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0月30日 北京消息:10月27日,在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上(CNCC2017),滴滴出行宣布启动盖亚数据开放计划,面向学术界免费提供部分真实的脱敏数据资源,以开放协作支持科研工作者进行更广泛学术研究,推进交通领域的基础性与前瞻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速智慧交通领域的科研发展。
作为滴滴科研合作计划的一部分,盖亚数据开放计划首期将开放滴滴出行平台专车和快车在成都部分区域内连续一月的原始轨迹数据和订单OD数据(出发地、目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可登入盖亚数据开放计划网站提交相关信息注册获取。相关数据仅支持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不能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此外,所有开放的原始数据也不会涉及用户的个人信息。为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滴滴还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措施,对数据进行匿名化、加密、染色等处理,从而确保相关数据无法追溯到个人,无法还原。
除向学界开放部分脱敏数据外,在科研合作方面,滴滴还将向优秀的交通研究课题提供计算资源及资金支持,鼓励国内交通学术研究发展,首期将携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出青年学者科研基金,鼓励青年学者开展前沿科研工作,促进高质量学术成果的产出,加速产学研落地。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智慧交通负责人章文嵩表示,滴滴平台拥有海量高质量、高价值的出行数据,基于领先的大数据和技术优势,滴滴正积极协助城市创新交通治理。据悉,目前滴滴已经和贵阳、沈阳、南京、深圳、济南、武汉等20余城市合作,落地了智慧诱导屏、智慧信号灯等项目,以智能调度、路径规划等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政府进行前瞻性的市政规划和基础设施布局,从而建设高效和环保的智慧交通体系。
章文嵩同时强调,滴滴志在建设高效、开放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新生态,也在积极助力学界提速大数据时代交通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我们也非常愿意向高校、科研机构开放部分脱敏数据和计算基础设施,激励更多科技创新,在智慧交通前沿做出更多的前瞻探索,开放合作,共同解决世界级的交通、环保挑战,切实改善城市交通、普惠大众出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WorldMem框架,首次让AI拥有真正的长期记忆能力,解决了虚拟世界模拟中的一致性问题。该系统通过记忆银行存储历史场景,并使用智能检索机制,让AI能准确重现之前的场景和事件,即使间隔很长时间。实验显示在Minecraft和真实场景中都表现出色,为游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AWS通过升级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来扩展市场地位,新增观测能力、连接式编码环境和GPU集群性能管理功能。面对谷歌和微软的激烈竞争,AWS专注于为企业提供AI基础设施支撑。SageMaker新功能包括深入洞察模型性能下降原因、为开发者提供更多计算资源控制权,以及支持本地IDE连接部署。这些更新主要源于客户需求,旨在解决AI模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MTS AI研究团队提出RewardRanker系统,通过重排序模型和迭代自训练显著提升AI代码生成质量。该方法让13.4B参数模型超越33B大模型,在多种编程语言上表现优异,甚至在C++上超越GPT-4。通过引入困难负样本和PPO优化,系统能从多个代码候选中选出最优方案,为AI编程助手的实用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