网关的安全连接,并与谷歌云、微软Azure等合作伙伴集成。
这项研究首次将在线强化学习成功应用于流匹配模型,通过巧妙的ODE到SDE转换和去噪减少策略,显著提升了AI图像生成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在复合场景生成、文字渲染等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AI生成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欧盟发布AI法案实施细则,要求谷歌、Meta、OpenAI等公司承诺不使用盗版材料训练AI,详细披露训练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理念。新规还要求公司尊重付费墙和网站爬虫限制,公开训练和推理的总能耗,并在5-10天内向欧盟AI办公室报告安全事件。违规企业可能面临年销售额7%或3%的罚款。
这篇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发表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统一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的最新发展。研究将现有模型分为扩散、自回归和混合三大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图像编码策略的特点,整理了相关数据集和评估基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