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预测,到2026年,75%的全球500强企业将采用决策智能实践,包括对决策进行记录以实施后续分析。到2027年,50%的业务决策将通过用于决策智能的AI智能体得到增强或实现自动化。
Gartner 高级首席分析师费天祺表示:“当前,企业决策面临更大的复杂性和更多障碍,需要一种更有效的决策方法,能够明确地为结构化决策建模——这就是决策智能实践。决策智能将成为应对复杂市场环境和需求的核心,使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重点。”
决策智能涉及多种技术,包括商业智能(BI)、基于规则和逻辑的模型、优化和求解器、机器学习、AI智能体、模拟和图谱技术。可根据具体决策及其场景采用不同的技术。决策智能专注于决策建模、执行和监控,以构建端到端决策循环,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以决策为中心,并专注于业务成果而不仅仅是数据。
图1:Gartner决策智能框架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方琦表示:“数据驱动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真正的目标是做出更好的决策。中国的数据和分析(D&A)领导者应从‘数据驱动’转变为‘以决策为中心’,实现更大的业务影响和价值。”
中国企业倾向于“自建”或采用“混合”决策智能解决方案,以利用低成本优势
为应对中国日益增加的决策智能采用,越来越多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通过提供服务、解决方案和平台产品,实现对决策的建模、执行和监控。决策智能平台通常用于创建解决方案,以支持、增强决策流,或实现决策流自动化,这些平台代表了几十年来广泛使用的决策支持系统、业务规则管理系统以及后来的决策管理套件的演变。
企业通常选择最多三种方法来提高其决策智能能力——采购、自建和合作共建。与其他地区不同,中国的企业机构往往更青睐“自建”和“合作共建”选项,而不是单纯的“采购”。
Gartner 高级首席分析师费天祺表示:“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企业机构往往能从较低的劳动力和运营成本中获益,使得内部开发定制的决策智能解决方案在经济上更为可行。与此同时, AI在中国的快速开发和迭代也将加快中国决策智能解决方案的发展。因此,中国企业机构往往会选择自建,或与拥有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
决策智能对于中国企业机构D&A领导者的价值
在中国,采用决策智能的D&A领导者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覆盖的应用场景包括金融服务、制造、零售与数字商务、通信与网络、交通运输、政务与国防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方琦表示:“决策智能在中国企业机构D&A领导者的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结构化设计,决策智能有助于优化决策流程,确保各项决策与企业的业务目标及使命保持高度一致,减少在日益复杂的业务环境中决策不一致的情况。借助以决策为中心的用户界面,企业能够加速决策建模流程,提升复杂业务逻辑的设计、开发、测试与部署效率,从而缩短问题解决周期。通过捕获业务上下文,决策智能降低了决策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并进一步改善了在人机交互及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协作过程中的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指示联邦机构修补影响思科ASA 5500-X系列防火墙设备的两个零日漏洞CVE-2025-20362和CVE-2025-20333。这些漏洞可绕过VPN身份验证并获取root访问权限,已被黑客积极利用。攻击与国家支持的ArcaneDoor黑客活动有关,黑客通过漏洞安装bootkit恶意软件并操控只读存储器实现持久化。思科已发布补丁,CISA要求机构清点易受攻击系统并在今日前完成修补。
康考迪亚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与传统模型在三个基准数据集上的表现,发现量子增强模型在准确率、训练速度和资源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研究显示混合模型的优势随数据集复杂度提升而增强,在CIFAR100上准确率提升9.44%,训练速度提升5-12倍,且参数更少。该成果为实用化量子增强人工智能铺平道路。
TimeWave是一款功能全面的计时器应用,超越了苹果自带时钟应用的功能。它支持创建流式计时器,让用户可以设置连续的任务计时,帮助专注工作。应用采用简洁的黑白设计,融入了Liquid Glass元素。内置冥想、番茄工作法、20-20-20护眼等多种计时模式,支持实时活动显示和Siri快捷指令。免费版提供基础功能,高级版需付费订阅。
沙特KAUST大学团队开发了专门针对阿拉伯语的AI模型家族"Hala",通过创新的"翻译再调优"技术路线,将高质量英语指令数据转化为450万规模的阿拉伯语语料库,训练出350M到9B参数的多个模型。在阿拉伯语专项测试中,Hala在同规模模型中表现最佳,证明了语言专门化策略的有效性,为阿拉伯语AI发展和其他语言的专门化模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