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9月25日 北京消息:自2012年起,新余市政府便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以政务管理为切入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改革升级为目标,在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科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等方面,智慧新余建设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转思维、促改革、惠民生、兴产业、活经济的“新余模式”。
截至目前,智慧新余框架已初步形成,为国内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截至2016年末,智慧新余框架初步形成,已投资9.11亿元,共计13大工程,54个项目,其中建好32个项目,在建19个项目,筹建3个项目。

“慧治”格局初步形成
慧
综合管理应用体系广泛应用
厉行节约是建设廉洁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对于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新余市人民政府借助信息化实现无纸化办公,成为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其中,为了节约行政开支,新余市政府与国内知名协同办公厂商万户网络达成签约合作,通过借助万户OA政务版来构建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
如今,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管理应用体系广泛应用,实现了市、县区、乡镇、社区四级无纸化协同办公,接入办公单位515家、收发文达110万份。“互联网+办公”让办文办会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进一步规范了管理,解放了干部的思想,提高了办公效率,加强了各部门之前的沟通和协作,从而建设高效政府办公环境。现在,扣除300万元平台运行维护费用,每年可节约办公经费2700多万元。

(网上办公平台)
信用体系加速健全,新余在全省率先建成社会信用平台,涉及企业2.6万家、机关事业单位693家、公职人员2.77万人,企业信用信息41.52万组,单位及个人信用数据5.2万组,并将信用数据运用于干部选拔、人大政协代表提名。行政审批化繁为简,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将行政审批从以往的“互为前置、串联审批”优化为“一门受理、并联审批”,审批时限压缩为30个工作日,时间缩减了78%。
此外,社会治理协同融合,加快推动包括视频资源在内的全社会数据的统一采集共享,助力城市从“多头管理”向“综合智能化治理”全面转型。全市重点领域高清摄像头100%覆盖,564个网格覆盖全市城区和中心镇社区,数字城管有效处置率达93.7%。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军民深度融合重要思想,依托城市大数据平台,新余创建“智慧动员”的“江西模式”,国防动员潜力数据从2万条增长至180万条,智慧动员“从新余点火、江西升温、全国燎原”,目前已经列入全军信息网络安全和网信动员两个“十三五”规划。
“惠民”水平大幅提升格
惠
信息惠民应用体系成效卓著
新余市政府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以城市公共服务普惠化、便捷化为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建成新余政务服务网和社区数字化平台。市民居家或就近到社区窗口就可以办理一二孩生育登记、老年优待证等20余个部门的1810项事项,基本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结”。建成“新余一网通”平台。市民可以通过一个手机APP享受水电气在线缴费,交通违法、公积金查询,家政、志愿者服务等公共服务。建成数字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卡累计发放卡87.5万张,覆盖率达90.7%,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建成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贫困群体100%建档,实现精准扶贫。建成人口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105.97万,建档率为86.62%;市民可以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等方式预约挂号,调阅本人的门诊、住院记录及化验结果。建成智慧交通平台。首创智慧校车经验已在全省推广,实现城市主干道绿波控制,智能停车位达1000个,全市36条公交线路100%实现电子站牌实时预报。

(“新余一网通”平台)
“汇融”基础不断夯实
汇
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以提升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等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和数据资源整合。泛在、融合、高速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光网”城市,城乡平均接入能力分别达100Mbps和50Mbps,城区无线WiFi热点超过8400个, 4G信号已经覆盖城区、县区、乡镇、行政村。统一、共享的城市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人口信息共享库汇集公安、民政等15个政府部门的2660万条实有人口数据;法人单位共享库汇集工商、质监办等部门260余万条法人数据;建成“数字新余”空间地理框架,全市1:500影像图覆盖主城区74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升级建设国家试点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

“荟商”经济转型升级
荟
智慧经济创新发展持续深入
新余市立足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深度推进智慧经济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打造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标杆样板。新余大数据产业园(即“两中心一基地”,包括浪潮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智慧新余展示中心、“互联网+”双创基地),于2017年2月开始建设, 6月22日揭牌试运行,总投资2.68亿元。

目前大数据产业园已经入住浪潮集团、科大讯飞、泰豪集团等上市公司的分公司,北京锐软、万户网络、智慧动员建设公司等企业即将入驻,除此之外,数十家本地软件企业也强烈要求进驻。新余市市计划用2—3年的时间,力争入驻企业户达到50家左右,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揭示了AI时代CIO的七项关键行为特征,基于对多位CIO和AI专家的深度访谈。专家指出,AI精通的CIO需具备实用AI素养、战略视野和变革领导力,能将技术与业务战略对齐,建立强大数据治理基础。文章详细解析了分析型AI、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三大技术领域,强调数据基础的重要性,并提出CIO应从项目思维转向产品思维,通过跨职能团队实现端到端价值交付。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CIFT系统首次解决了机器人"近视眼"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混合比例,让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提升54%以上。该系统包含多视角视频增强引擎MVAug和数据组合优化策略,能够预测数据失效的"去相干点",确保机器人学习真正重要的任务特征而非环境表象,为实用化通用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苹果在AI竞赛中看似落后,但其私有云计算基础设施展现了技术优势。当行业为追赶大语言模型而降低隐私标准时,苹果坚持原则,开发出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技术方案。谷歌最新宣布的类似实施方案验证了苹果技术路线的正确性,这可能推动其他AI实验室采用相同做法,为用户隐私带来重大胜利。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earch-R3系统成功解决了大语言模型推理与搜索分离的问题,通过两阶段训练让AI在深度思考过程中直接生成搜索向量。该系统在多个领域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特别是启用推理后性能提升明显,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推理与搜索统一的新范式,展现了从专门化向通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