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在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方面雄心勃勃,但进展缓慢,目前只有8%的中国企业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部署在生产环境中。
Gartner研究总监闫斌表示:“虽然小规模落地已在多种场景下出现,但大规模企业落地仍然较为少见。企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尚未到达关键里程碑节点。同时,缺少具有显著业务价值的用例、模型(产品)成熟度和企业数据的人工智能(AI)就绪度,是企业生成式人工智能采用面临的首要挑战。”
2024年6 月,只有8%的中国企业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部署在生产环境中,较之2023年4月的 6%,仅增加了2%。这远远低于全球20%以上的企业采用率(参见图1)。
2024年8月的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网络研讨会显示,几个关键因素导致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国落地缓慢,请参见图2。首要挑战包括价值论证、模型与产品成熟度,以及企业数据的AI就绪度。
Gartner研究总监闫斌表示:“鉴于上述挑战,一些在缺乏明确业务价值的情况下大举投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可能开始失去耐心。不过,对这些企业来说,关键是要认识到,自ChatGPT发布以来,过去的竞争主要在技术供应商之间展开。现在,在围绕模型和工具的激烈竞争之后,企业之间围绕如何实现有意义的AI成果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这些挑战也可成为数据和分析领导者赢得这场竞赛的关键抓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引发争议。许多艺术家反对 AI 图像生成器,但也有人尝试创新性地利用 AI 进行艺术创作。本文探讨了艺术家如何通过"故意误用" AI 来进行创意工作,以及这种做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文章还讨论了 AI 艺术的版权问题,以及 AI 对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潜在影响。
IBM 发布新一代大型机 Z17,搭载 Telum II 处理器,专为生成式和代理式 AI 优化。Z17 支持实时交易分析,AI 推理能力较前代提升 50%。新增 Spyre 加速器支持多模型 AI 和大语言模型。IBM 还推出 Watson 代码助手和运维工具,提高 IT 运维效率。Z17 还支持量子安全加密技术,帮助客户应对未来量子计算威胁。
Meta 警告 WhatsApp Windows 版存在重大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用户遭受各种网络攻击,包括勒索软件。该漏洞允许攻击者通过修改 MIME 类型,使恶意文件伪装成普通附件。用户不慎打开后可能执行任意代码。专家建议用户及时更新软件,谨慎对待未知附件。
Deep Cogito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开放可用的AI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在"推理"和非推理模式之间切换。这种混合架构结合了推理和标准非推理元素,能够快速回答简单问题,同时对复杂查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公司声称其模型性能优于同等规模的开放模型,并计划在未来推出更大规模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