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索系统(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FR0014003TT8, DSY.PA)近期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上,展示了AI驱动的虚拟孪生创新技术如何帮助人类提高寿命和生活质量,共同探索医疗与健康的美好未来。展区内容包括交互式故事叙述、实际应用演示、沉浸式可视化体验、初创企业展示和专家讨论等环节,全面展现了虚拟孪生如何与实时数据相结合,以应对全球健康挑战,推动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极限拓展。
达索系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LVCC)北厅的8705号展台,设计了名为“虚拟人体体验:穿越虚拟生命之城”(The Virtual Human Experience: A Journey Through the Virtual City of Life)的交互式展览,将人体构想为一个充满活力、功能完善的城市,凸显了虚拟孪生在预测疾病、定制治疗方案和指导公共卫生策略方面的可能性。该展览采用动态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展示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人类健康优化措施,通过模拟器官与人体系统如何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适应,以维持身体平衡和韧性,揭示了生物学与工程学之间的深层联系。
每个器官都被象征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结构——大脑是市政厅,心脏是发电厂,而发光的“数字血管”连接了每个虚拟孪生器官,象征着数据的流动就像血液输送养分般遍布全身。同时,关于运动员大脑、心脏病患者和虚拟肠道的三个实例,详细说明了虚拟孪生技术在个性化治疗、手术规划和医疗设备开发中发挥的作用。
展台还展示了其他虚拟孪生推动人类健康生活的亮点,包括:
除展台活动外,达索系统还在尤里卡公园(Eureka Park)展示3DEXPERIENCE Lab开放式创新实验室与初创企业加速器计划。该实验室支持的三家初创企业——Atacama Biomaterials、Strong by Form和Pacify Medical——现场分享了如何通过3DEXPERIENCE平台设计、仿真和开发其颠覆性创新,并展示他们的看板和原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团队开发的FantasyPortrait系统突破了传统人像动画的局限,通过隐式表情表示和掩码交叉注意力机制,实现了高质量的单人和多人肖像动画生成,特别在跨身份表情迁移方面表现出色,为视频制作和虚拟交流等领域带来新的技术可能性。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AnyI2V系统实现了从任意条件图像到视频的生成突破。该系统无需训练即可处理多种输入模态(包括3D网格、点云等),支持用户自定义运动轨迹控制,并通过创新的特征注入和语义掩模技术实现了高质量视频生成,为视频创作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工具。
Akamai坚持“简而未减、网络先行、拥抱开源”的独特定位。凭借“鱼与熊掌兼得”的特色,过去几年,Akamai在电商、流媒体、广告科技、SaaS、金融科技等行业客户中获得了广泛认可。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KL-tracing方法,能让视频生成AI模型在无需专门训练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物体追踪。该方法通过在视频帧中添加微小追踪标记,利用模型的物理理解能力预测物体运动轨迹。在真实场景测试中,相比传统方法性能提升16.6%,展现了大型生成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潜力。